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请求怎样不想一些小事

我就是在大学我觉得相处特别累。特别是其中一个。她是那种看起特别好的人,就是帮助你。列如下雨了,她会去帮你将鞋子收进来。但我不喜欢她说话,有一次我帮了她之后,她对我说“你那么好为啥没人喜欢你”我第一反应是生气。因为我觉得有没有人喜欢我,不关她的事。第二次我不喜欢是因为:我说我要找一个优质男朋友,她态度特好的告诉我,让我看看自身的条件,然后说我自己说自己的矮。但从她嘴里我听起特别不爽。因为矮只能我自己说后来她当着我的面说我一个朋友长得特别丑,然后我真的生气了。我就特别不喜欢她。寝室也老好人,叫我想想她好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好的面,难不成我讨厌的每个人都要我去想她好的一面嘛?我做不到那么好。我就是不喜欢她。我每次想着她我就特别生气,想将她比过去。我在学校里从来没有这样讨厌一个人。我知道不要去想她,就不会生气。但现在我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想特久,以前都不会。我就怀疑是不是我心里出了问题,因为以前我总能将自己开导出来,想想都过去了。但现在总是走不出来。我知道就是小事,但我一想着我就是气

向日葵不热  
高家玮的回答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通过你的描述,能够看到你的寝室中有一位热心肠的室友,她经常在生活当中帮助你,但是说出来的话你却不是很喜欢,很可惜你无法通过不见到她来抑制自己负面的情绪,因此很烦恼,是这样吗?

好像你其实也知道如果把对方的言行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不是一定对你有恶意,但是还是会忍不住进入原来的那个思维之中,现在好像自己在其他的一些小事里也经常会出现纠结很久的现象,这就加剧了自己的困恼,是这种感觉吗?

我很好奇,现在是在暑假里,你还是和这个室友在一起吗?如果不在一起的话,你是怎么考虑的,就感觉现在容易在小事里走不出来和对室友言行的解读之间有联系呢?你是指会因为眼前的小事想到室友的言行吗?

因为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这里我只能先简单分几个层面来梳理一下你当下的困扰。

1、从认知行为角度来解释心理问题成因。
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流派CBT认为,产生我们的情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由我们的认知偏差产生的。在一个事件之中,情境,也就是当时的环境引发了我们的自动思维,也就是即时的第一想法,自动思维导致了我们相应的情绪和行为。由于我们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形成的后果,也就出现了新的情境,然后又会引发我们新的自动思维以及对应的情绪和行为,这么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不停地推动着事件的进程以及个人因此得到的感受。
为什么我们的自动思维会让我们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呢?其实决定自动思维的是中间信念,也就是在某一个领域中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的核心信念和对应的补偿策略产生的。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不可爱的”,我发展出了一套补偿策略就是回避出现我不可爱的情境,这种回避策略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就是态度:被人说我的缺点是糟糕的;积极假设:如果别人顺着我的想法说就OK;消极假设:如果别人说的不合我心意就是不好的;规则:我应该让别人说的话合我心意。在你提到的案例中:有一次我帮了她之后,她对我说“你那么好为啥没人喜欢你”我第一反应是生气。这个生气的情绪对应的自动思维可能就是“我帮了你,你应该说我的好话”。这样你就能发现我们一整套从核心信念到自动思维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
实际我们咨询工作中是从自动思维反着推到核心信念的,上面的这个推论也是基于我自己想象,主要是为给你做个范例。你可以从其他的具体生活中的侧面多找一些例子反推一下,看看自己的在某个领域中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是不是都一样的。

2、为何我们总是知道做不到。
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验证的更加少。我们还是从对他人言行解读这点出发,怎么让我们知道的足够多,两种思维途径。其一,解构内容的动力,在《极简沟通的四个维度》要求我们带着四个耳朵来听:一个是“事实”的耳朵,还是上面那就话,从事实的维度上她就是反应了她看到的喜欢你的朋友比较少的现象(我们先不去论是对是错,这只是她自己的理解);一个是“表达”的耳朵,她只是很好奇,对你“不被人喜欢”的现状表达了不满;一个是“关系”的耳朵,她认为和你是好朋友,理应帮你说句话,或者说这种话还能加深彼此的关系;一个是“诉求”的耳朵,她想让你在和她的互动中感受到被关心。其二,转换内容的视角,我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仿佛只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够了,其实可换的位置不止一个:从自己的角度看——你是我什么人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一点都不顾及我的感受;从她的角度看——我想通过这种说法方式表达我对你的感谢和喜爱;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她说话是不怎么注意,但是人没恶意,不用太介意;从理论的角度看——展现在她眼前喜欢我的人不多是一个事实;从历史的角度看——她以前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和我沟通,而且没有意识到我不喜欢这样。
怎么验证呢?无非就是沟通交流嘛。我们来换个角度,假设你们学校开大会,讲台上一个校领导正在吹胡子瞪眼,拍桌子发火,此时自己的心理是觉得这代表了一种权威还是会觉认为这个人很可笑?只会生气,却不讲哪里做错了,哪里没做好,应该怎么做,发了半天火,大家不还是我行我素吗?生气是理解方式跑偏;沟通是理解方式的整合。沟通四个步骤:共情(我感到,我觉得)、澄清(你想表达的是……的意思吗)、解释(可能我的理解和你的有些不一样……)、期待(我们能先在这里打成一致吗,我希望你以后换一种方式表达)。一遍不够做两遍,两遍不够就三遍,只有当大家在不断的沟通中逐渐都理解并适应了你的思维方式,我们后面开始省略一些也会有默契。
顾炎武旧居上有一副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为什么学问多了之后情绪就会稳定了呢,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角度。前提是知行合一,得把学问先变得多一些,不是吗?

3、精神内耗易发的几点原因和对策。
我不知道你提到的容易对一些小事纠缠不休,不容易走出来。这种不容易走出来大抵是一种怀有遗憾的情绪吧,过分纠结于这类的遗憾之中就很容易产生精神内耗。前段时间很热的《二舅》里不是有这么一段文本:遗憾谁没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是让人沉沦的毒药。
有没有具体的原因和对策呢?
一是人的生理特征。根据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人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圆没有画完整是不是很像去把它补充上呢,或者斑马线上的白色条纹正好压过了一个井盖,如果井盖被转动过,这个白色条纹就不是直线了,是不是看上去就特别别扭。
向前看,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目标是答出这道数学题,就不会纠结你在草稿纸上的圆究竟够不够完美;如果你的目的地是道路的另一端,在绿灯亮起时只会匆匆赶路。

二是过分的焦虑和不安。这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在你完全准备好之后才去做的,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前行的路上,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中的困难。人一旦变成思维的囚徒,不仅体力和精力丢盔弃甲,更甚至于让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溃不成军。
二舅作为村子里第二快乐的人,秘诀就是从不回头,一路向前走。第一招就是先走出第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你说不对,那桥头怎么看它就是不直,这么过去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那好办,第二招就是变抽象目标为具象目标,变长期目标为阶段目标:直不直,用尺量,用客观证据来证明论点;分步走,第一步把船开到桥头,第二步把船穿过桥洞,看看比把大象装进冰箱还少一步,方法总比困难多,又没告诉你船不能改造,又没规定桥不能拆,我改变吃水量是不是也是方法。

三是自我中心态度。人有一种放大自己缩小别人的自然倾向,尤其是越年轻越容易。同样一句话你说出来的就会觉得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思想,特别有内涵,如果是别人说出来的你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你想想开会时是不是这样,当别人说的时候,你心里想:那说的都是啥啊,别人早就说过10遍20遍了,真没劲。等到你自己说的时候,就会觉得说的挺好。哲学里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的脚下都是地球的中心。你总觉得自己更重要更有价值,自己更起关键作用。所以当你发现周边其他的人或事反映出来在客观世界中自己并没有显得和想象中那么好的时候,这种愤怒的情绪就会开始滋生,尤其当愤怒朝向自己,精神内耗就愈发强烈。
解决方案很简单,毛主席早就告诉过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诺贝尔行为经济学奖的观点: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它还是一种信息加工的方式。你有了谦虚以后就会有正确的信息加工方式,缩小自己,放大别人,世界清晰地出现在你面前,该止损止损,该前进前进,该撤退撤退,你会看得很清楚。很多做大事的人都特别低调特别内敛,因为任何一个狂妄自大的决定都会带来战略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不信的话,你看看这次的老巫婆会给漂亮国和蛙蛙带来多大的麻烦。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