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感觉好痛苦,缺乏一个精神支柱

朗朗乾坤的英哲  

从小缺爱,大概六岁左右,彻底对父母失望了,不在对父母有任何幻想,离他们远远的,见到他们就像见到老师一样,就这样过了二十几年,感觉也没什么,可是做了心理咨询后,突然感觉内心好痛苦,好想有人疼,有人爱,父母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对他们失望了,无法把他们当成精神支柱,想把咨询师当成精神支柱,可是她毕竟不是我的父母啊,她也有她的亲人和孩子,那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里感觉自己很无耻,很恶心,自己明明什么都不算,还想把别人当成妈妈,渴望获得温暖,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下贱需要别人施舍爱,因为自己明明什么都不是,却在这里想入非非,痴人说梦,感觉自己很没有尊严,自己完全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这样一副奇怪的画面,自己与别人的孩子站在一起,自己是那么的卑微,甚至是无耻可怜,别人会一脚把自己踹飞,让自己滚,写到这里自己有些写不下去了,感觉说出来都丢人,感觉自己完全不应该把别人当成妈妈,在别人身上投入那么多的感情,感觉自己一定要与别人分清界限,感觉自己这一切一切的感觉就不应该存在,包括把别人当妈妈,包括感受到别人的妈妈只爱自己的孩子,自己啥都不是所产生的痛苦都不该有,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实在太丢人,太可耻,此时此刻一幅幅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闪过,同时一阵阵极度的羞耻感涌上心头,但是我无法将他表达出来,因为如果我认为我的痛苦,我的羞耻,世人可以接受,我才会把他表达出来,但是刚刚出现的一幕幕画面,首先我有极度的羞耻感,再一个我认为这种羞耻感世人不会理解,自己根本不值得同情,这一切都是自己太糟糕了,都是自己不正确的信念导致的,自己不应该奢望别人能爱自己,不应该把别人当成妈妈,那极度的羞耻感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也不敢说出去,怕丢人,怕说出去别人会更加看不起自己。

回答
最佳答案
高慧娜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高慧娜。很荣兴参与到您问题的回复。

从您的描述可以看出,因自己父母年少时对自己爱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你现在的心情,现在有些移情至心理咨询师,又感觉把别人当成父母这种现象很羞耻,现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对么?

首先,我先对以前的你进行下肯定,在没有父母正常的爱的前提下,你自己可以说是采取了非常明智的策略(把自己的父母当老师,一定程度与父母保持距离)让自己长大。且你的性格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翻看我们的平台的一些倾诉,可以知道,在父母正常的爱缺失下的一些小伙伴的现状都是怎么样的?要么敏感、焦虑、多疑,恐惧社交,甚至有的还出现了自残现象,同这些孩子相比,你的理解力,你的自愈力,你的蓬勃的成长力,不得不值得我们赞叹。你自己是否因为这点为自己感到发自内心的骄傲呢?首先请你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好么?

再来看看现在你描述的情况,你因为想找一个精神支柱,所以移情至了心理咨询师身上,而又觉得心理咨询师不可能有时间或精力做自己的父母,又想到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爱的情况,所以自己对自己自责、自卑、无耻的情绪全部升起来了,又觉得自己这种情况是不被世人更解的,是么?那么让我们详细分析下你这样的心思。

我们先说一个概念【情结】,情结是指产生于幼年的不受自我控制的冲突性情感反应模式, 以后常在某些状态再现。心理学理论认为,我们曾经未被疗愈的伤,就会形成情结。其实每个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创伤而创伤未被看见和疗愈,就会变成情结,留在潜意识里。

荣格说过,每个人都【情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意识去察觉自己的情结。每个人都有情结,只是没有被看见。我们的情绪反常,心态的“不正常”都是“情结”被触及引起的。

对于未得到父母完整的爱的孩子来讲,如何识别和消除它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虽然情结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它却可以困扰、支配我们,产生不那么好的行为、结果。只有了解、疏通情结,情结带给我们的影响才会减轻;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重新掌握、管理因情结失控的那部分内心世界。

1、识别自己的无意识情结。
我们只有先识别潜藏在内心的情结,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才能进一步加以整合和修通。
对自己对待这件事的特定情绪体验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偏见背后的潜意识需求满足等等进行探索发现,可以分析自己对这些”痛苦回忆”的所有情绪感受,怨恨,愤怒,不满,委屈等等。
荣格曾说,”只要我们不能觉察和识别我们的情结,我们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情结的控制和摆布。”
对于你个人来说:小时候你没有获得父母关爱的自卑,希望得到关爱时自己觉得无耻的情绪,是因为你心里还有个受伤的小人还未被疗愈,这个小人不停的告诉你:“我是不被爱的,我是不配得到爱的,大家都有爱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只能我这么孤单,为什么只有我的父母是这个样子呢?”,因此一旦想得到父母之爱的情绪被触及,那么这个受伤的小人第一个会跳出来告诉你它曾经受的伤,它的感受,甚至告诉你你应该怎么样去做(自卑、不配、羞耻)均是这个小人得不爱后的一系列的反应(即使这样的反应是不正确的)。首先你要看到这样一个受伤的小人,看到现在的自己还是在被这个小人警告着或者指点着,或者控制着,不要去指责这个小人,因为他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外界的环境没有提供给他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他长不大是有原因的,他受了很多的苦,并不是当时的他能够承担得起来的。
用现在成熟的自己抱抱这个小人,安慰这个小人,告诉他理解他的苦衷与不易,也请他相信自己,现在的自己有能力给他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关爱。

2、非理性认知和思维模式调整。
探索自己对这些痛苦经历事件的思维方式,想法信念等,分析这些思维方式和想法信念中有哪些不合理的消极的认知信念。
心理学理论认为,导致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而不是刺激事件本身。想要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首先要调整我们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首先分析自己内在的不合理的信念,分析哪些是合理的信念,然后通过反复论证,让合理的信念取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就你个体而言,可以看到很多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例如:我没有父母良好的爱——我不配得到父母的爱——我是不优秀的——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我是自卑的。
我没有父母良好的爱——我是缺少精神支柱的(真正的精神支柱是自己)——我需要一个精神支柱(移情心理咨询师)——他不可能像真正的父母那样对我(精神支柱再次崩塌)——我竟然有无理要求——我是不被爱的——我是无耻的。当然以上只是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用现在的理智想一下:孩子希望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本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因你无法得到,所以到最后转向了自我攻击,我是自卑的,我是不配的,我是无耻的。这好像是在给自己无法得到父母的爱找充分的理由。不过罪过的源头并不在你这里,而是父母缺少正确爱人的知识。而我们自己无意识的转向了自我攻击。里面隐藏着很多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理念在里面。请你认真分析自己这些无意识非理性理念,安慰小人的同时,实现自身理念的转变。

3、情结的整合和修通。
情结潜藏在潜意识的深层,经过心理咨询的解析,被提升到意识层面,得到有效的认知和化解,这叫修通。心理咨询可以让个体通过自我的觉察和梳理,消除这种情结的负面作用及消极影响。

当我们在童年未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就会不断地去表现自己以获得足够的关爱,或者去嫉妒那些曾经得到更多关爱的人,并且寻求更多的关爱满足就会成为我们的”未完成事件”。

由于这种心态我们一方面可能会表现得十分自强、坚韧,另一方面却会表现地十分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
正视情结对我们的影响,通过专业途径和自我探索积极修通自己的情结,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其负面作用。

4、将注意力转移到爱护自己和完善自己上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教养我们是他们的义务,不会恰当的爱孩子是他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并不是去责怪他们伤害自己,也不是想着”怎么暴力应对”而是要把关爱给自己,首先要爱自己。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
把受到无法被爱的痛,转化成自我强大的动力(这就叫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有人说,痛苦是进步的瓶颈,但是突破苦痛却可以使人的修为突飞猛进。

苦痛可以一直存在、可以突然产生、可以隐匿、可以成长、可以吞噬人、也可以历练人。关键看我们怎么选择,怎么应对。

希望你能尽早从这个”苦痛”中解脱自己释放自己,转化自己,突破自己。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4个回答
高慧娜心理咨询师

加油,你其实挺棒的!祝福你!

周庆红心理咨询师

学会爱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抱抱自己,对自己说:不是你的错,你是值得被爱的,你是独特的,你要好好的!

朗朗乾坤的英哲普通用户

谢谢老师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