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好疼,是不是她从未真心对过我,而我却认...

匿名  

现在的领导曾经没当领导前感觉对我很好,动不动帮助我,给我送礼物,经常主动给我打电话聊天,请我吃饭等等,让我一度感觉找到了知己,曾对她掏心掏肺,曾经我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我会买给她不觉得心疼,曾经我花1800给她买条手链,她确实也返赠了,看起来质量不好,像网上买的百十块钱的项链。曾经我以为我是独一无二,貌似她也是这样表达的,可能当领导前她在我可能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对别人好,偶尔我碰上过一两次。当上领导后她几乎没有再主动请我吃过饭,除非我请过她,她再回请,印象中单独回请过两次,没有再打电话聊过天,几乎打电话全部是工作。甚至工作中让我感觉她在给我穿小鞋,刚当领导时我在外地,等我回来她在科室通知聚餐欢迎我回来,结果她通知了所有人时间地点,我等到天黑她也没告诉我地址,直到所有人都坐在一起,有人给我打电话,她才给我发的地址,我心不舒服借故没去。后来她反复挑我值班时间带其他人出去聚餐,工作量大但她给我报送的绩效少很多等等,让我感觉不仅没有以前的情面,连一般同事都不如甚至处处针对我。她没当领导前有时对我是忽冷忽热的,热的时候就如开头所述,冷的时候我主动找她聊天时她要么只回一个表情,要么不回,要么一两天后再回复。当领导后她还是这样,有次我问她这么对待我发的信息有什么原因吗?她只说了当时的信息,说她睡着了,那时只有晚上八点,以前白天她也不回,还说尽量早回。一个月前发生一件事让我彻底绝望了。那天班上有点忙,她帮忙干了点事,出于感谢,我给她打电话说请她吃饭,她支支吾吾拒绝了,说有事,还说回头请我。后来她才说跟A出去吃饭了,她知道我讨厌A,听到这个我心里难受,当晚失眠了,第二天早晨我给她发了个信息,说听到她晚上的去向我很尴尬,让她难为了,初衷是对帮助的感谢,结果她再次无视不回复。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答应请我也没有请我。这件事一直堵在我心里让我难受,非必要工作交流,我再也没有主动找过她,怕受伤,怕冷暴力,是不是她从来就没有对我真心过,只是为了上位,以后一个屋檐下还如何相处,心一直都好疼好疼,有种情感受骗的感觉。

回答
最佳答案
赵丹琳心理咨询师

您好,能够感受到您是非常看重这段曾经的似闺蜜似知己的感情,而今对方当上领导,她和您的种种互动行为,跟之前截然不同,充满了冷漠,针对……让您很受伤很痛苦,对未来职场中如何与她相处感到迷茫。

?非常理解您的感受,您是真心真意地对待她,而不明原因地关系急转直下,似乎从她当上领导开始的。

?或许她曾经的某刻也是真心对待你的,或许她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职场就是职场,不是交朋友的地方,这些都不得而知,只有她的内心才有答案,所以,不必纠结于此。您曾经真心地对待友谊也没有错,或许是人不对,环境不对,不过都不是你的错。

?职场里主要关系还是相互合作,为公司创造价值,也实现自我价值,建议明确这一点,哈。当然,如果日后有彼此匹配适合做朋友的人出现,那么在职场外发展友谊是没问题的。注意职场内外的职责和边界就好。

?关于和她如何相处,守住职场原则和上下级关系原则就OK,想太多只能是无限伤害自己,过去的就过去了,释然就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加油,㊗️好。

7个回答
于阳心理咨询师

这种前后反差带来的背叛感,本质上源于你们对这段关系的期待存在根本性错位,你视之为真挚的知己情谊,而她可能始终将其视为职场策略的一部分。那些忽冷忽热的表现,正是她维持关系的典型手段,热情时让你感觉独一无二,冷淡时又让你自我怀疑,这种间歇性强化会让人更加沉迷于获取她的认可。而现在的职场打压,则是权力关系转变后的必然结果,当你不再是她需要争取的对象,反而可能成为需要管理的下属时,那些曾经吸引她的特质,现在反而威胁到了她的权威形象。

要走出这种痛苦,需要承认这段关系从来不是对等的,你的真诚没有错,只是用错了对象,停止用过去的滤镜解释现在的伤害,她现在的行为才是真实的职场态度。另外,最好将注意力从她为什么这样转向如何专业地自我保护。

同时建议建立新的互动原则,所有交流限定在工作范畴,用邮件/书面记录替代私人沟通,当感受到不公时立即记录具体事件、时间、内容、见证人。这不是为了报复,而是帮你从情感漩涡中抽离,重建职场边界。

陈瑞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呀,我是倾诉师陈瑞云~

我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这段关系的变化确实给你带来了多重创伤——比如: 信任背叛感、价值否定感、关系剥夺感等。

我还注意到你提到“心一直好疼”,这种疼痛感既有现实的失落,也有对曾经情感联结的哀悼。那个愿意花1800元买手链的姑娘,当时内心充满着怎样美好的期待呢?现在回看这份期待破灭的过程,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如果有,你可以试着私信我~

当她的身份从同事变为领导,关系本质发生了强制的转型。你期待的〖特殊联结〗在职场权力结构中其实具有天然的脆弱性——比如:那次漏发聚餐地址事件,这种『无意疏漏』往往比直接攻击更具伤害性,我理解为~你感受到的可能是权力不对等下的存在性忽略。

还有,被骗感往往源于自我合理化的破灭。那个送她手链的夜晚,你心里是否有个声音在说“这样的付出风险很大?” 尝试着识别当初被忽略的自我警告,这恰恰是重建内在保护系统的关键哦。

王静怡心理咨询师

听起来你对上司的描述很多,认为她上位后就不再搭理自己,是个高贵的白天鹅一般。你们的关系也很复杂,是职场关系还是说你对她有所爱慕呢?

楼建芳心理咨询师

心好疼,是不是她从未真心对过我,而我却认了真。从你的描述中老师深刻感受到你对她的言行是用心在体验与对待,但是她的反应让你失望与彷徨。你是一位善于觉察与思考的人,其实你的直觉告诉了自己她是否认真?她跟你是否在同一个频道上?两性关系的相处本身就是一个课题,欢迎你能挤出时间与我共同探讨

王如东心理咨询师

一、你们主要是同事关系和上下级的关系,而你好像不是这么认为的,你把她当成了朋友,对他有很多期待,这应该是不符合职场交际的默认设置的。你是去上班的,然后是顺便认识一些人,交几个所谓的朋友,这些朋友不应该是你很在意的才好。而你好像是特意去交朋友的,然后顺便上个班,好像有些颠倒。职场是主要讲工具性关系的地方,而不主要是讲情感性关系的地方,如果你在职场中主要去看情感了,那必然说明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或是认知有偏差,或是产生了什么心理上的投射之类的。

二、你的提问表示你向对方投注了过多的情感,而对方并没有回馈给你足够多,所以你心很疼。你可能是有些要好对方的,并且你每讨好对方一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委屈,一方面你已经很憋屈了,另一方面就会对对方期待更高,别人有别人的认知、创伤和感受,他不一定能够满足你的期待,当他未能满足你的期待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对方不在乎你、不重视你、不尊重你,简单说就是觉得对方不爱你,你觉得自己受害了,自己更憋屈了,就会在某些时候展开攻击和报复,然后你们的关系变得莫名其妙的糟糕。如果你和不少人都是这样的模式的话,就是你但凡在自己投注了情感的关系中,都有这样的想法和表现的话,那就大概率说明你本来就有伤,这不是的你的错,但你应该去深刻的觉察和认识自己了。

三、同事、朋友这样关系不应该是你的核心关系,核心关系也不是夫妻以及亲子的关系,核心关系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它会决定你和所有人的关系。如果你是习惯性讨好别人的话,那你和自己的关系是比较差的,因为你在委屈自己,你还可能在否定和指责自己,然后你希望有一个人来爱你,这其实是不成立的。更可能的情况是,你委屈自己,也就是你欺负你自己,别人也会像你一样对你踩上一脚的。

祝欢喜。

陈婉妍心理咨询师

你的经历确实令人感到难过和困惑,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变化往往夹杂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情感落差。从你的描述来看,这段关系的转变可能存在以下关键问题,我们可以逐步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当领导前:她可能以 “建立情感联结” 为目的,通过主动示好(送礼、聊天、请客)拉近与你的距离。这种 “热” 可能是出于私人社交需求,或是为未来职场发展积累人脉(例如潜在的支持者)。
当领导后:她的核心需求转向维护管理权威和平衡团队利益。此时,私人情感需让位于职场规则,甚至可能通过 “保持距离” 或 “差异化对待” 树立管理者形象(例如挑值班时间带他人聚餐,可能是为了平衡其他同事关系)。

你将她的主动示好理解为 “知己”“独一无二的情谊”,但职场中,多数人的社交行为具有多面性。她对其他人的 “悄悄示好”,以及当上领导后对你的疏离,本质上是她在不同阶段、不同角色下的社交策略调整,而非针对你个人的 “背叛”。

送礼、热情互动可能是一种低成本社交策略,目的是获取你的信任与支持。职场中,基层员工通过 “示好” 积累人气,为晋升铺路的情况并不少见。她返赠廉价礼物,可能说明她对这段关系的定位更偏向功利性社交,而非平等的情感交换。

故意制造落差:例如聚餐不通知你、绩效分配不公,可能是她在测试自己作为领导的 “权威底线”,观察你的反应以巩固管理地位。
回避私人关系:领导与下属过于亲近可能影响团队公平性(其他同事可能质疑偏袒),因此她选择用 “工作电话”“公事公办” 划清界限。
对 A 的态度:明知你讨厌 A 却仍与其聚餐,可能是一种权力展示—— 暗示 “我的社交选择不受你影响”,或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你 “职场中没有永远的朋友”。

她 “忽冷忽热” 的态度可能源于自我中心型人格:需要时热情,不需要时冷漠。这种特质在私人关系中可能表现为 “利用情感”,在职场中则可能放大为 “利用职权”。


你将金钱投入(如 1800 元手链)与情感付出等价,认为 “我对你好 = 你应同等回报”。但她的行为显示,这段关系中你的情感投入远高于她的情感成本,本质上是一场 “不对等的投资”。当她的行为不符合你的预期时,你会产生 “被欺骗” 的感觉。

她的差异化对待(如绩效不公、公开忽视)可能导致你在团队中被边缘化,引发对职业发展的担忧(如晋升受阻、工作氛围压抑)。这种 “职场安全感丧失” 加剧了你的心理负担。

心理断舍离:承认她的行为本质是 “职场生存策略”,而非真正的友谊。停止追问 “她是否真心”,因为职场中纯粹的私人情感本就稀缺,尤其是涉及权力关系时。
经济止损:不再为她投入金钱或过度情感,将精力转移到自我提升和真正值得的人际关系上。

明确边界:将她视为 “工作中的上级”,而非 “朋友”。沟通仅限工作范畴,避免分享私人生活或情感需求。
记录证据:若存在明显的职场不公(如绩效恶意打压、故意刁难),保留聊天记录、工作成果数据等,必要时可向 HR 或更高层反馈(注意策略,避免激化矛盾)。

拓展职场人脉:与其他同事建立平等、非功利的合作关系,减少对她的情感依赖。
回归生活重心:通过兴趣爱好、亲友关系填补情感空缺,降低职场人际关系对情绪的影响。

如果她的打压持续影响你的职业发展或心理健康,可考虑内部调岗或外部求职。职场的核心价值是 “能力变现”,不必为一段消耗性的关系牺牲未来。

警惕过度热情的 “非职场行为”:基层同事突然频繁示好,可能带有功利目的,需观察其长期行为是否一致。
情感投入与回报的 “风险意识”:职场中,先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情绪,再谈情感交换。不轻易将私人情感与职业发展绑定。
区分 “社交话术” 与 “真实意图”:她说 “你是独一无二的” 可能是社交客气话,不必当真;行动(如资源分配、晋升机会)才是真实意图的试金石。
最后想对你说
职场中的 “背叛感” 本质上是对 “人性复杂性” 的不适应。你曾真诚对待他人,这不是缺点,而是你的珍贵之处。但这份真诚需要带点 “锋芒”—— 学会筛选值得的人,也学会对消耗性的关系及时止损。
现在的疼痛会随着时间淡化,而你从中获得的洞察力,将成为未来职场中的 “防护盾”。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你终将遇到更值得的人和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加油,祝好。

匿名普通用户

谢谢您这么用心的回答[赞]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