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精神科医师,请看我第三眼

作者:朱逸溪   2020-02-25   2295次阅读   2个赞

又一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又一年的主题标语,具体是什么,我就不重复了,关心的人自然不会错过。写了两篇文章,关于学科现状的,关于我自身迷茫反思的,最后再来说一说市场,这个市场里有精神科医师,有患者,有心理学爱好者,有心理学传播者,有讲师,有学员,其实,什么人都有。

 

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医师们,志存高远,一心永攀科学的高峰,留下高山脚下一众小民,究其一生,也看不到山顶的风光。山顶有没有解药我不得而知,医师们攀登高峰的时候,往山下瞧一瞧,看看期盼解药的人们的眼睛,有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先停一下,给大家一些盼头,给大家一些希望。

 

第一部分  市场化培训

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是这个行业中最紧俏的,各家大型机构都不愿错过机会。没有太多的门槛要求,附上一定数额的钱,投入些时间,就可以获得一张国家承认的心理咨询师证书。都说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证书,都说凭着这个证书就可以开业问诊,然后开始心理咨询,帮助大家,但其实,敢这样做的人寥寥无几。

 

按比例计算的话,如果培训了10000名有证的心理咨询师,那么最后会规律性地接触个案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的人数大概不会超过500,500人中比较靠谱的,大致不会超过100人。所以,大家或许会问,那9500人接受了培训,考取了证书,是为了什么?

 

我想,大概是为了自己的收获。

 

现在,一夜入冬,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东西和游戏规则迟迟没有出来,所以,诸侯割据,各显神通,现在的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的竞争都要惨烈。

 

这个时代,有两个方面的东西是可以无限加成的,互联网+和心理学+。而当这对大小百搭遇到一起的时候,爆发出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口感可盐可甜,可苦可涩。

 

市场竞争,抢占高地,抢占资源。高地是什么?是人才,我能请到行业大咖,我能请到国内外专家,我能推出更优质的课程,价格什么的,几乎都不是问题。所以,在这个培训行业中,价格战一直不是主流战法。其次是资源,资源就是广大不太计较成本的爱好者们,她们带着各自的目的,来到教室,汲取各位老师提供的营养,加工利用,转变为自己的学识。请允许我用她们,因为这个市场里的学员,性别比例倾向过于明显,男女比例要小于1:10。

 

市场竞争形势变化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更多优质讲师与课程的出现,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风潮席卷而来,心理咨询技术或流派宛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这个虽不同于医疗模式,但是遇到的困境却是类似的,优质的讲师资源终究有限,于是就有了许多过度包装的课程。讲师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饭圈,以至于某些培训滋生了奇怪的场域,近乎于对个人的崇拜、迷恋与供奉。

 

资格证取消后,两年时间过去了,所谓合法的资质越来越少了,但培训的市场却越做越大了,谁成为了最终获益者?机构估计还没有收回成本,学员也还没有能够自立门户。我想,唯一获益的人群可能隐藏在一众学员之中,通过不断地体验,完善了自己的人格,解决了自己的冲突,无论怎样,曲线救国也是救国,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

 

第二部分  培训对象

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希望能够从最基础的开始了解并学习。如果到头来连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也分不清楚,就大谈自己冥想的体会,总觉得遁入佛门也未尝不可。

 

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还是科学,很严谨的科学,很严谨的实验科学。过去的一年时间,我前前后后大概上了200学时的培训课程,讲的内容只有一个,异常心理学。我很怀疑,我的学员们现在是否依旧还分得清楚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的不同。分不清楚不怪他们,肯定是我没有说得更清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人,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责任要求他们必须分清楚以及了解那些枯燥的基础概念。

 

市场化的培训面向市场需求,如果需求今天偏向精神分析,我们的课程就往这个路子上走;如果需求又变成叙事,解构,我们就坚持走后现代的路;如果,大家希望体验自我多一些,那么冥想,正念一定会带你走进一个强大的场,屏住呼吸,咽着口水,直到你悟出些什么。

 

所以,培训的对象基本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为了提高技术,然后为了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10000人中的500人,另一拨人为了体验自己,改善自己,又或者已经上了正道,希望更多地体验服务对象的感受,也就是那9500或100人中的一个。

 

那么如果,有一个患精神心理疾病的人,只是想治病,而不是想要去通过学习这种方式,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呢?有两条路摆在你的面前,第一,走进精神病医院,做个量表,戴个诊断,然后吃药。第二,走进心灵花园,撞见那500人中的某位,运气好些,100人中的某位。一想到只有这样两条路,我的心情也开始不好了起来。

 

第三部分  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吗?最厉害的部分就是,我们的精神科医师们对上述的情况基本不关心,不参与,对于一名血统纯正的精神科医师来说,病历书写、科研课题、进修交流,比这些事情要重要许多。

 

当然没有错,这些都是现有环境对一名合格医生的定位与要求。不是说医院不搞什么培训与课程,自然也不少,但方向更偏向于理论与病理性研究,体验或技术层面的实践所占比重有限,虽然学术层次及规格很高,质素也是上乘,但恕我直言,对于有效科学预防的效果,确实不高。

 

当然,不同社会角色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责任,让一名医生放着医院繁忙的工作不管,成天在外面办学习班,办工作坊也是不可取的。我只是想说,能不能有这样大的一种可能性,让更多具备专业精神科思维的医生们走出来看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在医院外,社会中的业态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能不能把自己更专业的知识去传播到医院外面去,让10000人里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个领域,让500人变得更加专业,起码不要耽误疾病的救治。哪怕即使这10000个人都是为了个人体验与成长来的,那么起码也有了10000名心理健康的种子,可以播散到世界的角落。

 

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咨询师一同工作绝对是一件值得尝试的好事,可以多多地看到患者,多多地看到来访者,碰撞与交流总是向着真理在前进的。但是,前提是,我们的精神科医师们要走出医院来,因为在那个地方,你们的地盘,别人的话你们是听不进去的。

 

值此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聊聊和精神科有关的事,说说心理咨询的事儿,希望被我们服务的人群能活得更坦然些吧。

 

来自一名精神科小医师的三篇感悟。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