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3大要素告诉你:为什么爸妈对我很好,我还是缺爱?

作者:卢俊   2021-01-11   2713次阅读   14个赞

作为缺爱疗愈师,不时有人问:爸妈对我很好,为什么测试评估出来我这么缺爱?

表面上看,这是个矛盾,爸妈从小对孩子好,孩子不应该缺爱啊,但是为什么实际上孩子又很缺爱呢?那一定是有一些变量,是在“父母对我很好”之外的,同时又是“不缺爱”所必须的。

常见的变量有三个:

一是共情性。

有些人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的他人好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而只是像游戏里的NPC(非角色玩家)一样,只是工具或背景。如果自己不需要,对方就好像只是背景,如果自己有需要,比如想了解什么事,就希望对方是个工具人,直接回答自己就好。

我们不难想象,什么样的家庭是“父母对我很好”但是容易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家庭?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从不聊心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类:

1.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是从来不做精神交流,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很忽视,甚至根本看不到孩子的精神世界,把孩子当成没有思想的人;

2.父母过度保护和控制,让孩子失去决策自由,甚至失去表达自己决策想法的权利,只是被动得根据父母的指示行事。

3.父母自身共情能力弱,焦虑感强,与孩子的交流只能停留在规则、道德、利益层面,无法与孩子放松得交流情绪、情感、娱乐,虽然在沟通,但是双方的“社交脑”都没法激活。

二是向光性。

这个概念是我从植物学引入的,什么意思呢?原本是指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比如向日葵,就具有明显的向光性。

常年的心理服务工作中,不难发现同样是有心理疾病的人,但是内心的倾向是不同的,有的人渴望走向光明,具有明显的向光性,他们觉得内心的阳光被乌云遮住了,需要有人帮他们驱散乌云;而有的人则具有避光性(在光的刺激下,产生背离光源的定向运动反应),他们害怕光明、拒绝光明甚至厌恶光明,希望在阳光无法照射到的地方能内心和谐得生活下去。

为什么有些人内心世界显得比较阴暗?具有比较明显的避光性?这与父母日常的言谈举止、内心价值观有关。“父母对我很好”,但是父母传递自己内心对世界的警惕、恐惧、厌恶时,就会影响到孩子,比如经常表达出“讨厌别人”“别人很危险”“社会坏人多”“有钱人很坏”“老师是骗子”“你以后会很可怜”之类的想法时,孩子潜移默化得深受影响,认为世界确实就是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接触的新闻媒体类型也与之相关。比如同样是逛知乎、刷抖音,有人喜欢看开心的、积极的、鼓励人积极向上的信息,有人则对阴暗的、可怕的、引人交流的信息特别感兴趣。这既是向光性或避光性的习惯,又反过来强化向光性或避光性心理,比如头条新闻、抖音的算法会根据阅读浏览风格进行推荐,阴暗的东西看得越多,算法推荐的也越多,不断增加那些信息,就不断强化那种思想和情绪。

三是安全感。

我之前在微信的朋友圈和知乎的“想法”写过:

【为什么缺爱者心智化发展迟滞?】心智化的成长,需要“社交脑”在安全的社交关系里实操,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就是婴孩心智化成长的温床,婴孩有安全依恋,在与父母的互动(交流、玩弄、协调、情绪互动等)中,“社交脑”可以投入当下的“互动式学习”。缺爱的婴孩,则无法关注当下,紧张焦虑或情感隔离或恐惧惊慌,“社交脑”不在学习状态,成了心智成长的差生。所以缺爱的人年龄很大了之后,可能还很幼稚与自我中心,内心无法知道他人的内心感受,也不会与他人沟通内心。有些女生觉得,男生走近自己就是不怀好意,这种简单化的假设,就是因为无法真正觉察他人内心,所以社交不是真社交,只是揣测与自我验证,无法通过社交经验的增长,来提升自己的心智化能力。

缺乏安全依恋,会导致内心缺乏安全感,潜意识高度警觉,“社交脑”无法启动,心智化无法发展,始终停留在婴孩水平,在社会上与同学、老师、同事、领导、婚恋对象的交往,自然也难以胜任,越是亲密关系,越表现得像婴孩;不安全感特别强的人,可能连与身边毫无攻击性的同学、朋友甚至小孩相处,都紧张不安。

什么情况下,“父母对我很好”但是“我很没有安全感”呢?一般来说,要么是父母自身陷入困境导致父母自身都很缺乏安全感,孩子也感到弥散性的不安。比如下岗职工的孩子在看到父母整日焦虑不安时,自己的需求层次也下降到生存需求层次;比如父母突然欠债几十万,或者父母病重甚至意外过世,孩子也对未来的人生陷入强烈的不安。

还有,最近有人提问:是否校园霸凌也会导致缺爱?校园霸凌也会导致孩子强烈的不安,尤其当自己是被霸凌的对象时,这时,父母是否能觉察到孩子非言语因素的改变,能否与孩子贴心交流,能否有力量和办法保护孩子,也是十分重要的。

说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孩子自己被霸凌,不仅不觉得父母能保护自己,反而害怕霸凌者伤害自己父母,这种双重恐惧,容易导致孩子强烈的无助和持久的心理恐惧,即使离开那个校园,也可能一直伴随着这种恐惧。


以上说了三个变量,是个案中常见的情况,相信还有其他情况,导致“父母对我很好但我还是缺爱”,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4个人已点赞

评论(1)

猛**

2021-01-14 09:27

说了很棒!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父母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而是给孩子带来哪方面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处世态度,都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心灵。所以,父母要教育引导好孩子,首先要自己不断修炼自己。学习了,谢谢卢老师。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