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最恨爸爸脾气暴躁,但我也动不动发怒”:变成父母是一种宿命吗?

作者:心理壹点灵主创团   2022-05-23   1451次阅读   4个赞

作者:扶荑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在我读书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同学H。

 

同学H是个温良恭谦的公子哥,但我们都知道,他的家庭并不像本人那样一团和气。

 

甚至可以说是极其不幸。

 

一次聚会中,他借着酒意和我们说,就在他出国期间,他爸爸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抛下家庭。

 

一下子,整个家就散了,只剩下海外的他和国内的母亲。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他还得知他的母亲,在父亲出事以前,早已有如交际花般游走于名利场,或是另寻出路,或是寂寞使然。

 

这让他有如当头一棒。

 

他拿着酒杯对我们发誓,他此生也不要像他母亲那样。

 

他决不要做一个始乱终弃,游走花丛中的人,他要做一个一心一意,真心到底的人。

 

他说着,朝他的女朋友K笑了笑,K也回了他一个又惊又喜的笑容。

 

然而一年以后,我们从K那里得知,H回国的时候出轨了,甚至不光如此,他和K交往的时候就早已劈腿。

 

在和K在一起的时候,他甚至和女生在Instagram上你侬我侬。

 

H最终变成变成了他最痛恨的母亲的样子——一个游走于花丛中的浪荡公子。

 

01

父母,

是我们唯一的参考对象

 

不得不承认,我们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父母可以说是我们最原始的参考坐标系。

 

吃,喝,说话,玩耍。

 

这种种,我们都是从父母身上通过模仿习得的。

 

有时候,甚至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

 

就比如,父母如果是斤斤计较的人,在我们变得讨厌他们的小家子气之前,他们的行为模式就已根植于我们心中。

 

在这样的家庭中很难成长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模仿父母,是一种生存本能。

 

它能帮助我们快速适应环境,克服重重阻碍。它无关是非,不分好坏,而仅仅作为一种动物天性存在着。

 

早在1960年代,心理学家班杜拉就发现,孩子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和态度。

 

在他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中,他把一群四岁左右的男孩女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的孩子观察了成人对波波玩偶做出了一系列攻击举动,包括推,拉,摔等等。而对照组的孩子并没有观察到这些攻击举动。

 

随后,孩子们被带入房间,惊人的是,实验组的孩子也同样对波波玩偶做出了攻击举动,而对照组的孩子则没有。

 

这说明了,孩子早已在潜移默化中,以模仿的方式习得了父母身上的行为和态度。

 

同样,另一项于2015年发表的的研究发现,四岁孩子就会模仿成人的行动准则。

 

孩子如果观察到成人以重量方式归类一堆物品,轮到他们自己时,他们也倾向于以同样的方式去归类(即按重量)。

 

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甚至在不需要演示的情况下,以同样方式去分类一组全新的事物。

 

这表明他们已经完全习得了规则,并且能把它泛化运用在别的场景里。

 

这些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即便我们对父母有愤懑不满,但他们的影子不知不觉,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因为,我们是在他们搭建的脚手架下长大的,如果不是从他们身上学习,我们甚至无法成长。

 

况且,很多生课题,我们没有太多别的参考对象,只有父母。

 

02

即便抵制,

也终究趋同

 

初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绝大多数人都会被书中激烈的父子冲突所吸引。

 

老卡拉马佐夫是个恶贯满盈的人——勾引良家妇女,婚后又弃之不顾。

 

靠着卑鄙下流的手段积累了不少财富,却统统挥霍在和不三不四的女子寻欢作乐上。

 

他的四个儿子中,德米特里和老卡拉马佐夫的矛盾最为激烈,因为德米特里骨子里就有嫉恶如仇,正直不阿的一面,他不能忍受父亲的做派。

 

然而,德米特里却又是最像老卡拉马佐夫的人,父子两人同样地自我放纵,为了爱与欲望,世间万物皆可抛。

 

他俩疯得如出一撤——都是感性彻头彻尾的奴隶。

 

这究竟是为何呢?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代际传承”(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代际传承的意思是说,一代的特点和行为,会通过家庭动力机制,传承下一代。

 

德国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认知和非认知的特点都会从一代传承至下一代。

 

倘若我们有一个出轨的母亲,即便她让我们的家庭支离破碎,即便我们对她早已深恶痛绝,我们也有可能出于对爱情婚姻的不信任,做出类似的背叛的选择。

 

再比如,在父亲一手遮天的家庭中,我们看到母亲卑微讨好,或许心中愤懑。

 

但当我们自己选择伴侣时,却可能同样变得像母亲那样卑微,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正确的相处方式。

 

这听起来很可悲,但最终,我们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之下,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埃莱娜·费兰特笔下的尼诺同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第一部中,尼诺近乎是以男神形象出现的。

 

他清高脱俗,有想法,茕茕独立于这个落后,世俗以及封建的意大利小城。

 

而尼诺的父亲,老萨拉托雷,是个四处留情的混账父亲。

 

他已有婚姻在身,还有一双子女,看到隔壁家寡妇梅莉娜还有几分姿色,便自告奋勇去照顾。

 

最后,两个女人为他闹得不可开交,他拍拍屁股,潇洒走人。走后还不忘给寡妇寄自己的诗,非要把人家逼出相思疯不可。

 

尼诺和父亲断绝了关系,很少回家中住。

 

家人团聚场合,他也鲜少参与。他看不惯父亲,总是三言两语就摔门而去。

 

然而,他自己却勾搭上了老师家的女儿雅迪娜,让她在老师面前为他美言几句,帮自己进入上流社会。

 

看到莉拉才华横溢,他又忍不住前去示好;看到莱农写书飞黄腾达,他又开始和她直抒爱意。

 

当莱农抛家弃子和他在一起,却发现他在厕所里和家里年过半百的女佣趁机偷情。

 

他最终变成和父亲一样的人,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轻浮随意,贪慕虚荣,附庸风雅,逃避责任。

 

他痛恨父亲拈花惹草,却也变成玩弄女性靠女性上位渣男。

 

03

还有可能,

你痛恨的其实是你自己

 

我永远记得友人A和我说,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父母对老师点头哈腰的样子。

 

她每提及,先是愤怒,渐渐变得委屈,随后变成无止境的沉默。

 

她说,那个老师对她不好,甚至当众羞辱她。

 

她真的好恨他。

 

但她顿了顿又说,自己更恨自己的父母,恨他们的软弱无能,恨他们的刻意讨好。

 

为什么当初不为自己出一口恶气呢?

 

她叹气,又轻轻说道——“但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了。我讨厌现在的自己。”

 

友人A向来都是一个委屈求全的人,她是最好的朋友,屡屡让渡自己的利益,甚至带些讨好的意味。

 

但她对自己太不好了。

 

我们多少是怜惜她的,但又恨她的软弱。

 

这在心理学上,是”投射“在起作用。

 

投射是说,当自己的行为特质无法接受,我们便把它归结于别人,比如说父母。

 

像友人A就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讨好和软弱,她痛恨自己无法成为独立女性,屡屡成为退堂鼓艺术家的表率。

 

她将这种自我厌恶投射到了父母身上,说自己讨厌他们的懦弱。

 

说到底,友人A未必是真的在恨父母,她反而是在恨自己——她想扼杀那个在世事波折中手足无措的弱小的自己。

 

本质上,她不是变成了自己痛恨的父母,而是她身上本来就有这样的特质。

 

同样地,严歌苓的作品《陆犯焉识》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

 

陆焉识作为海归知识分子,被打成“反革命”在西部大荒上接受改造。

 

但当他好不容易改造回到上海,却被儿子冯子烨赶出家门。

 

冯子烨对焉识出言不逊,谩骂无边,甚至不让老两口团圆。

 

他恨焉识入骨,恨他懦弱无能,作为一个老右派不去抗争,还连累自己的家人。

 

但本质上冯子烨是在恨自己无法挽留挚爱时的软弱无能。

 

冯子烨曾和干部子女苏咪咪两情相悦,然而,苏家因为他是政治犯子女拒绝了他。

 

他只好答应和苏咪咪分手,悻悻离去,无所作为,最终选择了做懦夫。

 

但这无处宣发的恨意,一股脑儿都砸给了陆焉识。

 

通过投射,他把对自己的恨意,通通转变为了对父母的恨意。

 

04

如何摆脱,

宿命论式的结局

 

你可能会想,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摆脱这一种宿命呢?

 

1、和解而不是对抗

 

面对父母那些我们厌恶的举动,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对抗。

 

但其实和父母和解,反而是更优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父母是人,人性的善恶,他们也都有。

 

如果我们一直痛恨父母,将他们的缺点,行为视为我们的敌人,那我们终生都会在惶惶不可终日和无法自洽的恨意中跌打滚爬。

 

但如果我们仅仅把父母的行为当成一种客观事实,而不是带有情绪化的判断。

 

我们也能从这种循环中得到解脱。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正念练习,认识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可协调的部分,试着不带批判地去接受它们。

 

比如说,想到自己厌恶的父母讨好的样子时,去试着接受他们当时的做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你可以每天在正念练习中回顾这样的一个瞬间,他们的一个举止,试试与之和解。

 

要知道,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恰如人本主义流派所说,当我们接纳了以前那些不能忍受的,改变的契机也随之而来。

 

2、意识到自己随时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命运的傀儡

 

看到这里,自然而然,你或许会有一种消极的想法——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最讨厌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随时有选择的自由。

 

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和理查德·韦斯特划分了人类认知的两个系统——1号系统和2号系统

 

1号系统是快速的,原始的,自动化的。而2号系统却是刻意的,分析的,和有觉知的。

 

思考过程中,我们是可以切换认知系统的——只需要一些有意识的觉察,我们就可以从1号系统切至2号系统,从而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你可以有意识地让思绪停留一下。

 

你可以停下来,把自己的冲动和想法通通记录下来。

 

或者倒数十个数字,让自己的思绪平复一下。

 

这可以让你的2号系统发挥作用,而不是让1号系统支配你的行为。

 

当你停顿下来思考的时候,或许改变在那一刻就发生了。

 

3. 尝试自我探索,挖掘深层次理由

 

如果你是因为痛恨自己的某些特质而痛恨父母的行为的话。

 

你可以尝试一定程度的自我探索。

 

比如,当你想要做一些讨好行为的时候,你不妨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讨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是否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在支持着你这么做。

 

你可以试着把她们记录下来。试试看是否能对这些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反驳。

 

譬如,或许你讨好是因为有一个严苛的母亲,她对你事事挑剔,而你不得不以讨好的方式与之相处。

 

然而,你可以试试这样想,目前你相处的对象,真的需要你以讨好的方式相处吗?或许,他只是想平等的和你沟通呢?

 

同时你也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尝试不一样的做法。像是不再顺从别人的意思,而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信通过这样的练习,最终,你一定可以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参考摘要: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5.00562/full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hl=zh-CN&lr=&id=es8cTc2AUEkC&oi=fnd&pg=PA16&dq=child+imitation+psychology&ots=fWI7dqtAaj&sig=ALs4Me3SXJumoEXLYW7h-oexgpc&redir_esc=y&hl=zh-CN&sourceid=cndr#v=onepage&q=child%20imitation%20psychology&f=fals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7.01454/full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imperfect/2018/07/why-do-we-repeat-the-same-dysfunctional-relationship-patterns

https://www.goodtherapy.org/blog/why-do-i-repeat-my-parents-hurtful-behavior-with-others-1017164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imperfect/2018/07/why-do-we-repeat-the-same-dysfunctional-relationship-patterns#Why-do-we-repeat-destructive-patterns?

https://conference.iza.org/conference_files/TAM2012/anger_s975.pdf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