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用智慧陪伴孩子成长

作者:马亚苹   2023-01-30   1733次阅读   1个赞

最近几年,总是会在各大媒体里看到这样的新闻,挺感触的。

 

一个是:一个女孩因为父母都是研究生,觉得达不到父母的目标,学业压力服药自然。

一个是: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在车上与母亲发生口角,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妈妈因没能抓住他,120到场后确认后,男孩已经无生命体征。妈妈跪地痛哭……

 

还有一个是一个女孩考上了研究生,在小红书亲人庆祝的场景,横幅拉满了两层楼。我们在茶余饭后说道别人家之事后静下来想想,这些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有着一个关键词--家庭教育。

 

小红书女孩说,在家人眼里,我永远是最优秀的人。你能从她的文字里感受到那种自信和骄傲。而自杀男孩和女孩却觉得自己不该活在这个世上,宁愿用死的方式也不愿再听见父母的声音,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配在这个世上活着。

 

可优秀真的那么重要吗?怎么样才算真正的优秀呢?年薪百万算优秀吗?出国留学算优秀吗?挤身世界500强企业当领导算优秀吗?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优秀,只是我们能在朋友圈里有面子罢了,我们想要的优秀,在外人看来那是别人家优秀的“榜样”,我们想要的优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私欲而已。优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我觉得我是好的!”而这个心里感觉最初的源头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些是父母给予的,有些是孩子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获得的,有些是孩子从学习中获得的,有些是从游戏和娱乐中获得的。

 

最初父母那儿无法得到心理需求满足的话,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去获得,可见被家人认可的人,有多幸福。电视剧《小欢喜》里有个剧情,乔英子生活在一个单身家庭里,妈妈是个掌控欲特别强的人,英子的一切都安排的满满的,连升学学校选择也是得听妈妈的安排,即使英子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还是得不到妈妈一个好字。最后导致英子严重失眠,作出想逃离父母的行为,情绪失控后想自杀。明明已经做得很优秀,明明很完美了,父母还是看不见,得不到欣赏。

 

那到底被父母认可意味着什么呢?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婴幼儿在早期的发展中,没有“我”的概念。他需要一面镜子,来确认自己 ,妈妈的眼睛就是第一面镜子,婴儿需要在妈妈眼睛里看见自己,这个需要就是镜映需要。婴儿在眼睛里看到的是接纳、肯定、喜爱,孩子就会感觉到接受,被认可、有价值的。“我是好的”这样的感觉开始在人格底层形成,这是自信的开始。可当妈妈总是看不见时,就无法确认自己,好象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即使孩子长大了,远离了家庭,父母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但这份不被认可,不被看见的感觉却会一直存在生命底色里。正所谓“妈妈凝视过你,你即能凝视万物。”所以看见和认可的能力是如此之大。

 

那不能看见孩子的父母大概有哪几种呢?我们应该选择做哪种的父母呢?

 

1.说教型。这种家庭的父母,整天整得象个君子,说着正儿八经的大道理,可是你不知道,孩子没有去真正体验过的道理那都是虚的。

2.罗嗦型。这种家庭的父母,会在孩子身边一直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叮瞩语,每天叨叨重复那些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3.情感冷漠型。这种家庭的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的感受怎么样,他们都无力去看到,去关注,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任其放任的状态。

4.控制型。这种家庭的父母掌控欲特强。习惯把事情按自己的想法安排的满满的,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在心理情感上掌控着。

5.溺爱型。这种家庭的父母,喜欢在生活上掌控。把孩子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安排的妥妥的,就怕热了怕化了,冷了怕冻着了。但在情感上没有任何的交流。

6.智慧型。这类家庭的父母是我们所推荐的。父母跟孩子设立一定的边界,孩子可以作为平等的角色,在情感上作及时的交流,看见和孩子的天斌所在,放大和鼓劲孩子的优点,在情绪上有释放的渠道,孩子有民主自由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定期的家庭会议。同时父母也在不间断地学习和精进,一起设立共同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的目标,与孩子共进步共成长,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过去我们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世界是发展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注定要比他们更智慧,更广阔,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吧。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