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来自什么样的家庭,青少年会网络成瘾呢?

作者:徐金燕   2017-10-19   4570次阅读   3个赞

徐金燕

大家好,我是壹点灵平台的心理咨询师徐金燕老师。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样的家庭,青少年会网络成瘾呢?在线下,我是一家国内著名的家庭教育支持机构的家长培训老师、家长心理咨询师及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矫正老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以及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家庭。在线下,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帮助到了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庭。此时,我想通过壹点灵这个线上的平台,用我们的专业与成功的经验,帮助到更多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庭,希望我们共同学习成长,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经说过:“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或许,你已经被孩子的网络成瘾“整”的痛不欲生,那么,请你:投入地去爱孩子、投入地去做一个好父母,投入地去经营一个健康的好家庭吧!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有:

1. 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

2. 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 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4. 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

5. 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情绪,精神亢奋;

6. 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和事业;

7、 因上网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

8. 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 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

10. 有孤寂失落感;

杨格认为上述10种情况,在1年间只要有过4种以上,便可诊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那么是什么样的典型家庭,容易把自己的孩子“逼”进网络世界,最后导致网络成瘾,社会和心理功能严重受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呢?

一、高知型家庭。

案例(一):青少年小A(男)出生于一个高知型家庭。父亲是一家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及院长,母亲是留洋女博士。爷爷、奶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爷爷曾经是设计院的院长(退休);外公、外婆都是知名的大学教授。从外表看来,大家猜测小A从小赢在起跑线上,是人人羡慕的时代宠儿。但实际上,小A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辍学在家,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沉溺在网络游戏世界中。

这就是高知型家庭的高要求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为父母辈、以及父母的上一辈在工作中、社会中,都太牛!自然会对孩子寄予厚望。即使父母没有直接说出来,孩子也能感受到来自家庭以及学校、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当他们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这个高要求时,就会逃避到网络世界中去。

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在我们机构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30%出自教师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教师或大学教授),这样的家庭极其重视教育,同时也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更重视孩子的问题,所以会选择专业性强口碑好的机构,帮助孩子和自己的家庭)。就这样,他们一步一步把孩子“逼”进了网络世界,最终网络成瘾。

二、控制型家庭

案例(二):青少年小B(男)来自一个控制型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老总,作风是精明强干、雷厉风行。在单位,他说了算;在家,也是他说了算。小B从高一开始,网络成瘾。因为他再也不想按照父亲的方式生活下去,凡事都跟父亲对着干。父亲对他事无巨细地控制,包括上什么样的学校,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到哪里去旅游,能不能养宠物……孩子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木偶,做不得半点主。控制型的家庭很容易把孩子“逼”进网络世界,孩子小的时候还比较压抑顺从,一旦到了青春期,就会用网络成瘾的这种方式与父母对抗。

有一个高考状元,也出自一个控制型的家庭。当他考入一所全国的知名大学后,也沉溺于网络游戏,因为挂科严重,学校都给他发了劝退通知书。好好的高考状元,就读全国知名大学,为什么也沉溺于网络呢?因为他的专业是他妈妈选的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读也读不进去,只能用游戏打发时间啦。

与这种看的见的“硬控制”相比,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软控制”。这种家庭的父母学习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他们“装备”升级后,表面上看似明主,但暗地里还是引导孩子凡事听家长的。孩子有嘴说不出,就是觉得不舒服,但孩子心里很清楚,他们没有做自己,最终也会网络成瘾。

还有一些家庭,会利用孩子的内疚对孩子进行软控制。比如:你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这么辛苦,你为什么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呢(嘴巴里也许不明说,用非言语信息告诉孩子)?

三、溺爱型家庭

案例(三):小C(男)来自一个溺爱型的家庭。因为小C的母亲,有习惯性流产的病症,前面5个孩子都习惯性流产,这第六个孩子是好不容易才保住的“金娃”,还是一个命根子男孩。出生后父母及爷爷辈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在家是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用他爸爸的话形容就是:“他在家是祖宗,我是孙子。我们家哪是养孩子,我们家明明是养祖宗嘛!”从10岁开始,孩子就不上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这样的孩子在家凌驾于父母之上,完全没有界限感,没有对权威的敬畏,也不自律,自然很容易网络成瘾。

四、留守型家庭

案例(四):青少年小D(男)来自一个留守型家庭。他的父亲在城市的一个大型工地开工程车,母亲在同一城市做保姆。小D从小就被父母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父母忙于生计,很少回家看望他,因为长期不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父母对孩子感情比较淡薄,从小联系比较少。爷爷、奶奶在家也要操持农务,也很少对他有情感上的交流。现在小D已经22岁,天天过着晨昏颠倒的网络游戏生活。不出去工作,不恋爱,不与人交往,甚至不洗澡不洗头,住的房间就是一个小型的垃圾场。

留守型家庭出来的青少年大多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最快乐的生活方式。

留守型家庭出来的青少年,会出现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心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此不展开讨论。

五、关系不和睦型家庭

案例(五):青少年小E(女)来自于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小E的父亲是成功的商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因为事业上的成功,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小E的爸爸在外面拈花惹草,花边新闻不断,小E的妈妈喜欢打牌。夫妻一见面,就是一场夫妻大战:爸爸埋怨妈妈不顾家,妈妈埋怨爸爸不守好本分。总是翻旧帐,炒个没完没了。小E不胜其烦,从初一开始就辍学在家,天天沉溺在网络世界。

   

关系不和睦的家庭,还包括婆媳关系不和睦等。还有一些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但是因为双方都很“爱面子”,很有“素质”,这样的家庭听不到吵架声,甚至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是别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家庭的是孩子,聪明的青少年,会敏锐的感受到家庭不和睦的冷氛围。在家谨小慎微,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种家庭出来的青少年,比较压抑,内在会有内疚感,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才导致大家关系不好。当压力大到自己难以承受时,会选择网络来缓解自己的压力,逐渐上瘾。

六、母亲出自重男轻女型家庭

案例(六):青少年小F(女)来自于一个母亲出自重男轻女的家庭。小F的母亲是原生家庭里的长女,后面还有两个妹妹。在她的原生家庭里,父母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小F的母亲为了获得自己父母的认同,一直都很努力。现在是一名私企的董事长,事业做得非常的成功。小F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小F从小到大各方面一直都很优秀,属于学霸型的孩子。到初二时,一次因为英语期中考试没考好,被英语老师批评而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开始以各种理由请假不上学,最终沉溺在网络世界中。

这种母亲出自重男轻女的家庭,会出现一种典型类型的女性:她们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会非常好强,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会在自己的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但因为自己原生家庭的原因,这种女性比较压抑,内在也比较脆弱,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她们的孩子会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压抑,通过别人的认同来认同自己,一旦出现哪怕小小的不如意,也会退行到网络世界。

七、家族有重大的创伤型家庭

案例(七):青少年小G(男)来自于一个家族有重大创伤的家庭。小G的太爷爷是旧社会的资本家,解放后家产没收,自杀身亡。一个姑姑失踪,多年音信全无。小G的爸爸是一个大学院长,在家沉默寡言,对钱财看的比较重,对孩子感情很淡。小G也跟他爸爸一样,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爱上了网络。

这种家族有重大创伤的家庭,孩子的死亡焦虑比较严重。因为无端地失去亲人,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受,所以对任何人都不敢付出真情,担心再次被抛弃。他们代际遗传家族的死亡焦虑,跟父母感情比较隔离,也就不难理解孩子会网络成瘾啦!

八、放任型家庭

案例(八):青少年小H(男)来自于一个放任型的家庭。小H父母工作比较忙碌,经常加班,孩子常常一个人独自在家学习,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监管,孩子做完作业经常上网打发时间。父母时常觉得愧对孩子,也不忍心批评孩子的不当上网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网络成瘾。

现实的状况就是:如果父母对青少年要求很低、甚至不提要求,孩子也会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监管而学习散漫,最终也会被“勾”进网络世界。

九、单亲型家庭

案例(九):青少年小I(女)来自于一个单亲的家庭。因为父母离异,孩子感到很痛苦很自卑,也很内疚。在小I很小的时候,她多次亲眼见证父母用暴力的语言互相攻击,大打出手,家里的物品被打得狼藉满地。小I从小是敏感脆弱的,对生活是充满恐惧的。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生活,一直都很乖巧懂事。青春期后,迷上上网聊天,无法自拔。

单亲家庭出来的青少年,容易网络成瘾。这类家庭出来的孩子,容易孤独、自卑、逆反等。进入青春期后,容易和父母对抗,也很容易找到网络这个精神避难所。

十、自己不努力,却要孩子努力型家庭

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太多,有很多爸爸,自己一边低头用手机玩游戏,一边呵斥孩子学习不努力,成绩很差;有很多妈妈,自己天天打麻将闲逛,却指责孩子这不好那不好。

世界上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只蛋,然后让小鸟使劲飞。这样的父母自己很颓废,却要求孩子努力打拼,实在是荒唐可笑。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网络成瘾也就不奇怪啦!

以上是我总结的十种类型的家庭,这十种类型的家庭出来的青少年,很容易网络成瘾。表面上看,这些青少年网络成瘾,孩子出了问题,实际上问题孩子背后总会有一个问题家庭,要么是单一的问题,要么是几种问题的混合。把青少年从网络成瘾中拉出来,除了孩子自己本身需要进行心理和行为的矫正外,更需要父母的成长改变和对孩子爱的支持!我们学习任何技术都需要专门花时间学习,唯独我们很多做父母的没有花更多时间学习:怎么做个好父母?如何重视孩子“成人”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家长关注自己的学习成长,向专业人士学习,向孩子学习,向网络游戏学习!

☆我是徐金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武汉

☆我擅长以下领域

青春期、家庭治疗、夫妻关系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3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