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与孩子温柔相处——刘芳老师文字课件

作者:刘芳   2015-12-10   3546次阅读   13个赞

认知的改变

1、孩子不属于我们

  家长们一定奇怪了?孩子怎么会不属于我们呢?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孩子是另一个人,有着自己的命运,他不属于我们。家长应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对待,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这里所说的健康,既是生理的,更多是指心理和精神的。

  可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总喜欢干预孩子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很难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在父母眼里,孩子常常是他们的一部分,不怎么当回事。于是,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培养独立人格,常常容易被家长所忽略。家长们,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呢?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爱,无法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写过一首既让人感动又让人伤感的诗---《孩子》,我个人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是值得时不时去读读和看看的。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已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2、父母需要成长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可能是全世界。”---希瑟.科特斯

  所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父母更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学习和成长。要不怎么会有那句话呢:“父母是这世上最难的职业。”

  不同的时代,我们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不仅是人对人的需要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一样,而且社会对人的需要也不一样,同样人对社会的需要也不一样。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精力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但是现在呢?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他们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我们经常会看到,大人们什么都喜欢直接替孩子去做,一点尝试的机会都不肯给到孩子,这份爱好重好重啊,会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对他,真的好吗?

  我想,把他的生活和体验还给他,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学会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勇敢的为自己的失误负责任,这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目前,家长们普遍的教育方法大多沿袭着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当然有些家长也会通过阅读等各种渠道来学习教育方法,只是,教育它是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只有家长静下心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去找原因,去想办法,一点一滴的帮助自己改变,才能帮助孩子进步,要知道,急功近利的教育形式,到头来还是会伤害到自己和孩子的。

  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而我们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代人理解的范畴。曾经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学习好才会有出路,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育儿理念,已经不合时宜了。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成全,即使获得了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帮助他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里,找到他要的幸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同样适合于我们成年人。

  相信家长们意识到这点后,你就不会再为孩子成绩好不好,够不够优秀而着急了。你便能够做到正确看待孩子,在你的眼中,他的缺点不会再象从前那么的明显,他的优点一定会全方位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知道孩子的性格特点适合做什么,也就能发现孩子兴趣所在了。当你不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明天”,企图让孩子实现你们曾经未曾实现的梦想。那时,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好得超出你的想象。即便有成绩不好的,那又怎样呢?孩子身上只要有优秀的品质就可以了。实际上,在人的一生当中,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成功同等重要。

  记得有次孩子在闲聊时和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要考第一名?”

  我问:“为什么呀?”

  “为了讨好你呗,我考第一实际也没那么开心。”

  “这样啊,那以后就别这么做了,记住要为自己而活。你快乐妈妈才会开心。”

  如果这话不早点说,那么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天讨好别人的人,到时,他就是成绩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可谓是重中之重,而且这个健康还和家长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相信大家在明白缘由之后,不会再去强迫孩子了。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近期周围有很多朋友在讨论生二胎,不知听课的家长中,有没有想生的?那更是需要学习的。给大家推荐个值得一看的片子,名叫《婴儿日记》。

  对了,我想问大家个问题,每天坚持看书的家长有吗?请记住,言传身教,做好自己。我们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3、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条件不好,无力给孩子投入太多;自己读书不多,不能给到孩子辅导。这些都没有关系。孩子需要的家不一定要富有,但一定是要有爱的;不一定得是书香门第,但一定要是温馨的。

  在这世上,与其说我们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不如说是孩子更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脾气,事过之后依然天真无邪的对我们微笑,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错误,事过之后依然会紧紧的拥抱我们。孩子总是会毫无吝啬的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喜爱、笑容,对我们“不计前嫌”。

  面对可爱的孩子,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是不是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朴实、积极向上的和谐家庭环境呢?健全的人格往往是在自发性的游戏活动中形成的,记得时常和孩子一起玩耍。在地板上打闹、玩游戏、一起包饺子、去郊外旅游,都是不错的主意。家长全身心的投入,会让家庭活动留下美好的记忆,而这并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渲泄。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

  为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本性,应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

  可现实中,实际情况却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很多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就总是在批评、教训、挑他们的毛病;责骂时,也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基本上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格桑泽仁认为,大人应该进入小孩的“频道”,去真实地体验孩子的感受,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换位思考,让小孩扮演大人的角色,反而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的成长受社会、教育及家庭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前两者难以人为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家庭环境。孩子在遇到冲突,出现心理问题之前,事实上大多会先向家长求助,只有在家长那里得不到认可时,孩子才会关闭心门。

  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还是对自己的孩子少些担心,多些祝福吧。

沟通的技巧

  孩子在童年期开始真正让父母操心。他们走向了学校,开始接触社会,他们优秀与否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学习成绩。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正是天性得到释放的时候,于是,大家对他们使用频率较多的一个词就是“顽皮”。家长在这个阶段的痛苦源于他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可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只不过是他成长的一种状态而已,根本不是个问题。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非常爱孩子,自以为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语气都很好,努力教给孩子知识、道理、规则,可孩子却总是忘记,甚至逆反。有的家长有时会觉得与孩子之间无话可说,孩子也常常不愿把心中的想法与家长分享。在不少家庭里每天都发生争吵,导致两代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家庭原本应该是个“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显然,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些沟通技巧了。

  但如何和孩子沟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日渐卓越呢?

  当然首先是要学会倾听了,这个不仅家长要学会,孩子也同样需要学会,倾听能力对童年期的孩子帮助很大。

1、学会积极的倾听

  【案例】三年级的小男孩,英语考试只得了27分,回到家后,对着妈妈大叫:“妈妈,明天我不想上学了,我不喜欢那英语老师。”妈妈此时在厨房。

  听他的语气,我们会认为一定是发生了很大的事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和孩子说呢?

  “这怎么可以呢?”“惹老师生气了?”“是不是想偷懒了?”

  当我们这种话语给到孩子时,孩子还会有和你说话的欲望吗?肯定是有点难了。如果你还和他反驳,孩子一定会打断你,不愿和你再说下去。因为这时的孩子也在气头上,他心里也不舒服。如果家长不去批评孩子,不轻视孩子的情绪,不主观的否认孩子的意向,孩子就会让家长进入他们的世界。家长就能更容易引导和教育孩子成长,孩子会感到与家长有共同的立场,肯与家长一同解决问题,自然也愿意听家长的意见。在孩子内心深处,其实都是想跟爸妈去交流的。

  在学校经受的这事,对成年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件非常大的事情。当我们用无声的语言(用手抚摸或轻轻的拍打背部)去理解孩子的气愤和那种心情的不愉快时,孩子也会开始冷静下来。

  反而会问:“妈妈,你怎么不骂我?” “妈妈,你怎么不生气?”于是,他也就懂得了,发脾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等他真正坐下来和你谈时,会是“妈妈,我英语听不太懂。”“妈妈,老师让我们抄那么多东西,我不愿意。”

  “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如果不需要,我也可以的。”

  这时说去帮他,肯定是有效果的。他会更愿意主动、自觉地培养自己正面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你认真的聆听、温柔的对待、和一个真情的拥抱,如此而已。

  我们最好采取的方式是:同理心倾听

  1)先让他发泄,和他一样的表情,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肯定地接受和认识他的感受;

  2)做好倾听,有点耐心,不要打断,不要说太多的话,在倾听的同时,要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对他说的话感兴趣;

  3)用无声的语言(用手抚摸或轻轻的拍打背部)去理解孩子;

  4)表情要跟着孩子变化,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表情、说话语速、音调都会有舒缓的迹象。

  5)孩子平静下来,再引导他说出事情细节。

  6)引导孩子处理事情。

  当然,做好积极的倾听,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最主要的是,家长要保持一颗平静心。对孩子,我们这些个当家长的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和信任,要相信不管他发生任何事情,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改变的。要学会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的成绩,坚决摒弃动不动就训斥,挖苦等“恨铁不成钢” 的做法。即使孩子的成绩不能提升时,也能稳如泰山,平静地告诉孩子:一个人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只要努力了,也就无愧了。只有提升自己,才会真正聆听、才能做好沟通、才会真诚的微笑、才能做到语言柔和,行为严格。从而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情绪化的父母是无法协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只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

2、学会平和的表达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不停地喊,不停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应该反过来,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快的一面,强化孩子快的时候,孩子一旦快了,马上表扬。比如:“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今天吃饭速度真快!”。。。。。。多找孩子快的时候表扬,孩子慢的时候,装做看不见,故意淡化它,要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从前快了。

  “这画画得真好,听说你花了好长时间细心的画,想不到你有这样的自制能力。”有时候想孩子明白家长表达的意图,就应直接说明孩子受到赞赏的原因,在称赞他的话中应同时称赞他得到这个成绩的过程,更要强调这个过程比成绩更为重要。那么,孩子就能养成把过程做好的能力。

  当我们决定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以没做作业为例,我们不妨这样向孩子表达:“上午有充足的时间,我们约定好中午以前完成作业,我也很信任你,可是我发现你一直在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点儿都没做,我很生气,也很失望。我希望你在晚上六点之前完成作业。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周我会考虑加强监督。”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显得对问题过于轻描淡写,只说了几句话而已,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点到为止”非常重要。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一次这样做未必能看到效果,但坚持这样做,就会看到改变。

  但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很沮丧啊,包括一些外人看起来很优秀的孩子。孩子有问题,父母第一反应是指责,而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们则认为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强化错的东西,反而弱化好的方面。

  那些成绩中等或差的孩子父母就更是如此了。“你做错了……”“你可能会做错……”,我们老师也是经常地打电话告诉家长:你孩子今天哪里没做好,哪里犯了错误……。孩子整天处于指责之中。

  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否定的语言,比如:

  你上课总是不听讲;

  你作业怎么做得这么差;

  你真笨,这都不知道;

  这么容易的题目都不会,你上课干什么去了?

  她可以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

  等等这些言辞都是在贬低孩子,让孩子失去自尊心。孩子就按照家长的期望行事,慢慢地变得更笨。

  那么,你可以换一种语言跟孩子说话:

  上课听讲大概对你很难,我们来想想办法,好吗?

  作业为什么都是错呢?让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

  这道题目对你可能有点困难,仔细想想,看看书,就可以解决了。

  相信你努力就一定能做到的。

  ……

  家长要善于多用鼓励,少用表扬。

  鼓励和表扬有什么不同吗?家长们会问。还有的父母说,都说要赏识你的孩子,我天天表扬我的孩子,可好像不起作用。这就需要艺术,看你怎样表扬了。表扬一般集中在孩子本身,容易使孩子只注意他自己,而鼓励可以激发孩子努力,并使孩子把注意力集中于加入团体的能力中,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表扬

  你能做这些真是太好了。

  你做得这么棒,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在学校的行为感到骄傲。

  我为你在音乐会上的表现倍感骄傲。

  你的画画得很好。

  为你收拾房间感到高兴。

  我的孩子真厉害。

  你在自习课表现得很好

  很高兴你的成绩提高了。

  鼓励

  你能帮忙真是太好了,我和你爸爸很感激你。

  现在你的房间看起来是多么整洁干净啊!

  很高兴你能安慰她,真是帮了老师的大忙。

  非常高兴看到你演奏这种乐器。

  我喜欢你的绘画,它的色调非常和谐。

  你的书桌看起来非常整洁,你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

  你能自己解决真是太好了,你的技能正在提高。

  同学们反应跟你在一起做作业很好。

  我们非常欣赏你所做的事情,我们应该为你的勤奋学习而赞扬你。你爱学习我很高兴。

  父母和孩子都应避免使用一些比较极端的词语,这些词会让直接沟通变得非常困难。比如:  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要真诚地表扬、鼓励你的孩子,而不是敷衍。因此,本身态度很重要。

  质问:你为什么那样生气?

  命令:把玩具收拾好,

  批评:你不应该这样的态度。

  必须,应该,应当

  如:妈妈说:我今天选择去看你外婆。——比 “我今天必须看外婆”要好

  不、不要、决不、不可以

  用正面的肯定的方式来提出要求:

  “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比“不要到处乱走。”更好。

  “我们谈话的时候,如果你能看着我,我会更舒服”——比“不要左顾右盼”更好。

  可以增加的言语和行为,比如:

  嘉许:你做得很在行。

  描述:你的衣服上有蛋糕。

  接触:拥抱、让孩子拉着你的手。

  这里有一些对你们有帮助的自言自语,可以试着用用。

  积极的自言自语

  从这件事情中我需要得到什么?

  我要试着不把它看得太严重

  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两个都有道理?

  我不必证明我自己。

  我不会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

  消极的自言自语

  这一次我必须赢

  灾难来临了

  是他(她)错了

  我不能让他(她)赢了

  他(她)不喜欢我

  让我们一起努力拥有良好的情绪,做阳光智慧父母,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加健康快乐!实际上,整个童年时期是在为青春期和成年期做准备,父母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些,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为孩子的价值观和态度奠定良好基础,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及面对成年的压力和挫折。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3个人已点赞

评论(1)

郭**

2020-11-27 18:55

这个老师讲的好 有理论有解决问题的工具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