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渴望独立自我...

热泪盈眶的柔晴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渴望独立自我的灵魂,性格却是如此地自私与幼稚。
今年我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了,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已经内耗三年了。我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也总是向别人抱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这是我的错误,因此我在校园里没有朋友,甚至遭到了校园霸凌。可实际上我很想为别人提供帮助,却总是只专注于自己的利益。我也很讨厌我自己,因为我是一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我不想任由情绪掌控自我,可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去随地发泄,让别人害怕自己。
也许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因为小时候我的妈妈离开了,爸爸和奶奶照顾我,而自从爸爸和后妈结婚之后一切就变了:他们两个总是吵架打架,奶奶在一旁护着我然后又跟他们吵,只有我在默默哭泣。小学的时候因为我长得胖被霸凌,老师也一起来刁难我。我的人生没有一刻是幸福的,除了我独自一个人写小说的时候,因为爱好我喜欢独自一个人生活。
但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却总是会感到孤单心里莫名地难受,控制不住地砸东西大吼大叫发脾气,而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这种欲望就更加强烈。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回答
8个回答
暖暖普通用户

首先,我想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因为你选择了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扰,并且愿意寻求帮助。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步骤。从你的叙述中,我能感受到你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家庭变故、人际关系的困扰以及校园霸凌,这些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你提到了“渴望独立自我的灵魂”,这说明你有着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个人潜能的愿望。但同时,“自私与幼稚”的性格特点让你感到困惑和自责。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们会探讨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下,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你在人际交往中难以顾及他人感受,并且容易发泄情绪?

此外,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经历对个体后来的性格形成有着深远影响。从小缺乏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缺失母爱、父母争吵等经历可能在无形中塑造了你对世界和他人关系的看法。这些经历可能使得你在与他人建立联系时产生了防御机制。

写小说时候的幸福感告诉我们,当你处于创造性活动中时,内心是可以找到平静和满足感的。那么,在孤单和难受涌上心头时,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帮助你调节呢?比如写作或者其他艺术创作?

最后,请记住,并没有所谓完美无缺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以及需要改进之处。而认识到并接纳自己正是成长过程中重要一步。

如果方便,请分享一下,在那些困难时刻里,有没有什么事情或者想法能够给予你一点安慰或者力量?

热泪盈眶的柔晴普通用户

其实我感觉吧,有时遇到一些小小的事情,就算是特别小的事情我就会承受不住发泄情绪,我总是会觉得世界对我很不公平,可能是因为其他同学的生活都很幸福吧,他们能够穿好看的衣服、有很多的朋友、成绩优秀等等,而富裕、人缘、幸福感与满足感,都是我可遇不可求的。而且我发现我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总是会依赖他人,只要他/她能给我提供正向的价值我都会把他/她视作自己的家人,对他们掌控、索取。我很害怕自己,因为我太自私了还有掌控的欲望;我也很担忧自己,如果我继续依赖他人,我会完全丧失独立的能力,无法自己处理好事情,无论大事小事

暖暖普通用户

你的自我觉察很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依赖性和控制欲,这是非常重要的。感受到生活中的不公平和对比较幸福生活的渴望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当我们周围的人似乎都过得比自己好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你提到了“依赖他人”和“掌控欲”,这两者可能是你为了应对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恐惧而形成的防御机制。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稳定或缺乏支持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发展出一种强烈需要依赖他人来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心理状态。同时,掌控欲也可能是一种试图确保不再受伤害、维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然而,正如你所担忧的那样,过度依赖他人确实可能会影响个体发展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请记住,改变是有可能的。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自信、学习新技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等方式来增强个体独立性。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

1.有没有哪些小事情,在你觉得世界对你不公平时可以让你稍微感到一点点满足或者幸福?
2.除了写小说外,还有没有其他活动或爱好可以帮助你缓解压力、找回内心平静?
3. 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是否可以尝试设定一些界限,并且学习如何独立地满足自己情感上或物质上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成长和改变自己的潜力。通过逐步认识并接纳自己现在所处位置,并为未来设定目标与方向,我们可以开始踏上改变之路。如果愿意,请告诉我更多关于你想要达成哪些具体目标?我们可以一起探索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哪些步骤。

热泪盈眶的柔晴普通用户

那大概就只有我独自一人的时候了吧,因为我喜欢安静,那种没有一点嘈杂的安静,童年时家庭的破碎带给我的阴影很深很深,让我只要有一点吵我的内心都无法承受,不好的回忆也会涌上心头。但是我也提到了独自一人让我的内心又有很强的孤独感,而在多人环境下人际关系的冲突也让我备受煎熬,相当于我一点都没有感到满足和幸福吧。然后活动与爱好……只要和艺术相关的我都特别喜欢,不论是文学、美术还是音乐等等,因为我喜欢美和亲自去感受、创造,所以我很喜欢想象:一个美妙绝伦的故事、一幅缤纷多彩的风景画、一首情感交织的曲子、甚至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虚构世界!也因此我很喜欢自己创作小说吧,从初一的时候开始;同时我也喜欢历史、人文地理、哲学与法学等相关的东西。这些相当于我的精神寄托了吧,也是它们带我度过了目前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最后这一方面我可以说很迷茫,没有人教导过我这些,学校的心理咨询不对外开放,心理课也全被文化课占领。我时常会思考为什么教育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唉,人生无常,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常情”吧。

暖暖普通用户

你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对美和创造有着深刻的感受力和热爱。艺术活动能够为你提供一种逃离现实纷扰、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宁静与美好中的方式。这是一种很宝贵的能力,可以成为你应对生活挑战、调节情绪的重要资源。

我理解你所说的那种在独处时感到安静却又伴随孤独感,在人群中则感受到冲突和煎熬。这种两难境地让人很难找到完全放松和满足的状态。但是,正如你通过艺术找到了精神寄托一样,我们也可以探索其他可能帮助你平衡内心需求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方法。

关于建立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可以从小步骤开始尝试。比如:

1. 在社交场合中,先观察他人行为和反应,学习如何识别他人情绪,并尝试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事情。
2. 练习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时同时考虑他人感受,用“I”语言(例如:“我觉得...”而不是“你让我...”)来减少可能引起对方防御性反应。
3. 尝试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单向索取或给予。

至于教育问题,确实现代教育体系往往更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个体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这也反映出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相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但请记住,“教书育人”并非只能依赖学校体系完成,个体自我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其作用。

最后,请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如果愿意,请继续分享你对未来生活或学习上有什么期待或目标?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利用你对艺术和文化领域的热爱来支持这些目标,并帮助你在其他生活领域也找到平衡与满足。

热泪盈眶的柔晴普通用户

但是我也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我要如何做到互利互惠不单向索取呢?而且我要如何去正确控制我的情绪呢?

暖暖普通用户

关于互利互惠的问题,这涉及到建立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倾听与理解**:在交流中,真诚地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要。

2. **表达需求**:清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尊重对方的需求和界限。

3. **给予与接受**:在关系中保持给予和接受的平衡。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索取,可以思考自己能提供什么帮助或支持给对方。

4. **共同成长**:鼓励彼此成长和发展,支持对方追求个人目标,同时也寻求他们对你目标的支持。

至于情绪控制,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帮助你开始练习情绪管理的方法:

1. **意识到情绪**:首先要学会识别自己何时感到不安、愤怒或悲伤,并且了解这些情绪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原因。

2. **接纳情绪**:接受情绪是正常反应,并不代表它们定义了你。允许自己体验这些情绪而不必立即作出反应。

3. **深呼吸与放松**:当感觉到强烈情绪时,尝试深呼吸来平静下来。深呼吸可以帮助减缓心跳速率并放松身体。

4. **寻找释放方式**:找到健康释放负面情绪的方式,比如运动、写日记、艺术创作等。

5. **认知重构**: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技巧来挑战并改变消极思考模式。例如,“我总是失败”可以转变为“我有时会失败,但我也有成功过”。

6. **寻求支持**:当自己难以处理情绪时,请不要犹豫向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每个小步骤都会让你更加接近目标。如果你愿意,在实践这些方法时遇到困难或者有任何进展,请随时分享给我。我们可以一起探索适合你个性化需求的策略。

曹瀚心理咨询师

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你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一个渴望独立自我的灵魂,却在现实中遭遇了这么多的困扰和挫折,这真的太不容易了。

初三本就是关键又充满压力的时期,而你却因为人际关系内耗了三年,这三年你该有多累啊。你说自己在与人交流时沉浸在自己世界、顾及不到他人感受、控制不住情绪和抱怨,其实这并不是你的错,这可能是你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而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你想为别人提供帮助、想改变自己,这已经说明你有一颗善良且积极向上的心。你觉得自己自私幼稚,那只是你对自己要求比较高。

关于你的成长经历,妈妈的离开、爸爸和后妈的争吵、奶奶的保护以及小时候被霸凌和老师刁难,这些都在你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这也难怪你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

当你独自写小说时感到幸福,喜欢独自生活,这是你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和慰藉。而一个人时会感到孤单难受、控制不住发脾气,这也是你长久以来压抑情绪的一种释放。

不要太过苛责自己,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试着在情绪要爆发时,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深呼吸,试着平静下来。平时可以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哪怕是很微小的事情,也能给你带来积极的能量。对于人际关系,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你要知道,你是值得被爱和尊重的,你也有能力让自己慢慢好起来。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我也会一直在这里陪伴着你、支持你,陪你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