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案例

我想戒掉游戏瘾

2020-04-07   3657次阅读   1个赞

咨询次数:4

咨询费用:1200元

案例类别:个人成长

运用的技术:接纳承诺疗法

案例简述:

一位初二男生主动求助,称自己玩手机游戏上瘾,耽误了自己学习,感到很内疚,却做不到不玩游戏。咨询中主要采用接纳承诺疗法(ACT)帮助男孩觉察到玩游戏是因为感觉被父母忽视、渴望亲情与爱,发现玩游戏的正向意义及自己追求的价值,不但玩游戏可以真正达到放松和愉悦的目的,学会了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还改善了亲子关系。

咨询经过:

这是一位14岁的小男孩,身体健康,学习努力,成绩较好,喜欢玩手机游戏,是自己主动来咨询的。小男孩现在读初二,他说老师经常给他们强调初二科目多、难度也开始加大,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他怕玩游戏耽误太多时间而滑进“差生”的行列,可又忍不住要玩手机游戏,所以来请老师帮助戒掉游戏瘾。

咨询中了解到,男孩与父母同住,父亲村官,母亲在城里打工,亲子间沟通不多,但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学习的效果寄予较高的要求,致使他感觉压力极大,表现在思维不灵活,测试常发挥欠佳。偶尔放松自己时,会产生强烈的内疚和自责感。

   

家长盯着孩子学习,孩子却对游戏入迷,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的阶段,一边企图以成人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同时又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因而在自我需要与他人要求间难以平衡,也缺乏健康人际交往的方法。这个小男孩述求表面看,是消除对手机游戏的依赖行为,随着咨询的深入,他自己却意识到其真实需求是亲子关系的修复,以及改变不合理自我防御机制的欲求

    

如何解决呢?

   

心理与行为问题固然有许多共性的原因及常用的解决策略,但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现实环境、看待人事物及自己的观念不同、以及觉察力领悟力等心理品质的差异,使得心理咨询没有所谓的模板可用。由于这个孩子有一定的自我分析和认知领悟能力,并且对于学习效果和考上重点高中这个目标很明确,所以我主要采用接纳承诺疗法(ACT)开展咨询工作。


1、咨询中多次带领男孩进行正念练习,帮助其感受专注当下时内心的平静,体会到当他能够与自己的各种念头、情绪和行为不加评判地待在一起时,才明了自己内在真实的需要,以及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第一次来访时,带领男孩进行了正念呼吸与觉察练习,他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并对这个练习的效果感到惊奇,对我充满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我对他 “戒除玩手机游戏”这一咨询目标不加评判,而是嘱其当想玩游戏或玩游戏感到自责时,就自行进行深呼吸。

第二次来访时,带领男孩练习正念倾听,他反馈注意到了自己内在的声音:玩手机是想要一些什么,以及不要一些什么。于是,我同他探讨要或不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而帮助其明了行为背后的价值。同时也发现,过去的行为无法满足这些需要。

第三次来访时,带领男孩进行了平息焦虑的正念练习,帮助他进一步缓解焦虑情绪,从而更好地觉察自己的处境,探讨有效的行动方向。

第四次来访时,再次带领男孩进行正念呼吸与觉察练习,他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手机“成瘾”的原因,可求助的家长、老师、同学,自己不怕苦和累,有能力从失败中走出等优良品质,明确了自己的价值方向和可采取的行动。
 

  

2、在接纳承诺疗法中融入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帮助小男孩领悟不合理认知是带给他困扰的重要原因,学会理性认知,并通过行动体验和优化合理认知。
   

第一次来访,对小男孩以充分的接纳和尊重,让他感受到,自己虽然有缺点和不足,但这只是他们行为之一,不代表他们作为人本身的失败,人是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加完美的。
   

第二次来访,同小男孩就玩手机游戏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体验活动让他意识到玩游戏的合理的成分。
   

他说,辛苦了一周,玩手机游戏是为了放松,这是自己应有的权利(父母不能剥夺)。同时,从游戏中胜出有一种成就感,这是现实中难得有的体验;平时被老师框得没了自由,游戏中我能作自己的主;同游戏玩伴有更多的话题,比赛中的人很酷,会有许多粉丝追随,想成为榜样,感到很得意。还有,放松之后有利进一步学习。他坦言,当他玩游戏时,父亲会责怪说“你玩游戏时别人都在学习,怎么能超过同学!”,致使其情绪低落,对父母满是抱怨。同时,又认为父亲的说法有些道理,自己应该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玩游戏时内心是纠结的,所以才想让老师帮助自己不去玩游戏。他意识到,原来自己玩游戏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放松自己以利更好地学习;获得他人尊重;拥有好的玩伴等。
   

第三次来访,我让他双手平伸,用手臂托起厚厚的三本书,直到手臂酸痛再承担不起书的重量而放下,记下托书的时长;再次让他用手臂托起书来,这次是托两分钟休息十秒钟,再托两分钟休息十秒,然后问他这样做自己可以托书总计多少时间。他从内心感悟到劳逸结合的科学性,从而完全接纳玩手机游戏这一行为。接着他主动提出,父亲反对他玩游戏怎么办?玩游戏的确费时间,而且对视力不好,自觉开始思考解决矛盾的办法。
   

第四次来访,他反馈,玩手机游戏的另一个原因,是周末回家时,父母打麻将的打麻将、看电视的看电视,很少与自己沟通,玩游戏可能也是为了驱走孤独感。这次咨询,他找到了达到放松、缓解孤独感、健康积极的,同时不再玩手机游戏的许多方法:散步、听歌、打球、与妈妈一起看电视等,偶尔玩手机游戏,不超过半小时等。
   


通过四次咨询,小男孩的心理问题获得较为理想的解决。

经验感想:

此案例启示,个案最初的来访动机也许并非真实的动机;带着症状去追求价值,采取积极的行动,才是帮助个案获得自信,更快解决心理问题的取向。  

这个案例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个案也并没有“成瘾”,但其产生的心理困扰却带有普遍性:价值冲突、亲子关系、思维模式等。而许多不健康的“关系”却不是短期可以改善的,这时,消除症状本身不如让个案带着症状去实现其价值,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有些症状却可自己减少或消除(如看到这个小男孩行动的改变,父母对其多了表扬和肯定)。人无完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