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热门问题 更多
  • 95年的 过完年就三十岁了 都说三十而立 可我还是老样子 身边的人 大家差不多到岁数该成家的成家 该生小孩的生小孩 有事业的有事业 就我还在原地踏步 工作上 牛马一个 多我一个不多 少我一个不少 相亲恋爱也没有进展 永远是失败 现在都不敢想这些 越想越不安 越焦虑
    15人已回答 | 111人已关注
    王雪岭回答:
    能理解你的焦虑和不安,毕竟在事业、生活方面没有特别突出。 但是请相信30岁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尝试、探索。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吧!虽然不一定很大,但只要努力就能实现它。每天都要有小进步哦~这样不仅能让自己更有成就感,还能为未来打下基础呢。 另外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人,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培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朋友圈子,也能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记住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蝴蝶自然飞向你。点滴做起慢慢实现自我成长,好运自然来,新的一年加油!
  • 他的生意危机重重,负债累累,二婚二孩,已经分手过一年又来求和,我被动答应。 面对这个让我一无所获的关系,越来越感到不耐烦了。可是却又没有勇气直接走人。我今天其实都已经有了去认识新人的念头。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明明知道什么是出路,却还在犹犹豫豫。我当然知道我也可以提出让他满足我的各种要求,可是同时又会觉得其实那根本就没必要,因为我也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我刚才故意问了一遍今天不见面了吗,为的是让他说出今天不见,随后我可以说出我不想再继续。我是不是故意的呢?其实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找机会。我其实也和以前一样。对于复合后的关系,我以为和我对别人是不一样的,但其实根本没有区别,我其实心已经在离去了。只不过,过去我是感情上不喜欢别人,可是这次,却是靠理性做的决定,尽管感情上是不舍得。 我是如此懦弱,不敢直接说出来。可是拖着又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呢?拖着只会在下次遇见事情时换来更大的爆发,以及自己情绪的骤升骤降。这样对我的身体也没有好处。
    9人已回答 | 69人已关注
    孔巧洁回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你正处在一个复杂且纠结的情感困境中,这背后涉及多个理论层面的因素。 从依恋理论而言,你与他过往的感情经历,使你对他形成了一定的情感依恋。即便这段关系当前问题重重,这种依恋仍让你在情感上难以割舍,即便理性告诉你这段关系没有未来,却依旧犹豫不决。 认知失调理论也适用于你的情况。你内心很清楚这段关系毫无益处,可由于已经复合,又难以轻易放弃,这种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导致你内心产生极大的冲突与困扰,进而表现出犹犹豫豫的状态。 关于行动建议,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 直面内心感受,接纳自身情绪:要明白你此刻的纠结、不舍、不耐烦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找个安静的地方,花时间与自己对话,深入思考在这段关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这段关系的所有感受和想法,梳理清楚自己的情绪脉络。 2. 坦诚沟通,明确关系走向:鼓起勇气与他进行一次真诚的沟通。在沟通中,不要指责抱怨,而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面临很多困难,但这段时间我在这段关系里,感受不到未来和希望,我很痛苦”。询问他对于这段关系的规划和想法,如果他无法给出让你满意的答案,你可以明确表达自己想要结束这段关系的决心。 3. 建立支持系统,增强心理韧性:和身边信任的朋友、家人倾诉你的困扰,他们的支持和建议能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让自己从这段纠结的关系中暂时脱离出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面对困难的心理韧性。 4. 设定边界与期限,果断行动: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期限,比如一周或者半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认真思考这段关系的去留。如果确定要结束,在期限到达时,坚定地执行决定。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不要因为他的哀求或者其他原因而动摇。例如,当他再次求和时,你可以坚定地说“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们不合适,希望你能理解”。 5. 转移注意力,专注自我成长:将注意力从这段关系转移到自身发展上。可以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绘画、摄影,或者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自我成长,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并不完全依赖于这段关系,从而更加坚定地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走出困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无论你最终如何选择,都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放在首位 。
  • 上班会有一些特别不好的感觉 想辞职了 总怕犯错被说 心理负担挺大的 总是觉得没做好呢 总是很担心 因为别人其实也做的不够好 而且他们不怎么担心 也不怎么自责 关键是当你这样时 似乎在此地无银三百两 其实明明别人都在犯错 ,还有,学生敢对抗我 这部分恐惧 不知道怎么做 造成了自己比较弱势的感觉 所以开会 就真的特别担心 然后因为总是觉得自己没做好 所以羞愧 不想融入单位 也自然不知道 原来他们也犯了很多错
    7人已回答 | 65人已关注
    李月回答:
    你内心深处有个被处处挑剔和被惩罚的孩子,所以用回避和压抑自己的憋屈处理冲突,同时限定了你的能力发挥,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
  • 限于篇幅,简述,重点在文章尾部。 她是技师,我们合作了2年半,她get到了我喜欢的点,我表白过喜欢她,但没有跟她发生过关系,她应该也不是乱来的人,我和她各自都有家庭。我没有因为她的职业而不尊重她。反而,她是我有生以来最用心对待过的人。 和她合作的2年半时间里,一直因为沟通问题困扰,线下见面时聊天不错,线上她就有疏远感。她说过各种理由,不喜欢微信聊天,和异性交往有忌讳等等,在我看来,就是她刻意和我保持距离,比如我朋友圈,加过我好友的她的同事,都有点赞过,唯独她一人从来不点赞。但她线下当面和我一起时,又聊的挺密切,她跟我说过许多不和别人说的私密的话,各方面都有,所以我感觉她还是把我当超出普通客人关系的身份。 而她在业绩上一直希望我支持,我也支持了她许多。 我和她也曾互赠过礼物,当然我赠她的更多更贵重,上到几千的项链。她很少送别人礼物,我也是她唯一送过生日礼物的客人。 总的来说,2年半,她给我感觉既远又近,我一直情绪内耗。我希望能走近她,成为彼此精神港湾,我并非肉体上索取。但感觉她一直刻意保持着距离,并且最近1年有些渐渐越来越疏远我。终于矛盾在最近彻底爆发,起因是她让我参加店活动,我又支持了她,之后态度对我又偏冷,这种情况以前也多次出现,这次忍无可忍,我提出全部退卡。其实这次充值我也本来不打算参加,但被她软磨硬泡还是很不情愿充了,所以双重夹击,我这次彻底爆发。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也基本能看明白,她把我当工具人,我也知道。 我提出退卡,她一气之下把我微信拉黑了。她店退卡条款非常不合理,我已经请律师准备打官司。迫于无奈自己利益损失太大,又想着她这样对我,退卡的理由把她的服务上的各种问题提出来了。其实我本来不想提这些,只说自己原因。 现在我对她情绪下降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放不下她了。人到中年不能碰感情,我是切身体会了。但我现在从对她的喜欢,变成了如何了断自己用心交往2年多的那段关系。 我最近情绪很低落,觉得不管怎样,自己2年多是很认真的对待着她,哪怕她不是我想想的那样好,但现在要断了,我还是很遗憾,和难受。 她最近想挽留我,我拒绝了,前几天和她店谈判没谈拢,然后她也解除了我微信黑名单,但不让我看她朋友圈。 我是个不喜欢生命中彼此留下怨恨而分别的人,况且我和她过往的开心时刻还能浮现脑海。接下来很可能就走诉讼了,有人说我和她之间有误会,我想在分别前把我这些年内心感受告诉她,大家怎么看
    4人已回答 | 73人已关注
    孔巧洁回答:
    你正经历一段复杂关系的终结,内心满是遗憾、难受与纠结,这种情绪反应非常正常。从心理学理论来看,这其中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问题。 理论层面分析 1. 情感依恋与认知失调:在两年多的相处中,你对她投入了大量情感,形成了情感依恋。即便意识到她可能将你当作工具人,你对她的感情和过往美好的回忆,仍让你难以割舍,这就是情感依恋在作祟。而你认知里她对你的态度和你对她的付出之间的矛盾,又引发了认知失调,使你不断内耗。 2. 人际边界与沟通模式:她线上线下态度的差异,反映出她在人际边界设定上的模糊。线下聊天密切,分享私密话语,给你亲近感;线上却刻意疏远,朋友圈从不点赞,这种不一致的沟通模式让你困惑不已,难以把握两人关系的尺度。 行动建议 1. 情绪调节:给情绪一个出口,找个信任的朋友倾诉,或通过写日记梳理内心的感受。运动也是很好的情绪释放方式,慢跑、瑜伽等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 2. 关系处理: - 沟通方面:若决定要在分别前倾诉内心感受,务必选好时机和方式。可以约她进行一次面对面、心平气和的沟通,注意不要指责,而是从自身感受出发,比如“这两年多,我在这段关系里投入了很多真心,也经历了很多情绪起伏,现在要结束了,有些话我不吐不快”。 - 关于诉讼:鉴于退卡条款不合理,打官司维护自身利益是合理的选择。但在诉讼过程中,尽量保持理性,专注于退卡纠纷本身,避免将个人情绪过度带入。如果在谈判或诉讼中有机会和解,综合考虑自身利益和情感诉求,看是否能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3. 自我成长:这段经历是成长的契机,反思在这段关系中自己的需求、行为模式以及判断失误的地方。例如,为何在察觉到她的疏远后仍深陷其中。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人际关系、情感管理的书籍,提升自己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4. 面向未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和其他社交关系上,多花时间陪伴家人,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设定新的目标和兴趣爱好,如学习一门新技能、参加志愿活动等,丰富生活,走出这段关系带来的阴霾。 无论最终是否选择诉讼,都要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前提,慢慢放下过去,走向新的生活。
热心回复榜 更多
最新回答
  • 2个回答 |白敬华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21年06月16日 14:10
  • 4个回答 |王立霞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19年10月12日 05:56
  • 1个回答 |孙晓英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19年08月13日 09:29
  • 3个回答 |心里难受烦躁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19年08月13日 06:29
  • 2个回答 |火悦霖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20年01月31日 01:29
  • 10个回答 |李锦娟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20年03月06日 16:13
  • 3个回答 |谭萍萍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19年08月14日 23:17
  • 5个回答 |王玥 刚刚回答了该问题 2018年09月09日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