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不满意退款
扫码下载壹点灵专家版APP,申请入驻
浙江、北京、上海等各省市已有21356位同行入驻,还在持续增加...
填写订单,提供您的基本资料,开通主页
今晚和申老师愉快地道了别。在她这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被宠爱的感觉,好像我长久以来对母亲的渴望和期待在她这里得到了满足。在她这里,我能够轻松地做自己,好的坏的悲伤的愤怒的,她从不告诉我我应该是什么样子。“轻松”,这是每一次她带我做认知疗法后我的反馈,神奇,有效,那些压在我心头的浓雾在几次咨询中一点点消退,我开始见到光明了。心理咨询师和患者之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信任与信赖,我想在我这里是完全做到了,我非常依恋她,如果不是考虑到我们之间理应在咨询后保持距离,我长久得不到满足的分享欲应该会尽数转移给她。 第一次咨询是2021-12-27,老师说我现在的状态一周一次都算少的,她的估计是至少要在6-12次才有一定转变;今天是2022-05-19,正好第12次。 申老师这里是我的港湾,我可以卸掉在外面的所有坚硬和防备,我知道她不会伤害我。所以,我说了很多次,“申老师很厉害,我只要一和你说话就忍不住流泪”。 环境依然是那个环境,这半年来什么好事也没发生,我还是那个我,懒惰、外强中干、不自信,但我也确确实实意识到在我身上发生了如此剧烈的转变。接受不完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环境。这一段时间的咨询,让我不断审视自己,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复盘自己的创伤缘何而起,越了解自己也就越能放下无谓的负担。 我爷爷常形容我是一颗在成长的树苗,那么今天我可以说,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舒展枝桠了,那些压在心头的结一个个脱落。 虽然一直在解决家庭问题和亲密关系相关的事情,但令我惊喜的是我觉得自己勇敢了。我愿意面对失败,敢于失败后重来了。此前24年我从未认为勇敢这个词属于我。 最后,还是有太多太多无法用言语描绘的感谢想表达。第一次咨询就能碰上节奏、气场、心灵各方面非常契合的老师是我的幸运,我一直苦于寻求一段亲密关系,那么,至少在当下申老师和我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这个搭建过程。我有需要,她会一直在。
c**
最开始,我是喜欢刘老师。 和刘老师相识的契机是我失恋了,初恋,五年半的初恋。头一遭失恋,变遇到了打击最彻底的那一种——生于离异家庭,长为留守儿童,我视之为生命中唯一的一束光的初恋男友劈腿,这劈腿对象还是前任。单纯如我,二十几年来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世间易变是人心”。从最初热恋时的滚烫,到人走茶凉的萧瑟,一时我无法接受,入堕无尽地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亦令人痛不欲生。那段日子,天空也是灰暗的,往日的快乐都藏了起来,曾使我快乐的事情再也没办法给我掀起任何的波澜。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还好,我拨通了一个号码,当时接通的人是个男生,他叫洛洛。洛洛为我推荐了刘远芳老师。刘老师的名字最初对我来说和这世界上几十亿个其他的名字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离我很遥远的人。那时,我喜欢刘老师,因为刘老师教我怎样和前男友说话,对方才能感到留恋,才能让这段感情有一丝转机。两次尝试,失败告终。我明白了,斯人已去,若再回来,也不过只是个空壳,早已不是初遇时的少年,最重要的事就是爱我的少年。明白了道理,却不意味着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了。我的世界还是暗无天日,乌云层叠,不知何时才能放晴。这是我还是“喜欢”刘老师,因为刘老师像一瓶“止疼片”,难受时就拿出来吃一粒。在我一次次难受得无法呼吸的时候,我像一个渴了好多天的人,徘徊在情感的荒漠寻找一丝如水一般的慰藉。刘老师语气平常,好像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天既没塌,地也没陷,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照常运转。她一遍遍告诉我,那个人已经走了,他不会回来了,你也要向前走。一遍遍,终于我从无法接受到接受现实。你问我,心痛吗?心还是痛的,但我也得接受,接纳这个令人沮丧的现实,接纳这个荒谬且失败的结果。 那就继续往前走吧。 这时我还是喜欢刘老师的。当我考上编制,工作稳定了下来。似乎身边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你该找个对象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虽然才25岁,在这种焦虑的渲染下,和夹杂着对前任的报复心理与对从未体验过的美好婚姻的向往中,我踏上了相亲之路。从和第一个有好感的男生be起,这条路也不顺畅。我喜欢刘老师,因为刘老师总是教我怎么和对方聊天,怎么去约会,改说些什么……有了刘老师的帮助,我感觉这件事并没有那么难,在刘老师的指导下行动,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天不遂人愿,连续三个有好感的男生,全都始于满意,终于无果。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我果真那么差劲?只要走近我,细看之下,我就像一个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么?经不起一丝外界的审视?连续的失败令我痛苦不堪,却又不知其源。 此时的我对刘老师的情绪是很复杂的。说她不好,她确实在失意难受时陪着我;说她好吧,她却总是无端地刺伤我。这种伤,不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是像一些碎玻璃茬嵌在皮肤里。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之间产生一些碎浅的划痕,并非致命,但是却令人无比沮丧。终于,又有一次,在我们的对话中,刘老师又提到她自己的女儿,言语之间的优越感令我倍感不适。难道我就如此不堪吗?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基于向来的本能的保护。我就感觉原以为是世界上最懂我的刘老师似乎很不了解我,因为她竟然重复了小时候奶奶带我的模式——在对比中打击我。我很生气,乃至于愤怒,此时我对刘老师甚至有一丝恨意,原来你也不过如此,只是一个有着高度自恋的再婚妇女。这便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怀着这份愤怒,我重新找了一位咨询师,我想,世界上应该有真正能懂我的人。我很幸运,又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咨询师。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来跟我采用逻辑的方式进行解析和批判。几次交流下来,我知道了这问题的源头都在于我小时候的经历,现在不过是一次重复而已。他很温柔,很理性,起初我会被他对我细致入微的体察感动,因为“被看到”而数次痛哭。可是逐渐地,我发现他温柔、理性、专业,可似乎对我是不带感情的。在我晚上因琐事烦躁吃小龙虾等垃圾食品时,他会说你想吃就吃,能让你感觉快乐就吃。但刘老师会说晚上吃这些不好,话很难听,人也不想承认自己错了,但我能知道,她是真正为着我着想的。没有人真正地在晚上暴饮暴食,吃辣鸡食品中真的感到快乐,人们只是在麻痹自己。她知道我没那么快乐,她知道我会后悔,知道这并非我本意,所以虽然我会说我想吃,但她会劝我别这样。蓦然回首,我惊觉被我讨厌的刘老师其实是一位有温度的咨询师。 再次拨通熟悉的电话,爽朗的声音,预示着对面还是那个无忧的人——刘老师。刘老师说很高兴,我把她当成了我奶奶,虽然我因此而讨厌她,但因为奶奶毕竟是从小带我长大的人,也是对我最重要的人。一些话,不合逻辑,但却合情合理。原来刘老师早就是我生活中,生命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人,比我的父母亲人同事朋友对我更理解。我终于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当然,并非完全一个人切段和其他人的联系,而是一个人和他人交流交往感受,往内走)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自卑又自傲,勇敢又脆弱,一个真真实实的我。我忽视了自己太久太久。我才意识到那么长的时间,我只见他人,不见自我。我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让自己难受很久,不顾身体的难受一晚晚失眠到深夜。为什么不能试着多爱自己一点呢?为什么不试着多体察自己一点呢?为什么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呢?对我自己来说,这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所以刘老师会联系我要活得自我一点,不要为外在太多人事所累。说到底,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没有一个完整丰盛得自己,就没有办法去给身边其他人带来爱,更谈不上为他人的世界增色添彩。 一席话毕,我对刘老师是感激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一次次陪伴中,在一次次似乎并无意义的聊天中,我第一次看到了我,体察到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觉醒。以往,我的世界似乎重不重要的就是我自己,事事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乎他人的看法,我活得很累很累。 这几日,我试着当一个自我的人,我试着不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我试着让自己成为世界里的中心。一切轻松了很多,心里的包袱没那么重了,身体紧绷的肌肉放松了… 我想这或许就是心理咨询的意义,而这就是刘老师带给我的,送给我人生最好的礼物。
小**
通过一个月和于洋老师的专业咨询,我明显感觉婚姻关系得到改善,本来由于和老公长期无效沟通,发生矛盾后又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法,所以夫妻关系可以说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夫妻间的信任感丧失,让我对婚姻很绝望。 我其实是个偏执的人,认定的事,基本很难动摇我,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开导我,让我放轻松,教了我很多阻断我强迫思维的方法…渐渐缓和自己的情绪…不再一直执着于焦虑中。 咨询前我的内心非常焦虑,甚至开始抑郁状态,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于洋老师会通过我对夫妻产生矛盾的事情经过进行分析,不良关系出现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剖析,并有效的指导我直面这些根本原因,让我看到矛盾中更深层次的核心… 我总是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夫妻间的矛盾,没有看到矛盾的本质和对方真正的心理需求。和老师沟通后,老师通过事件表象直击矛盾的真相,清晰的分析了对方真实的心理需求,和我们之间的认知差异。让我明白了,自己在两性关系中处理问题的不足之处。也明白以后我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矛盾冲突,理性思考,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让我深刻意识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拥有自身的价值和魅力时,不必在意自己是否会失去什么…信心和安全感要自己给自己。 于老师耐心给我做了精神分析,找到了我原生家庭带来的压力以及对自己婚姻的关系投射。原生家庭的关系,对我个人的成长也有些不可磨灭的影响。使我对于男性始终缺乏安全感,对于婚姻也抱有恐惧感,始终患得患失…所以整个人一直处于焦虑紧张状态。 通过咨询让我提高了很多夫妻相处之道的认知,对我个人心理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导,让我明白安全感是应该自己给自己,我应该不断完善提升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魅力吸引老公。而对于老公,我应该提供他想要的情绪价值。让他感受到我是真的爱他,关心着他。男人是需要被认同的,老师指出我以前与老公的沟通方式不妥当,让老公总认为我是在指责,打压他,所以他才会一直对我处于敌对状态…渐渐的夫妻的心越走越远。现在,我学会了凡事都应考虑两面性,多看看对方的付出与优点,这样自己也会快乐起来,同时对方也能感知你对他的欣赏和认同感。这样才能促进夫妻感情良性循环。老公也看到了我的改变,也开始慢慢跟我互动起来了。我看到本来捶死的婚姻又开始焕发了生机~ 但是焦虑的情绪让我不断的寻求安全感,又开始强迫的去想他的问题是不是出轨,导致在家庭关系中无意识的让老公觉得我在婆婆面前告了他一状,老公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了,我焦虑极了,看到再次的冷淡回想起修复后才发现,咨询后的第一次修复老公真的变化很大很大,现在的失落无法形容,老师告诉我不要排斥自己的情绪,要允许情绪的出现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给到自己足够的信心,去平衡各自情绪,同时也告诉我虽然这次觉得自己冲动告状了,但不需要自责,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也要原谅自己的不完美,和冲动,反之我们也要看到好的一面,这段时间和婆婆的沟通不就在这次证明了婆婆是护着我的,会站在我的立场帮助我,虽然帮助的方法让我觉得欠妥但出发点却证明了我和婆婆的关系在不断的亲密。 老师也告诉我去复盘前后的变化,我的确发现了我们的变化 。 我情绪来源:每次发生矛盾,都不能得到和老公的有效沟通,没办法很好的解决问题。他不是欺骗就是冷暴力和指责我,一直觉得是我的问题,虽然我每次都妥协,但心结没有打开,觉得自己委屈,他不值得我对他无底线宽容。 性格:敏感,纠结,缺乏安全感,易焦虑,多疑,心直口快,心急 情绪变化:为了缓和关系让他回归家庭,尽量控制自己不安焦虑情绪,不纠结他从前的过往,尽量满足他的情绪,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说或者做让他敏感的事。 心态变化:只要他能做出好的改变,就应该满足了。不能要求太多。 我咨询前:1.凡事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把事情的原委搞明白。2.对他多疑3.安全感严重缺乏4.抑郁焦虑。5.一直纠缠他 我的改变:1.学会体谅他的感受,尽量让他有被崇拜,被需要,被认同感。多表扬他的优点。2.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3尽量阻断自己焦虑情绪,不要多虑,满足于他细微的好的改变。4.减少打扰他的频率,不再抱怨他,不再旧事重提。 他情绪来源:觉得我不相信他,一直控制他,限制他的自由,处于敌对状态。 性格:敏感,细腻,偏执,倔强,缺乏安全感被认同感,大男子主义,小心眼,幼稚 情绪变化:觉得我开始认同他,称赞他。让他情绪上得到满足。 心态变化:我不纠缠他的错误,给他空间,让他觉得放松。 老公咨询前:1.与我沟通时态度冷漠,不耐烦,甚至指责教育的话较多。我的话,他基本不接或者接的很少,能不回答就不回答,回答态度敷衍。2.很少分享他的生活,不主动跟我说话沟通。3.不关心我任何生活需要。4.经济上很扣斤斤计较。5.不主动为我付出。6.我提出的要求都让我自己解决,尽量少麻烦他。 老公的改变:1.与我沟通的态度明显缓和,话语变多。2.会分享他生活动态(做饭)。3.主动帮我准备生活物资,留意我平时爱吃的东西给我买来吃。4.我提出的小要求基本都会满足(吃西瓜,说晚安)5.询问我的工作时间安排。6.在手机日历上标注结婚纪念日。7.关心的话语变多了。8.主动给我做饭,教我用我不会的东西。9.经济上变大方了。10.我不舒服,受伤时关心变多了。 老师问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再次修复吗?我说老师我相信你。于洋老师很坚定的告诉我,她相信我! 于洋老师这次在社交能力和沟通技术上给到我很大的帮助,原来,沟通也是有方法的,让我明白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言语,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了解对方的感受体会他的需求,这样说出来的话才更有意义, 于洋老师也让我写下了下周的心愿单 我写下了心愿单:一到二周时间,老公能回到前段缓和期状态,和我沟通时态度缓和,在生活上能主动关心我一点。 一周时间,我把家里安置妥当,让他再回家时,能觉得家庭是温暖的。 果然一周多的坚持,我老公从冷冷淡淡到积极回应,到今天老公对我夸奖,我很开心的和老师分享。 于洋老师笑嘻嘻的问,我的心愿单达成了吗?我笑嘻嘻的回答着达成了达成了哈哈哈哈我现在没有那么焦虑了,也自信起来,未来可期~
x**
谢谢老师啦!学会了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也学会了不要对自己过分苛责 人不能只想着过去不能内耗 必须往前看向前走 不要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 希望能做好自己 让自己开心一点 以后不能钻牛角尖啦!!
奕**
在与周老师的沟通和思想碰撞中,欣喜的看到老师在个案概念化过程中更深入的解读和更精准的分析,极大拓宽了本人的思路和视野。这次督导对我是非常及时和贴合的,周老师在咨询过程中的人格魅力也极大感染了我,由此,我体会和领悟到,咨询师对来访者既是老师,但同时也是咨询师以一个健康的人格和自我去帮助来访者更好的理解其自身,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体验中,帮助来访者去向内理解自己,提升其对自我的理解和运用。所谓用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心理咨询的价值也就在于此吧!再次感谢周老师的分享和指点!感恩遇见!有机会还会跟老师继续学习!
罗**
今天咨詢一開始我先表達了對於近日社會狀況的不滿和內心的所見所感,以及這些帶給我的無力感,還有個人的感情和人機關係的處理困難,沿著無力感的這條線索,老師一步步引導我回憶這些事件和過去的什麼經歷形成關聯,在回憶中我慢慢找到了相似處,也就恍然理解了過去的經歷和情緒上的確在我如今遇到的人和事上閃現。找到了這樣的根源,我的心結得以解開,現在已經不愁悶了。
t**
因为最近几个月心情不好,很焦虑,很烦躁,还有进食障碍等问题自己无法疏解压力找到了徐老师。目前已经咨询四次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现在有种逐渐的从一团乱麻中脱离出来的感觉,越来越清晰明了是什么导致了我的焦虑和不安,虽然前路漫漫,但是还是感觉未来很有希望的!大家感觉情绪上有自己处理不好的事情想要心理咨询非常推荐徐晓凤老师!ʕ ᵔᴥᵔ ʔ下面是我第四次咨询后整理的总结。 一、目前的状态 我会把大部分事情想的过于复杂,再加上比较完美主义,对自己有高要求。 我对待事情从小到大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我一定要怎么样,才能怎么样,如果我不够优秀,我就会很糟糕,我就害怕我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我就不能获得我想要的生活,我不能获得我想要的生活我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然后再加上也没有人喜欢我了,开始有了生存的焦虑,我就担心我万一活不下去可怎么办。 ①我容易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这是习惯性的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②给自己设定了过于理想化,不可能达成的“完人”目标,再加上习惯性把事情想的过于复杂了。 (我一定要很优秀,我只有成为“完人”才能获得我想要的,如果不够优秀,没有成为“完人”那就是我的错。) ③一旦做不到最好,那么就不是够优秀,就不是“完人”不够优秀就是错的,就不能获得认可,不能获得认 可就不能获得我想要的生活。 (然后开始担心我能不能活下去,不能活下去会不会死掉?) 二、目前的不适感 在过往的成长经历中,我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就像是编织起来的一个网,如果说前几年还处于编织阶段,那么现在就开始慢慢收网了,已经勒得我很痛苦,影响正常生活了。 进食障碍、自残(我会自己打自己,每当我觉得自己不优秀的时候)、抽烟、故意喝醉的举动,我觉得是心理给自己善意的警告。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都是身体给自己善意的警告。 我觉得这些警告都是在提醒我这张网开始收了,我已经被压迫的痛苦的不行了。 三、自我调节 首先我认为直接接受这些身心给我的警告,并且坦然面对目前的不适感比较好。没必要去刻意想着我要怎么修复(比如暴食)。其实不需要修复,当我意识到这些警告背后的内涵——“活出自己!”开始逐渐转变思维模式,那么所有警告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立马解除。 其次我可以从意识层面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①遵从内心的决定,我有权利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危害社会,不触犯法律。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我此时此刻做出的这个决定让我自己舒服与否,所以首先不要再为了别人而活,要为了自己而活,我觉得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做出一个决定前要自己想清楚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②放下对自己高的要求,优不优秀是自己的立场决定的,现在我眼中的“优秀”太理想化了,是我自己用社会的使命,家庭的责任,周围人的期待,这些一大堆责任给我自己建了个乌托邦牢笼。哪怕我在外人眼里很优秀,别人夸我,我也没有很开心的感觉,我应该直接去做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一直致力于满足周围人的需要。 ③如果没有做好不是“我的错”,首先因为我的自我要求是成为“完人”,所以这个要求一开始就过于理想化了。其次如果我一直致力于满足别人的需要,那么做不好不应该怪到自己的头上。每一天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只需要让自己有成就感,自己觉得我做的好就行了,别人觉不觉得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出发的。突然感觉黄晓明有句话很适用于我:“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④从“我害怕不被家人爱”→到“我不害怕爱,大部分爱是要自己给自己。” 父母和家人的初心是为了我好,他们看到我过的开心,过的舒服也是很开心的,望女成凤只是一种理想。 ⑤从“我害怕得不到家人和老师认可”→到“我要得到我自己的认可。” 家人有家人的人生策略,我有我的人生策略,我只需要得到我自己人生策略的认可,家人给你提建议是站在他们的人生策略上,你听不听这个建议是站在你的人生策略上,双方都没有过错,但是我要做到冷暖自知。 在社会上,是可以对老师或者其他人戴人格面具的,但是不要让面具长在脸上,想摘掉面具随时都可以摘掉。
木**
这次咨询的是如何缓解死亡焦虑和理解家人的想法。 咨询前觉得很紧张,怕家人的做法耽误狗狗的病情。 老师说要理解家人也有同样的焦虑,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跟他们好好沟通。跟他们一起想办法去治疗狗狗的病。让我觉得非常正确。 通过这次咨询,我认为要更多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不能一直只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对谁都没有帮助。 控制好自己情绪一直都是我不擅长的,我经常很感性,很喜欢向不好的方向想,所以就带来了焦虑。 咨询后,我心情好了一点。感觉可以更好处理自己的情绪,继而更好跟家人相处。虽然还是忍不住担心狗狗,但我会用更好的方式与家人一起面对目前的情况。 感谢老师的帮助。
瀛**
微信号:ydl17826978303
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