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罗永浩:我说的都对,但你可能不想听

来源:壹点灵2020-08-14 10:253171

摘要:罗永浩:我说的都对,但你可能不想听,之所以会让人难以认同,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曾经的、甚至只是曾经听过的经验和教训,毫无差别地套用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罗永浩:有句话,虽不知

  当讲不当讲,但我先讲了再说

  参加《脱口秀大会》的杨天真,收获了一个新称号:“职业规划师”。


  第一次“职业指导”,是建议选手梓浩转行。

  淘汰赛环节,梓浩“山穷水尽”,段子时长不够,表演时加上了“临别感言”。

  他说自己能力不足,晋级可能性为0。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想放弃。

  领笑员评论环节,罗永浩问:“你为什么要做脱口秀呢?你长得顺眼、阳光、讨女孩子喜欢,最好不要做脱口秀这种‘不堪’的职业。”

  脱口秀表演点评,转眼就变成了职业指导。

  杨天真也在旁附和:“只要你愿意回头,还有其他的很多可能”。

  两个领笑员,明明是在给出建议,可话里行间却像在评判:再坚持下去,你只能“一辈子都当个烂脱口秀演员”。


  第二次指导,也不遑多让。

  编剧能力一流、表演能力却只有三流的梁海源,在演出后,只获得了领笑员李诞的肯定。

  他从幕后转台前,尚未学会坦然面对舞台。

  杨天真“指导”说:“我能感受到你非常喜欢舞台,也非常渴望获得在表演上的认可。”

  可是,“相比于脱口秀演员,我觉得你更适合做一个脱口秀编剧。”


  两次“职业指导”,都像在说:“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任何意义,最好就地放弃。”

  在你努力才开了个头的时候,突然被前辈泼了一盆冷水,让你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浪费时间,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庆幸的是,梓浩和梁海源已经“长大了”。

  他们会在前辈给出“建议”时,笑着说一声“我编剧已经达到巅峰,没有办法再超越,所以我决定尝试一下表演”,插科打诨敷衍过去。

  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在被人告诉“不合适”时,都有继续坚持的勇气。

  他们或许会辗转反侧自己的选择、或许会恐惧失败就地放弃,更有甚至,再也没有坚持一件事的勇气。

  哪怕对方提前示警,“也许我讲的不一定对哦”。


  “劝告”引发的冲突

  源自经验的滥用

  冯小刚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大意是说在和朋友聊天时,聊到了被媳妇查手机的问题。

  他有感而发,“告诫”说女人千万不要查男人手机,尤其是年轻情侣、夫妻之间,不要互相查看对方的手机,感情中糊涂点,更有利于安定团结。

  一段酒后分享,引发了轩然大波。

  冯导的一段话,仿佛极品大渣男的“教科书式借口”。

  底下有评论直接说,之所以冯小刚能这么说,不过是因为徐帆老师(冯小刚妻子)的包容。

  这种处于两性中强势的一方才能说出来的话,不过是因为徐老师不敢查冯导,或者很聪明的学会了不查冯导。

  言下之意,是冯导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不过是因为他有个“委屈求全”的妻子,却自以为所有人都该如此“委曲求全”。

  无论是杨天真、罗永浩还是冯小刚的“指导”,之所以会让人难以认同,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曾经的、甚至只是曾经听过的经验和教训,毫无差别地套用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还记得曾经刷遍朋友圈的“逃离体制内”的话题吗?

  《为什么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没有一个后悔的》《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体制内是狗,体制外是狼》等等爆文的传播,仿佛代表着所有身在体制内的人心声,鼓舞着所有在安稳中的生命躁动起来。

  可是没过多久,逃离体制的热度还没有完全降下,逃离北上广又成为了话题中心。

  现象级爆文《四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等等又再一次刷新了朋友圈。

  这些席卷全网的焦虑,把某些人自己曾经、或者身边的人曾经在某个领域遭受过的失败、挫折,写成了故事与警示,无差别地转接到其他人身上。

  那些带着批判意味的建议和引导,看似都在引导着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其实本质上,是人生经验的滥用。

  他们带着“过来人”、“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以我的经验来看”、“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早晚也”、“你还不够成熟”等等等等的奉劝,其实是把那种“不这么做就一定会受挫”的失败感,进行了无差别的转移。

  质疑能力、默认不行、否认坚持,一切的一切,不是害怕对方犯错,只是一开始就在预告对方“你只会重蹈覆辙”。

  指导别人

  或许还源于对“认可”的渴望

  看过《乘风破浪的姐姐》应该都知道,伊能静因为“妈味”出了圈。


  一场比赛,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帮助同组的两个成员,可是最后,却因为不断强调自己的付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其他人的身上这两点,被全网嘲讽。

  她付出得不够多吗?

  不是的,她给王智和王丽坤逐句指导,教她们教到嗓子都哑了,尽心尽力地就像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

  但是,与此同时,她又不断标榜自己的付出、把队友贬损到一文不值,以此转嫁失败的责任,拼命博取认同和称赞。


  “我是为她们好,是她们不省心”、“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她们身上,最后失败了肯定不是我的责任”。

  一句又一句的推卸,超过了限度的“妈味”,也让伊能静的付出最终被嘲成一场闹剧。

  培根《论人生》里有一句话,说:“很多人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自己是否幸福的答案。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他们最终能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这其实讲的,是个人的自我认同出现问题,当一个人无法确认自身的价值,就可能通过指导别人,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

  只是,这样的“强求”,往往很难达成平衡。

  为了维持自己的“完美人设”,必须让人目睹自己的成功和幸福,一旦这种“完美”被打破,又必须想方设法地把责任推开,试图修复自己的价值感。

  但是,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帮助获得缺失的价值感和认同,还可能带来“骂名”。

  知道“不当讲”

  就少一点过来人的“压迫感”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曾经说过,大都市的人变得越来越善于标榜和量化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历和体验,因为其带来的准确性和确定性给人们带来安全感;与此同时,那些纯感性的、直觉的、以及个体化的冲动则被极度打压与抵制了。

  人们太依赖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不仅用作自己人生的指导,还试图引导其他人的生活。

  年纪、阅历、经验、成就、甚至财富、地位的差异,不是他们被频繁吐槽的原因,而因为这些差异而不自觉表现出的自我标榜、傲慢甚至难以忽视的优越感,才让人无法抱有好感。

  《脱口秀大会》有一期,李诞给一个选手建议说:“喜剧演员,最好不要给人压迫感太强烈,知道你很优秀,知道你很成功,知道你会外语,当然也知道你在上海生活得很好,但我每次听你演出,都有很强的压迫感。”

  这种建议,也同样适用于那些透着“爹味”、“妈味”、“油腻”的人。

  回到《脱口秀大会》被指导的那两位选手身上。

  没有得到领笑员认可的梓浩。

  除了长得帅、讨小姑娘喜欢,在脱口秀行业没有竞争力吗?

  不是的。

  上一季脱口秀大会,他和搭档昌叔,尝试了国内少有的脱口秀形式漫才。

  虽然没有走到最后,但因为独具特色,被很多人欣赏。

  继续坚持,结果犹未可知。


  表演僵硬到浪费文本的梁海源呢?

  很多人说,他只能把一个一百分的段子讲出八十甚至七十分的效果。

  但是。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第七期,他拿了当场爆梗王。

  数次失败之后,绝地反击。


  坚持不一定成功,劝人放弃却该三思而后行。

  这才是“指导”的意义。

  不为标榜自己。

  为尊重和理解。

  - THE END -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