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超300万人曾“视奸”前任:分手后最可怕的诅咒,是再也不敢爱人

来源:壹点灵2020-08-05 11:532249

摘要:“成年人的告别仪式非常简单,我没有回你最后一条信息,你也很默契地没有再发,就这样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好像从没认识过一样。”

  网易云音乐有一段评论说:

  “成年人的告别仪式非常简单,我没有回你最后一条信息,你也很默契地没有再发,就这样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好像从没认识过一样。”

  但是,在现实的感情世界里,有很多人,很难这样的结束。

  BBC曾经有一项数据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曾经和前任复合过;有一半的学生在分手后继续发生性关系;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居情侣,和五分之一的已婚夫妇,在目前的关系中都经历过分手和复合。

  分手后选择放手和离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为什么会放不下?

  1、神经生物方面,因为分手会产生戒断反应

  奇葩说曾经有一个辩题:得知前任有了新欢,有一个鸡飞狗跳钮,可以在他们的关系里制造一点麻烦,要不要按?

  蔡康永说:“这个鸡飞狗跳钮就像是一个撩拨的按钮,它在说着请不要忘了我的存在,也在提醒自己,无法忘记对方。”


  神经科学和浪漫爱情的研究者(Fisher, Brown, Aron, Strong,&Mashek, 2010)表示,“被拒绝后,你不会停止爱那个人。事实上,你可能更爱那个人。

  当我们失去一段特殊关系时,大脑会产生强烈反应,与成瘾有关的大脑区域变得活跃了,让我们产生被剥夺感,感觉孤独、缺失,好像一部分被遗漏了,甚至产生悲伤、绝望、痛苦的感觉。

  为了避免这些痛苦,我们渴望寻求解决办法,而最直接的方式往往是“寻回”前任,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比如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跟踪、监视甚至报复前任伴侣。

  这是大脑在失去一段特殊关系时的正常反应,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的主动摆脱,逐渐消退。

  2、关系偶发自尊受损

  很多人在分手后仍然对前任念念不忘,四处搜寻对方的消息,甚至想方设法修复。

  他们甚至会把受挫的关系和消极的幻想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

  这种分手后的强迫性追求,其实和一种依赖形式有关,这种依赖被称为关系偶发自尊。

  指的是处于关系中的人会通过他们的关系来定义他们的自我价值,然后,当关系结束时,他们会体验自尊受损,更容易对他们的前任伴侣产生强烈的迷恋,不愿意放手、拒绝承认分开、想方设法复合。

  3、关系里的未完成情结

  电影《春光乍泄》的结尾,男主还是去了伊瓜苏瀑布,他站在瀑布前说,“我突然想起何宝荣,我觉得好难过,我始终认为站在这儿的应该是两个人。”

  研究婚恋关系的学者瑞恩·戴利说,这是:“因为感觉导致两人的关系结束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所以总想再试一次。”

  其实,很多人在分手后,都会存在这样的想法,和对方一起的许多事情没有完成、约定没有实现、分开的误会始终没有解开,这些“未完成情结”,会把我们束缚在过去的感情中。

  4、互联网,让“切断过去”变得更困难

  研究情感的哲学教授贝里特·布罗加德表示,社交媒体让“切断过去”变得更加困难。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有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300万人说,自己有过“视奸”或者“被视奸”的经历。

  社交媒体应用,让我们更容易一遍又一遍地查看对方的状态更新、标签和位置。

  你渴望知道你的前任在哪里,他或她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所谓“视奸”,其实就是你试图满足与他/她联系的渴望,通过这种不完全放手来处理未解决情感和未满足需求的方式。

  怎么走出来?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分手后陷入“渴望复合”的循环,对于有些人来说,分手只是一段不合适关系的结束,他们在喜欢的时候用尽全力,在无法继续的时候不再假装,能够更快地从一段感情中抽离开来。

  那么,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呢?

  1、允许自己沉迷,但不要因为痛苦而做出防御举动

  我们知道,当失去一段浪漫关系或被社会排斥时,大脑会产生强烈反应。

  所以,痛苦、沉迷,都是正常的。

  不要忽视自己的痛苦,允许自己花时间哀悼。

  但是,在痛苦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焦虑、不安的状况只是大脑因为突然的变化,而处于一种需要适应新环境的状态,它需要时间调节。

  离不开、想要复合,只是因为大脑在失代偿状态中产生的痛苦、不安、恐惧需要安抚,不一定代表你的真实想法,给自己时间梳理,不要被痛苦和恐惧控制。

  就像波特曼说的一样,“如果你允许自己陷入爱河,你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你越早面对痛苦,它就会越早过去。”

  2、让对方离开你的生活

  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说,最初,每个人对分手的反应就像吸毒者戒毒一样。

  要“戒毒”,就要避免“复发”,而成瘾者的复发是由人、地方和事物触发的。

  所以,要想“戒毒成功”,就要让Ta远离你的生活。

  删除Ta的联系方式、远离能够让你反复回忆起过往美好经历的地方、把那些你曾经当成宝贝的礼物或者相册删除。

  彻底远离这个让你“成瘾”的人。

  3、不要因为分手“贬低自己”

  正如上文提到的,分手后人可能会经历关系偶发自尊受损,认为分手意味着“被拒绝”、“被最爱的人讨厌”,甚至意味着,自己不值得被爱。

  但其实,无论对方的分手理由是什么,都不代表真实的状况,他们可能是急于摆脱这段关系、可能害怕真实的理由会藕断丝连、又或是只是缺乏社交技巧。

  这些理由千奇百怪,但都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要用对方的态度衡量自己在关系中的价值,也不要因为他的理由贬低自己,把时间花费在能欣赏自己的人身上。

  4、给自己写一封信

  对于那些渴望复合的人来说,在分手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更容易记住恋情中美好的一部分。

  他们会怀念过去的美好、遗憾过去的误会、放不下那个对Ta好的人,甚至认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上别人。

  试着给自己写一封信,诚实的描述过去的美好与糟糕,写清楚离开的好处与失落,安抚只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的自己。

  主动提出分手的一方,

  也需要学会正确分手的方式

  对于提出分手的人来说,分手的挑战在于,在不贬低自己或爱过的人的情况下,彻底地、体面地结束这段关系。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1、为主动分手承担责任

  《继续前进》(Moving On)一书的作者罗素·弗里德曼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操纵对方来分手,比如责备对方做的不好、批评对方不够爱自己、找尽理由让对方主动离开,就像在恋情幸福的时候,突然对对方恶语相向,这会给对方造成一种扭曲感。”


  用这种方式分手的人,也许不是故意,但是营造出了一种对方“不值得”、“不够好”、“应该受到责备”的感觉,让对方不能相信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所感觉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真实状况,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确定性,分手后难以进入一段新的关系。

  不要用突然分手、用计谋逼迫对方分手、推卸责任的方式结束一段关系,主动为分手这件事承担责任,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不要让对方产生扭曲感,质疑自己。

  2、面对面传达你的想法

  对于有些人来说,通过微信、短信甚至是邮件的方式分手,比直接说出真相更残忍。

  但是,事实却是,面对面的分手方式,更能给到内在安慰。

  在线约会服务网站eLove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法尔宗说:“当你得不到任何解释时,你会花大量的时间试图弄清楚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也对进入下一段关系产生犹豫。”

  触摸、视线交流、互动等非语言的暗示,能让我们确信我们被爱,表明自己仍然被重视,即使关系结束了,也不代表自己“不重要”。

  3、保护对方的自尊

  有些人在分手时,喜欢说一些“笼统的话”。

  比如“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你是个好人,只是我配不上”等等。

  这种笼统的解释,其实是缺乏尊重的。

  你应该给你的伴侣一个真诚的解释。

  “我不再爱你了”这句话,是可以的,但是,真诚地表达自己不代表要指责对方。

  弗吉尼亚大学的道德哲学家约翰·波特曼说:“你有义务注意他人的自尊。”

  他和你在一起时,曾经给予过你的美好时光不是假的,不要因为你想要分手,而刻意伤害对方的感情。

  我们真正需要传达的信息是:“你不是我要找的人。”

  这并不意味着Ta有什么问题或缺陷,只是在彼此面对未来和现实的时候,有了分歧和无法走到最后的理念。

  不是对方不够好,只是这段关系不是你想要的,给出你最真实的解释,感激过去的美好,也表示遗憾无法继续这段关系。


  4、一刀两断

  “分手后也可以做朋友”、“我伤害过Ta怎么能再拒绝”,这些话,听上去是正确的的,但是,其实并不能对所有人通用。

  这或许能够缓解你提出分手的愧疚感,但是对于对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对方可能会因为你的友善而对双方符合抱有希望,甚至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想要复合,这种方式,只会阻碍对方为了继续前进所做出来的努力。

  切断与对方的联系,既然提出放手,就不要再轻易的给与希望,尤其是对那些难以在分手后走出来的人来说,一刀两断,是比藕断丝连更恰当的解决方式。


  分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ta可能代表着曾经的美好和对未来的向往在一瞬间突然消失。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那段美好和你曾经历过的感受是虚假的。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知乎题主的故事吗?

  三年后,题主又更新了自己的回答,她说,曾经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人,却没有想到还能再遇到一个能让自己全心爱着的对象,希望曾经鼓励过她的人也要继续加油,好好生活。

  希望,你也是。

  - THE END -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知名专家全部

胡晓莹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认证资质】 二级心理咨询师 壹点灵签约心理咨询师
杜敏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中级心理咨询师
杨金慧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三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