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权威发声 |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

来源: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乔志宏2020-09-02 13:452158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活环境、工作内容的快速变化给民众带来改革红利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民众的适应性挑战,带来较大范围的心理压力和失衡的心态。

       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门出台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引发了新一轮社会对民众心理健康促进的关注,不少人将这个方案看成是2016年底国家22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见”的落地工作方案,从文件内容来看,也确实可以看到“试点方案”与22部委文件有密切的关系,各项工作目标与任务均为“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见”中提到的重点内容,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对这些工作内容和目标做了具体化的表述,并提出了实施的路径。

       因此,有人将此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理解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方案”似乎并无不妥。但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社会宏观层面的社会心态问题的解决,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方面,其核心不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问题(虽然多少与此有点关系);后者则是要从病理学和医学角度解决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防止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滑入心理健康服务的思维中 (辛自强,2018)。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均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能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党的最高决策意见,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小标题下而并没有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小标题下,这说明,从党中央的精神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属于社会治理体系的范畴,而不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范畴。

       那么,隶属于社会治理体系范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体所指为何呢?迄今为止,官方并未做进一步的论述。但从其建设的目标“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有利于培育中国民众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很显然,这里要培育的是整体国民的社会心态,而不是某个个体的社会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首先应当致力于消除那些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有普遍消极影响,能够引发结构性的焦虑、抑郁和不安全感,激发较大范围的愤怒、不满和偏激情绪的因素,包括相关的政策、制度和行为。 

       我国经济、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活环境、工作内容的快速变化给民众带来改革红利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民众的适应性挑战,带来较大范围的心理压力和失衡的心态。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加干预和控制,会引发普遍性的个体心理疾病,导致较大范围人群的社会功能丧失或者出现反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面对的是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如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话,只干预已发生的问题而不解决引发问题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要干预的问题越来越多,各种极端恶性事件防不胜防。 

       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涵盖从治国到治人到治病,从预防普遍性心理问题发生到干预已发生心理问题的全过程。 

从预防普遍性心理问题发生的角度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包括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工作模式,能够:

1、制度化、系统化地调查、了解民意

2、监测社会心态变化

3、研究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

4、研究偶然事件与群体行为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改善工作方式方法

5、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治理模式,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尽可能地减少带来普遍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发生的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的中小学校应试思想严重,学校和教师拼命给学生加码增压,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高发、家长极端焦虑,这种情况下,不调整教育政策而只是增加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 

       这一点,在“试点方案”中也得到体现,如在“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中提到“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应要求各级政府建立一支工作队伍,既有社会心态的研究者,也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在制定各类政策、制度时,能够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考虑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心态变化,倡导一种尊重自我、尊重他人、理性沟通、相互理解的工作文化、工作价值观。 

       另一方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也并非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完全不同的内涵,相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心理健康不同于生理健康,它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指标,个体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问题的反应。卡伦霍妮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本质上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正常与病态的标准,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那些承受心理痛苦的个体,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构建有效的服务体系,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给予困难中的人们以帮助,改变个体的自卑、抑郁、愤怒、失能的消极状态,重建个人价值与社会联结,使他们能够重建自尊自信的人格,恢复理性平和的情绪,重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难题,这当然也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应有之义。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强调‘“预防为主”, 重视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心理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中必然蕴含着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必然有助于维护健康的整体社会心理。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关注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其对个体的干预治疗能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向。对个体心理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看到这些心理问题发生的社会因素,从而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守门员。无论宏观政策如何公平公正,官员如何清廉正直,都不能保证社会完美无缺、每一个个体都发展顺利成功,不能适应社会的少数人永远都会存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够关心这个群体的福祉,关心他们的幸福感,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这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重要基础,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关。

作者简介:乔志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教授,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