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一个课程说到了早年期间和父母的关系,由此...

一个课程说到了早年期间和父母的关系,由此想到了很多场景
场景一是真实的,一次亲戚吃饭聚会中(几年前),一位长辈G说起了一个亲戚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觉得孩子太奶奶对孩子太过溺爱,他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需要教规矩,孩子需要读书,否则像我一样,长大了只能做**(正当职业,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以及比较累又不怎么赚钱,社会地位也不高自己也不怎么接纳不想说),当时我虽然有些没面子伤自尊,可是觉得他说的没错,也就无言以对了,长辈G说他说的是实话让我别不开心。长辈X出来打圆场说职业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后面大家继续吃饭喝酒说教育
可是我这几年时不时就想起这件事情,总幻想自己在这个场景说:你们是小孩D最亲近的人,你想要小孩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要先问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幻想自己在这个场景滔滔不绝长篇大论,说得亲戚们深以为然暗自惭愧,实际上没有遇上这样的场景,我从没机会演讲过自己的理念,实际上只是幻想亲戚们和父母能对我有些理解,能够看到我的伤口,想要父母的一句“对不起”,实际上这些大概率这辈子是得不到了,只能自己对自己说一句:你辛苦了,你不容易,以后我都会陪着你,抱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父母了

阿斯兰  
魏志刚的回答
魏志刚心理咨询师

每个人都在表达各自的观念,做自己就好了!做自己也不是只为了别人认可,而是自己愿意如此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