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现在学习很成问题,总是遇到困难就像放弃,...

现在学习很成问题,总是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而且总是感觉特别孤独。一直很想谈恋爱,但是发现自己身上问题太多,而且不能真正地独立。大学三年一直在做心理咨询,还有看心理学相关的书,几乎每天都在想改变自己,这一路走来感觉自己进去了心理学与自己这个怪圈。总觉得要足够认识自己,把自己改善得有能力去爱再去谈恋爱(就像爱的艺术中说的一样),可是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此孤独,也如此害怕进入一段关系,感觉自己与他人隔绝了。童年坎坷的经历,不幸福的家庭…,这些成了我前路的障碍,我逼自己去翻了一本又一本书找答案,可是如今仍是孤独和迷途。该先找个人恋爱,还是先完善自己呢,没有情感支持孤身一人的人如何去改变?

飘飘的俊智  
徐姗姗的回答
徐姗姗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徐姗姗,很高兴在这里为你解答疑惑。
看到你的诉说,能感觉到你对自己的认识、对恋爱的态度、对自己童年不幸经历的认知、对学习的态度等问题认识不清,剪不断理还乱,你感到自身有很多问题,你觉得要先完善自己再去恋爱,但是你又感到很孤独,你觉得自己同年不幸的家庭经历是你前路的障碍,学习上总是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听上去好像自己的生活哪哪都是问题,哪里都不乐观,你的生活好像充满了灰暗,让你看不到阳光。
你好像对自己充满了不满,没有认同,没有形成稳固而清晰的自我,没有对自己充分的接纳和认同,也许这是你这一系列负面心态和问题的根源。
当然,童年不幸的家庭经历会是影响自我形成的关键因素,但是谁又能完全脱离原生家庭而成长呢?
对于你的困扰和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分析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修复原生家庭的伤。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过:“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这个道理的核心是,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长期在缺乏关爱、忽视孩子感受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会让孩子性格内向又敏感,人际关系受影响。
面对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如何修复?
第一,释放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将责任归于应该负责的人,那就是父母。
第二,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在不幸家庭中成长的子女长大以后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有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处理愤怒情绪:
一是要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不要再一直压抑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的所有愤怒,认可自己的所有愤怒。
二是增加运动锻炼。将愤怒情绪转化为运动,来帮助自己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
三是不要让愤怒加深我们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要懂得感恩,所以一旦生父母的气我们潜意识就会产生愧疚。但是,你不要因为生父母的气,而认为自己变得卑劣,要释放因怒火而对父母产生的愧疚感。
四是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你的愤怒可以帮你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身上的不足,激发自己对克服困难和完善自己的动力。
第三,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对自己负责。
我们鼓励将责任归咎于父母,并不是让我们把责任全部踢开,将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责任免除,也并不意味着同时免除了成年的自己的全部责任。
作为成年的自己,我们要面对童年创伤的事实,勇敢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面对并消除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并重新获得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力和自信。
第四,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小孩,每个人的内在小孩多多少少都受过伤,成年后,我们要学着给他足够的支持、关注和爱,就像我们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的样子。
心理学家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学会健康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让他来引领我们治愈。
告诉自己,现在的你也许很委屈很压抑很无助,但是你将会通过努力越来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不管自己什么样子,不管曾经的你经历了什么,亲情都是天然的联结,也许你们都曾受到过内心的伤害,但是请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父母,将来的你们一定会走出伤害,接纳自己,接纳对方,因为请坚信你们始终深爱着对方,只是因为长期缺乏沟通,疏于爱的表达。
2、建立稳固的自我,提升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
要建立自我,首先我们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点,我有什么缺点,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擅长做什么事情,我喜欢什么事情,我不喜欢什么事情,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艾菲的理想中有段话曾说:稳固的自我,也就是“内聚性自我”。
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有这样一句描绘: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有一个内聚性自我稳稳地在那里。
武志红老师有一个说法是,在内聚性自我形成前,一个人就像是环境的响应器,对别人的评价超级在意,他也会努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环境认同的最好。
所以,当一个人形成了内聚性自我后,可以经受住外界变化带来的惊涛骇浪般地拍打,虽然仍会对环境敏感,环境的变化也会激发你的情绪反应,但却始终无法动摇你的根基。
你始终稳稳地站在那里。
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
缺乏自我认同的人内心自我效能感低,经常对自己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因而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学习生活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
日常生活中要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当完成一些还不错的任务和事情时,及时给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励,每个人都有被欣赏、被肯定的心理需要,当我们从环境中感受不到这种需要的满足时,更加要自己给自己关注和肯定。
多肯定自己的优点和好的行为,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提高对自我的认同感及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3、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为自己梳理明确的时间规划。
心理学中,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活动中能够完全地投入并精益求精,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缺乏自我认同的人成就动机低,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提升自我认同感,可以从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出发,通过给自己梳理制定明确的时间规划,包含自己的学习时间、同伴交往等。
制定之后严格按照自己的时间规划来学习和生活。
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在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中,获得满足感,帮助自己专心投入其中,并增强自己战胜目前困境的勇气和底气。
4、让恋爱成为排除杂念之后自然而然地选择。
当你不断建立稳固的自我,内心接纳自己认同自己之后,是否恋爱、喜欢谁、和谁恋爱等问题,将变成你内心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不是让你充满纠结徘徊不定的干扰。
你说现在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是因为你考虑的因素太多,这些年你接触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和心理咨询,这没有让你内心更加明晰,反而让你内心更加纷乱无章。
排除所有杂念之后,你会看到自己的心,你会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你会看到真实的自己,也会知道自己该怎么走。
不去恋爱就会感觉特别孤独,是因为内心空虚不知所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不知道是因为干扰太多、杂念太多,孤独是因为没有真正找到自我。
希望你能够和原生家庭和解,和自己和解,建立稳固的自我,强大自我的力量,用自我来指引自己的行动,用行动来打消自己的顾虑。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