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母亲的教导:一无是处才是对的

匿名  

小的时候,我每次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表现自己时,我妈都要给我使眼色,让我闭嘴或者老实点。
导致我现在在外面做事业,版图一大了,潜意识中就会觉得要失去才可以,或者要一无是处才是对的,这个怎么破?

回答
最佳答案
程雅楠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师程雅楠。很开心能够在这里回复一些你的问题。

我能感觉到你此时的困惑,想把事业的版图做的更大一些,可是每到要扩大版图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声音冒出来:要安分守己,要一无是处。而且你已经清晰的看到这与妈妈小时候的教育有关系。

我觉得你很了不起,有很深的觉察力,能够看到自己行为模式的源头,虽然目前仍有困惑,但我相信只要你不断的去探索,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我想知道,当你发现你的事业受限是因为妈妈小时候的教育的时候,你对妈妈的感觉和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看见即疗愈。你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模式,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在家庭疗愈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子女会无条件的忠诚于父母,不管父母是对是错,即使成年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模式,我们依然会被他们影响,这是因为孩子需要通过对父母的忠诚来获得归属感。好在你看到了自己的模式。

想要破解这个模式,首先你要尊重理解你的父母,也许他们的教育方式并不正确,可对于他们来说那已经是他们当时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了,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成长环境,也有属于他们的限制。这一点你能够接受吗?
其次,你要允许自己跟他们不一样,并且知道这并不等于“背叛”,你可以活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你可以当面跟父母沟通一下说:妈妈,我想要做一个出人头地的人,我想要做一个光彩照人的人,希望你能支持我,你的支持和鼓励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可以想象父母就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完成上面的对话。

感谢你对壹点灵平台的信任,也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

28个回答
魏来心理咨询师

老一辈可能觉得要中庸比较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你能够结合自己之前的经历思考总结,有很好的自醒能力。
如有需要可以预约我的咨询,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好。

令人瞩目的欣炅普通用户

她不是中庸,而是单纯的狭隘的控制

令人瞩目的欣炅普通用户

嗯,这话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刘小铭心理咨询师

我们确实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也可以活出自己,在于你怎么活怎么设置自己的内在程序,私信我,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陈纪越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陈纪越,很高兴能回复你的问题。
当你事业做大,总得一个声音,要先去才可以,或一无是处才是对的,
你很清楚地知道,这个病毒性信念来自妈妈 ,你的觉察力很强。
先感谢这个病毒性信念,小时候不够强大的时候,这个信念保护了你。现在你长大了,可以用它“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来替代它。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若有疑问,可以私信。

令人瞩目的欣炅普通用户

小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它保护了我,一直活的很压抑

令人瞩目的欣炅普通用户

所以,我必须要从内心中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局限,然后允许自己不一样,是吗

林雪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平台的心理服务者林雪,很高兴回复您的问题。看到你描述说,受到小时候妈妈教育的影响,导致您现在在外面干事业,一旦想发展扩大时,潜意识里就会想放弃,就会觉得一无是处才是对的,母亲这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您,也阻碍着您,让您心里很是苦恼。能感受到您的困惑,您是一位自我觉察力很强的人,形成这样的结果,和你一路走来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那时我们无法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您能觉察到这些问题,证明您现在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了那时的自己,您可以思考一下:
1.您对父母对你儿时的这些教育方式是怎么看的呢?想起那些,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比如感激?无奈?怨恨?等。
2.当您的母亲教育您一无是处才是对的时候,小时候的您是不是也是不认同的?压抑的?内心里一直在抗争的?所以即便受到小时候教育的影响,您还是有了现在的成绩,您是不是一直在克服、抗拒母亲的这种思想,证明他的教导是错误的呢?
3.您现在是一个成年人,真正的去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无论父母对你的评价是怎样的,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都不要刻意的去在意它。
谢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令人瞩目的欣炅普通用户

你的心境非常不平静,且本身也是有一定控制欲的人。这条留言谢了,但我不接受,谢谢

吴秀芳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平台服务者吴秀芳,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
小时候妈妈是不是教育你“无才便是德”!妈妈的思想观念可能是比较保守和谦虚,不能太高调,太张扬!
你也意识到了妈妈对你的影响,那需要纠正你的认知,改变你的情绪和行为!

李肖飞心理咨询师

那是她的经验,她过去经历的总结。
对于,那时那刻的她可能是对的。
对于我们,不一定如此。辩证去看问题,才能活出自己。警惕全部否认,也不是全部接受。全否认和全接受都可能导致,我们纠结,矛盾。
具体操作来说,最好的办法,每次都思考,一遍,然后决定如何去做。把单一不想怎么样,变成我看看具体情感,我看自己感受,我想怎么样。适当拉长决策时间,体会自己。经过多次这样的探索,如果比较顺利的话,就走出来啦。如果不顺利,可能会再次被说,说什么,不听话啊,吃亏了吧,也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是探索自己,必然之路。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对,同样父母也是如此,她们的话也是如此。

蓝天骄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零心理服务者蓝天骄,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感谢你,能敞开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感想真实地表达出来。


看到你的描述,从小就生长在妈妈的掌控当中。
你觉得好的,例如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表现自己的长处,但妈妈却觉得你“不老实”。
这种控制对你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成年后,在做自己的事业时,每每有所起色时,你会下意识的否定它,觉得成功是不应该的。


短短的两行字,我看到了你的厌烦与厌恶。
我也感受到了你想要突破这种捆绑着你的消极感受的焦急。
是这样的吗?


人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本能的逃离对自己不利的对待,最典型的一类就是逃离控制。
所以这一路以来,你都在用力地保护自己。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是#价值条件化#。
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的评价基础上。
小的时候,你需要依赖妈妈才能生存。
你需要得到妈妈的照顾与关怀,首先你要让妈妈喜欢你,做她喜悦的事。你必须得满足妈妈,得到她的积极评价。这样你才能得到妈妈的照顾与给与。
妈妈有她认为好、对的标准。你的行为要符合她的标准。

但问题是,她认为对的行为,你做起来并不开心。
她的标准与你的感受、体验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为了满足妈妈、讨她喜欢,你会忽视或者扭曲自己的体验,去做她觉得好的事。
这其实就是有条件的爱。
渐渐地,你将妈妈的价值条件内化,你潜意识地认为,妈妈的价值观念才是对的。


幼年时期,你与妈妈之间的互动模式,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由于#价值条件#的作用,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你心里逐渐内化。
以至于在你成长过程中以及成人之后,与他人相处的时候,都会带着这一个互动模式。
你极力地想要挣脱被控制的地位,所以可能你会极力地去掌控、主导事态的发展,甚至掌控别人。
似乎你逐渐成长成为自己最厌恶痛恨的、掌控的、母亲的样子。
对于自己现在的行为方式,也许你会疑惑不解、无法自控,甚至有时候会讨厌这样的自己。


你对自己清醒地觉察,就是你突破困境的重要第一步。
想要突破困境,需要重建两个关系:
1.你价值条件化之后的#自我概念#,也就是内化了的妈妈的价值观念;
2.你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这两个关系在你心里一直是冲突矛盾的,所以你会感受到强烈的厌烦。

你可以尝试多去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标准,去判断你对人、事、物的看法,并且采取行动。


壹点零是一个可以倾诉真心的地方,会持续的温暖你,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应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持之以恒的曦语普通用户

这个太有感受了,突然想到我也是这样,为了逃离母亲的掌控欲,大学选了所有省外能选的学校,男朋友也找了省外,最后嫁到离父母2000多公里的地方。。。。。。可是无奈的是这种只能让我自己去逃避,每次联系母亲,意见不合的争吵一直在发生,永远都逃离不了她的掌控,因为她自己意识不到她的问题,反而永远是我自己在做出改变,改变不了她,就只能改变自己,真的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劝人都会劝,可是真的自己发生这样的事的时候,又怎么能非常理性的去处理

陈湘玉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陈湘玉,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小的时候,每次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者表现自己时,妈妈都要使眼色,让你闭嘴老实点儿。听起来,妈妈的做法会让你感觉到如果自己表现得好会带来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非常能理解,面对这样选择的困难,让你觉得不安。也对未来感到迷茫,其实在这种时候,很多人也是一样的迷茫和焦虑,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可以感觉到你的自责的情绪,可以在这里想象一下,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担心失去或者是一无是处的这种感受呢?

能理解到你的难处。一方面,情感上你希望能够做展示自我、在外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可另一方面,妈妈的做法又让你心存芥蒂。其实不必下结论,建议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表现自己或者是不敢展示自己,你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之后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其实,我们人人都有自卑的时候。对每个人来说,是被自卑感打败、一辈子活得抬不起头,还是借着那些让我们自卑的事情,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取决于那些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我们对事件的看法称作“主观知觉”,意思是,人对过去事件的解释,是对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主观认知。而这种对过去事件的诠释,又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现在。
一个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他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真正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解释。”
尝试做下面的思考:
1、自己担心的糟糕或担心失去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2、过往经历里自己有担心无效的时候吗?它是怎样的呢?
3、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人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杜娟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咨询师杜娟,很高兴有缘分在这里遇到你。

看起来小时候的你就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能够无惧、无畏,有想要发挥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意愿,说明对自己足够的信任并且有创造的能力。妈妈使眼色,看起来妈妈是看到了你的跃跃欲试,看到了你的主动性和能力,似乎没有进行鼓励,做了一个压制的选择,我在猜想,这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妈妈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被外界压制过吗?是因为妈妈看到了危险?是因为妈妈的控制欲?是因为妈妈的展现欲望更强烈?是因为有潜在的对于年轻和能力的极度和羡慕等等。

看起来妈妈的作用频繁而有力,对你的早年印刻了压制的影响,以至于到成年,依然惯性的被这种潜意识所牵制。对此你有很好的觉察,感觉到对事业的影响,似乎有一个声音会出现,不能成功,即使成功也要退回去。多么可怕的诅咒。

我想到的一些建议是:找到可以重新印刻的人,也许是一个坚信成功并且能够坦然接受硕果的人,在和他/她接触过程中,看到、体会、感觉那种坦然的感觉,并慢慢修正自己的认知或是潜意识。这在动力学理论中被称为不一样的客体。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有深入探讨可以私信我。

张宗芳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张宗芳,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你谈到你小的时候,每次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者表现自己时,妈妈都要使眼色,让你闭嘴老实点儿。看到这点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小时候,你可能也是60、70年代的同龄人,那时候的父母都有种好的不能外露,不能太张扬的心理。像钱财不露白一样,觉得你表现得太好容易遭人嫉妒或者受到伤害,是一种笨拙的保护方式。我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的,考试好了嘚瑟一下就要挨批,说骄傲自满了,不像现在的孩子得到父母不停的赞扬和鼓励。而且还要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才觉得是对孩子好。你的经历是否充满纠结和无奈,虽然你现在做的很好,但你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给你带来了困扰。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理论每个人都有几个点是一时半会难以克服的,这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加以改变,我们壹点零专业团队有专门针对这方面的办法,如果你需要可以私聊。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你带来帮助!

廖翠青心理咨询师

你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了,那以后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反着来!
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对错,只是标准不同而已!

白露露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您叙述的因为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导致自己现在在工作中出现的这种情况,首先理解到你现在工作中出现这种的心情,你也是意识到自己我们其实每个人长大后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些是和我们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关系的,我们是一样,父母那一代人也是一样,不乏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也无形中把他们小时候收到的那种教育方式带给我们,这里我们去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了解父母小时候的一个成长经历,就明白父母为什么那样做,当我们小时候去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表现自己时,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呢?这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哪一种方式会更有利于你现在的一个发展,自己可以试想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车媛媛心理咨询师

您好,从小到大,母亲教导您过分地老实本分,导致您潜意识里总会存在一种危机意识,即得到总和失去相对应,得到了某些东西,对应地就必然要失去某些东西。
母亲的教导会在您的思维中形成一种惯性地思维方式,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思维方式是否正确,而是我看到,在这种思维方式之外,您有一种风险意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事业做大做强必不可少的。母亲的教导无疑在您的为人处世中起到了很大的警醒作用,但我们可以理性地分析一下,这种思维方式,它真的是每次都会发挥作用吗?比如,您可以试想一下,有没有哪次您做某件事一直顺风顺水?或者说即便后面出现问题,如果前期提前预防,其实也是可以规避的?如果有的话,“一无是处才是对的”这种思维方式便不尽然都是正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做事业,除了您需要有前瞻性眼光之外,相信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所走的路,那怎么能有动力一直为之努力呢?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马亚苹心理咨询师

看了你的描述说,受到小时候妈妈教育的影响,导致您现在在外面干事业,一旦想发展扩大时,潜意识里就会想放弃,就会觉得一无是处才是对的。如果要探讨这个话题,我给你举个例子,婴儿时期,如果我们饿了渴了或者害怕了,那只有在别人----母亲或者父亲注意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才会有的吃,有的喝才会得到安慰是吧。所以在成年之后,现实的那些需要我们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但对被注意的需求却潜入了内心深处,依然还会支配我们的欲望和言行。妈妈童年时期对你产生的印痕已经在你的潜意识里,当你觉得成功的时候会觉得对觉得背判了父母,你会有罪恶感产生,因为我们对父母是无比的忠诚。

刘庆盼心理咨询师

我们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通常是将对自己的评判主动权和评判标准赋予了他人,这往往与早年的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从小我们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完成初步的自我认知。
假如早年的我们很少被肯定被认可,相反却经常收到负面反馈,长此以往,我们会慢慢习惯于根据外界的态度来定义对自己的认知,当身边人给予否定时,似乎就无法形成有力的自我。

老师建议你,好好爱自己,比如,试着去找到一件自己特别热爱的事去学习和钻研,来慢慢减弱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试着与友善温暖的人建立连结,带着一份坚持和耐心,来抚平伤痛,疗愈自己受伤的内心。

刘苑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描述,小的时候;妈妈看到你表现自己或是在外面发挥能力的时候,就会叫你低调点,让你在长大后,有自己的事业时,潜意识中还是会受妈妈的影响,要失去才可以,或者要一无是处才是对的,看到你无奈,想挣脱这种束缚。想要表现的时候,想发挥。又没有办法能够全力的发挥出来,感觉很没劲吧,刚开始是默默承受,一直这样重复不可以表现自己,慢慢就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当中。到后来好像不能全力以赴才是正常的。
我们回想一下,发生什么事情了?让你觉得要失去了才可以,那时候你是怎么面对这件事的呢?
首先你已经意识到了,在事业也被潜意识所影响,很想改变,但却无能为力,因为小的时候,我们还小,我们得听妈妈的话,或是只有这样做,母亲才会注意到你,让我们有得到我们要的东西。现在成人了,当你想把事业做大一点,成功的时候会觉得背叛了母亲,你会有内疚感,同时也有负罪感,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的背叛。
比如你此刻突然焦虑,然后你仔细觉察了。
这个时候觉察出念头就好,也是战胜它的第一步。
自由悬浮,不抗拒不跟随。

如果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每个人均蕴藏着一些必须寻找出路的心理能量,它们遇到矛盾时就会导致病理症状。
那么症状本身是能量阻塞,就要学会去疏导它而非阻止它,那么产生念头你觉察之后就要学会第二步”允许它“,让症状自然流动。
那么我们来做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也就是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无论念头多么恐怖、多么奇怪、多么难受都不要管它,让它自生自灭,不抗拒也不跟随。
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精神交互作用,也就是我们有个心理现象,越抗拒某种情绪越难受,越强烈。
为所当为

以上我们都做好了,最后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学会“为所当为”。
这也是森田疗法里很重要的一步,只有我们去通过做事情才能达到顺其自然接纳念头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为所当为意指带着症状做自己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这里面也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比如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想去结交更多的朋友,想读一个好大学,这些都是生的欲望的表现。按照的欲望自然去行动,按照自己的本心、本性自然地去生活,这个就是做自己想做的。
第二,是应该做的。随着个体的成长成熟,社会会赋予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个体也应该很好地去履行它们。
当你通过这三步之后还要学会等待,因为强迫念头有个过程,有句话叫尽人事听天命。就把它当作跟你开玩笑,你不要搭理它。它自己觉得没意思就会离开。
感谢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相莉萍心理咨询师

你好。
看你的描述,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教育你,不要表现自己,导致现在事业做大时会不安。你感到焦虑,疑惑。
我很理解你的这种感受,你的觉察力还是很强大的,这种感觉也是准确的。
你的感受跟母亲沟通过吗?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安的来源,那就不是潜意识中的了,而是进入了意识。那么这个自动化的想法就不会再控制你。小时候,你要顺从妈妈的要求,才是安全的,妈妈才会继续保护你的生活。现在你是成年人了,有了自己的价值观,知道事业做大是好事,你不再需要顺从妈妈的要求以求得保护,反而你现在可以用你的力量来保护妈妈了。
你可以试着思考一下,如果按照自己想法扩大版图,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林敏心理咨询师

从你的反馈中,可以感受到,你对自己当下的一些想法的觉知和抗拒,一方面“一无是处才是对的”这让你烦恼,这也让你陷入到一种想要改变想法的焦虑中。

我们童年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现在的性格和为人,每个人在认知到这一点后,也会努力想要试着去改变,这都是每个人正常的渴望。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你现在有着良好觉察和反思能力,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并反思其由来。并且,你也有着一定的事业积累和成就,这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你的能力和努力。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现在的情绪是受到当前想法“一无是处才是对的”,“我一定要对抗和改正这个想法”的影响。

针对第一个想法,你可以问下自己,支持自己一无是处的证据有哪些,反驳这个想法又有哪些?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试着用更加客观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想法,进而减少其带来的情绪影响。

针对第二个这个想法,我们可以试着问下自己,这个想法会造成什么危害和影响呢?

我们可以试着去面对这个想法,认识到想法只是想法。我们试着去改变和对抗这些想法,这个才是诱发了我们的焦虑和痛苦。

宗凡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小的时候,你每次在外面发挥能力或表现自己时,妈妈都要给你使眼色,让你闭嘴或者老实点。妈妈的教育让你不要表现自己,也许妈妈的想法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觉得你表现的太好容易遭人嫉妒或者受到伤害,是一种笨拙的保护方式。

妈妈对于你小时候的教育,导致你现在在外面做事业,版图一大了,潜意识中就会觉得要失去才可以,或者要一无是处才是对的,我能感觉到你困惑,对于现在的这种状况不知道怎么办了是吗?

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脑子里有一些破坏性的信念,这些破坏性的信念,又称为“病毒性信念”。 你的觉察力很强,你很清楚地知道,这个病毒性信念来自妈妈 。

如何才能改变信念?你可以问下面这四句话: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