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为什么热心助人无界限感,是身份使然还是培...

帮助别人时候,曾经是讨好,现在不求回报的帮助,怕对方有不好的结果,因为有了家庭教育经验,也是无私奉献,但有时候对方未必领情.看到就要说,不想看对方的笑话.为什么这种界限感建立不好,有时候是说教了,来源于我妈妈教师培养方式?还是自己是教师身份?传道授业解惑?说教式的培养习惯吗?察觉到别人春风拂面,而且界限感分明..我的原因是什么那?情商?

铭记不忘的向松  
吴燕的回答
吴燕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吴燕,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看了您的动态,您有一个困惑,热心助人无界限感是什么原因,是自己教师身份,还是妈妈教师培养方式,还是情商。和别人界限分明的对比,助人后的未必领情,对您的心情以及与人的交往带来了一定影响。

那我们一 一分析。
①如果是妈妈教师培养方式的影响,那么您和妈妈是界限不清的,打个比方,妈妈喜欢吃苹果,并告诉你苹果的味道酸酸甜甜十分可口,并建议你甚至要求你甚至强制你也吃苹果,如果您没有对苹果味道的感受力,不知道苹果是什么味道,也不知道要不要吃,甚至不喜欢吃,但是又不敢不吃,或者觉得妈妈说的就是对的,妈妈说的就一定要执行,这样的话就是界限不清。妈妈的培养方式,对人会有一定影响,同时这个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对子女来说接受影响程度大小以及对影响的承受力大小是因人而异的。
②自己教师身份的影响。那么您可以看看在自己从事教师工作之前,有没有界限不清的时候。
③情商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情商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了解原因,对于自我的探索和了解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找原因是想要找到自己的“缺点”,习惯关注不好的一面,或者了解原因把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归责于自己以外的人,这样会让自己暂时轻松一些,同时也失去了改变的动力。看的出来您对原因的重视,那么您想要了解原因的初衷是什么呢?

再继续分析,“不求回报的帮助","无私奉献”,这是可贵的品质。如果完全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那么对方是否领情,内心都会有满足的。如果生活中过于追求“奉献”与“帮助”,想要别人领情,是否说明自己想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同时也是内心价值感不高的表现。如果别人不领情且无视甚至排斥,那么“帮助”与“奉献”是自己认为的还是别人也这样认为?为什么会担心别人有不好的结果,文字有限,如果想要了解也可以私聊我。

感谢您的信任,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自我,建立边界感,欢迎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