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事随笔

他提分手我就想死怎么办啊,

风驰电骋 的松树  
田晓雪的回答
田晓雪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田晓雪,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

看到您说被分手了有一种想死的冲动,看得出来这是您一时情绪上来冒出的不理智想法,并非真的轻视生命。很理解您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这种感觉,也看得出男朋友对你的重要程度,能够感受到你很爱他,失去他就像失去生命一样难以接受,撕心裂肺。但同时你也很想摆脱“一分手就想死”的状态,是这样吗?

有一句话说:“看到即是疗愈”。我想如果你知道自己是出于哪些原因产生这样的冲动情绪,你也就走上了疗愈的道路上来了。那么“一分手就想死”的心理背后有哪些种可能呢?同时相信你也会找到答案!
一、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于对方。
网络上有人说,“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像是把所有的生命都给了ta,完全没有了自我。那种感觉很奇妙。忽然有一天,ta把那一份奇妙给打散了,那么就会想到拥有生命好像也没有了生命意义,所以就有了所谓的‘生不如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常常会听到某些歌词里所传唱的“我不能没有你”。在这段恋爱关系中,直接把自己的生命和生命的意义等同于拥有对方。一旦失去了对方,就相当于失去了生命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一般,从而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二、太过于依赖于对方,忽略了自己也是一个个体。
恋爱关系作为常见的社交关系一种,就和其他社交关系比如亲子、同事等一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方而生活或2018" target="_blank">生存。但是,一旦在情感过程中,太过于依赖对方,而忽略了甚至压根儿没有想过其实自己和每个人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在面对分离的时候,就会觉得失去了对方就像是失去了自己可以依赖的世界,产生一种世界不完整观。这时候,若是过于专注于这种因为某人离去而导致的世界缺失不完整感,就会因此感到难以言状的伤痛,想要离开这种不完整的世界。
三、一时半会儿离不开习惯了的习惯。
研究表明人们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平均66天。可见,一个习惯的养成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地那般漫长。而在长达1年、2年、3年甚至10年的伴侣关系中,若是要去卸下这彼此之间的组成的各种习惯关系,就相当于要一个长期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让他停止这个习惯而改成使用左手生活,那种一时半会儿的不舒服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重新去接受和培养新习惯的想法,而是一心沉浸于往期拥有对方的习惯之中,这种习惯改变的落差感和不舒适感可能会让人想要通过轻生来离开这种现象。
四、对死亡的看法,将死亡等同于解决方法。
网络上有人说,“因为人本身总是会死,而死其实是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的,就像是明天和意外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基于知道死亡它是一种必然会来的情况,所以有些人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死亡”这个想法,认为死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只要死了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五、自以为到达了绝望的边缘。
一般特别专情的人,在失去了自己非常看重的一段关系之后,认为自己最喜欢的人竟然都离开了自己,从而对自己产生了许多质疑、不满,甚至很多时候到达一种近似绝望崩溃的状态。那么,到达这种地步之时的自己,则可能一直过于关注于眼前的情感挫折之上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导致连精神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觉得自己失去了活着的希望。绝望时候的他们,很多时候看到的世界都是灰色的,而且常常会认为是一种旁观者一定无法感同身受的痛苦。
六、生活过得不充实,拥有过多闲适时间去胡思乱想
不排除如果一个人难以走出一段情感挫折,是因为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去纠结这些情感挫折的情况。但是一旦,当这些情感受挫者能够为一些事情所忙碌,比如工作、学业、社交活动,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充实的有意义的地方之上,那么渐渐地就不会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去思来想去那些“一分手就想死”的感受。这也是为何许多的安慰者会采取类似这样的激励话语:“有这闲工夫为一段情感关系感到挫折,还不如花心思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呢”。
七、童年有过分离创伤的人,无法以健康的心态接受分离。
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分离创伤】指的是被迫经历过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比如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童年时期独自一人被工作繁忙的父母扔在家里;被迫与父母分离,被隔代抚养;父母离婚,没有很好地处理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分离;被父母之中有一方甚至双方使用“不乖我就不要你了”、“不乖就死给你看”等类似语言吓唬过的孩子。
有着这些痛苦经历的孩子,可能意识层面无法清楚记得具体的情况,但是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却都能清晰记得,他们潜意识里的创伤感依旧存在。那些因为童年分离而发生的痛苦感受(比如恐惧、疑问、愤怒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机会进行表达,却让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过早地承受了心理和生理上不可承受之重,这种过大的负担会让他们试图压抑、否定和尝试遗忘那些感觉,并且会用理智去控制那些情绪,避免感受那些感觉。
不幸的是,这些痛苦的感觉并不会真正地消失,只是被压抑得愈来愈深,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爆发出来。而偏偏爆发的时机,常常都是孩子们在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中。
延伸到两性关系中,这些孩子一旦在恋爱关系中被分手,就会表现得非常过激和偏激。通常,他们会表现地非常粘人,在一些事件发生后会要求对方必须给出合理的理由进行解析。一旦对方给出了理由,他们又会使用理智分析这个理由的不恰当性,甚至陷入没完没了的追问对方和对方不得不陷入没完没了的解析和回答。最后,想必会让对方避之唯恐不及。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时候在各种追问、不甘心分离的,并不是眼前这个成年人,而是一个童年被“抛弃”时对分离原因充满疑问的孩子。而更加严重的是,有着深层分离创伤的人,会选择“以死相逼”:“如果你要离开我,我就死给你看!”这些话,要么吓坏了对方,要么就真的自己选择轻生了,这是常有的事儿。
甚至,还会可能出现反过来的行为:“如果你敢离开我,我就毁掉你!”
八、因为分离创伤这类心理创伤而导致的人格障碍
这是由分离创伤引发的,就和感冒发烧一样,是病,得治。如果不去治不去理,或许就会因为过分害怕分离,而最终无法建立起健康的关系。甚至,越害怕分离,潜意识里就会创造出越多的分离。
心理学里,有一个法则叫做【吸引力法则】,恰恰就表明了这种情况。当一个人越害怕一件事情的发生,那么潜意识就会越容易去制造机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而这个过程也会自己忍不住总去验证。一旦真的往自己害怕的方向去发展,自己就会认为就是如此的,就跟自己想的是一样的,却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潜意识里一直在制造机会导致这件事情真正的发生。所以,一个人身体长大,并不难;但是一个人的心理长大,却不容易。

而你是哪一种呢?希望你不要逼自己,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人总是应该往前看的。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就算回来了,也不再是当年的风景当初的心情。所以,不必为一段挫折的情感关系过于执着。而且,人总是很奇妙的。当你非常用心地爱过一个人却又不得不与对方分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色彩,甚至就会在这个时候产生想要结束生命的想法。但是,当你顽强地挺过来了之后,你又会发现其实当初那种所谓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原来只不过是一个美好而虚幻的梦境罢了。
凡事都别去计较太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学会放下包袱,放松心情,开开心心地过好现在的每一份每一秒,充实快乐地过来现在的每一天。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碰到更美的风景,更好的爱人。而在这个之前,你需要振作精神迎接全新的每一天。既然人生路上和某些人最终无缘,那么总会有那么一个有缘人陪你一起走过人生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信任,祝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