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不喜欢自己的性格怎么改变

父母都是内向悲观型,受遗传影响,自己比较抑郁质。在家里会比较放的开,大大咧咧,但是在室友同学面前我会特别拘谨有礼貌很难打开自己。不喜欢这样的性格应该怎么改变呢?

慈爱的蔬菜  
田晓雪的回答
田晓雪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田晓雪,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

看到您说很不喜欢自己的性格,你觉得自己抑郁质,尤其是在和室友的相处中会感受自己不能打开内心,真正融入进去。能够感受到你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你希望自己是个外向的性格,有很多知心的朋友。说到这我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幅画面。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的自己的性格,多是因为受到过周围人的消极反馈,而这些反馈却又消除了一部分的天性。”不知道你说的不喜欢自己的性格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如果是像这句话说的这样,那么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的想法可能是不真实的哦。

一、关于为什么不喜欢某种性格
其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身真正的价值感。我们没有真正的做到----喜欢我们自己。
1.我们不愿面对和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总是希望我们是一个我们理想中的人,一个好人,上进的,有能力的,有责任感的,守信用的,善良的。我们不断的这样要求着自己,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这样也容易拒绝最真实的自己。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要通过不停的前进和成长,才能逐渐变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而这段过程中,我们所展现出的缺点,不好的地方,正是我们能够去成长的地方。
很多人拒绝接受自己的不美好,殊不知却也阻断了自己真正成长的脚步。要知道,只有先放下,才能去追求,而要放下,只有先“拿到”--即是先去接受。
2.我们总是用别人的标准要求着自己。
生活在这个集体中,我们被各种高标准高要求所包围着,为了得到外界和别人的认可,我们一次次的挑战自己,要求自己,却也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立个体,只有先认清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成长最合适的道路。
试着寻找本然的自己,去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再勉强自己试着寻找本然的自己,去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再勉强自己去做那些不擅长的事,你会开始发现你真正擅长的事情。
3.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是那么美好。
你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又怎么可能到哪里都备受欢迎?这些只是目标,而不是你现在就必须去做到的事情,前提是,你允许自己失误,并能够从失误中对自己负责,找到自己欠缺的突破口。而不是只是在出现错误之后,一味的自责。你并不是生下来就那么完美的啊。

二、关于改变性格
如果看了上面这一段你仍然想要用改变自己代替接受自己,那么你觉得“人的性格在多大程度上是稳定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可变的?”有时候,我们喜欢给自己的性格贴标签。一旦贴上标签了,就好像得到了心理学专业认证盖章了一样,有了安全感和认同感。

我们如何胜任外向者的角色呢?特里尔教授提出一个关于改变的【自由特质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既有“固定特质”,也有能供自由发挥的“自由特质”。“自由特质”能够被我们灵活地运用,去发挥自身优势,扮演和“固定特质”相悖的角色,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内向的销售,你对赚钱和成功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你仍然会逼自己去努力与客户打交道。你的动机越强烈,这种自由特质就越能被发挥。

虽然自由特质能够让我们扮演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你仍然无法通过扮演,成为另一个人。自由特质再发挥,也无法完全掩盖人固有的特质。
但其实,自由特质不是让你成为另一个人,而是让你通过在某些时刻扮演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换取在其它时间做自己的权力。你越是想在某些场合扮演好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你越需要在其它场合做回真正的自己。
1、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时,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的自我监控状态。大脑需要刻意注意每个刺激,思索每个反应。这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能量,容易让人疲惫。另一方面,你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一个关于自己内向还是外向的自我认同。当我们努力想变得外向时,我们是在否定这种自我认同。这对自尊是一种伤害,很容易产生一种“背叛自己”的感觉,让人沮丧。
2、扮演外向是为了允许自己内向,允许自己内向也可以变得更好。内向的人需要一个“恢复壁龛”,这个“恢复壁龛”就像是人的能量充电器。当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冲锋陷阵之后,你需要回到这个“恢复壁龛”,独处静默散步养花,远离喧嚣,找回自己,让消耗的能量得到恢复。你不能试图变成另一个人。要超越自己,你必须同时保持自己的本色,认同自己。只有认同自己,你才会有更高的自尊,而高自尊是改变的基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感谢你的信任,祝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