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如果只回答结论的话,那就是“共同体感觉”。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以自我为中心”,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自私任性的人。还必须再加上一种类型。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不是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只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这种期待并不会每次都能被满足,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因此,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慨,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或者“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类的想法。


世界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去获得。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卜彬【塔莎读书】  
李娟的回答
李娟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李娟。感谢您的分享。刚好最近看了这本书,有的地方不太懂也不敢认同,恰恰您说的这些是我有感触和认同的部分,缘分,又重新体会了一次。如果有想要讨论和交流的部分,随时欢迎您私聊或者拨打我的倾诉电话。☘️☘️祝愿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