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孩子几个同学家庭周末聚会了,没有叫我们。...

一直对被排挤很敏感。我之前在单位被几个女人排挤。很懊恼。如果同事下班出去吃饭聚会不叫我我就很不安,很忐忑,所以害怕儿子也是被别人排挤。我想让儿子打听一下具体是谁的家长召集的聚会。都有谁参加了。孩子觉得无所谓。我就很有情绪。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之前孩子和一个同学闹矛盾,打闹过程中他受伤了。因为这件事被排挤了?还是孩子哪让别的家长不高兴了。故意排挤我们。很焦虑。我知道不应该这样。但是被排挤一直是我的一个卡点。想听听各位老师们意见,看看这件事怎么舒缓解决比较好。

路不拾遗的琼运  
富洁的回答
富洁心理咨询师

您好!

听得出,您是个非常细心的妈妈,不但关心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业,更能关注到孩子的社交和心理健康。这其实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妈妈的水平。

您已经把事件和体验区分开来,一方面是孩子聚会没有邀请的事件,另一方面,您分析阐述了自己因为有类似遭遇而产生的懊恼和后续的影响。

相比学校里发生的具体事件,建议您更多从自己内心的卡点出发,分析和解决。我们把被排挤理解为被迫害的一种情形,这可能与早期迫害焦虑有关。

当我们还是不能言说也不能抗争的婴儿时期,被害焦虑就已经形成了。每个人都有,且发焦虑平不同,这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情况和生产过程对新生儿影响相关,也与婴儿的养育环境和养育情况相关。

事实上,原因和结果可能与您理解的刚好相反,因为有较高的被害焦虑水平,我们把内心的不安投摄给周围的环境和人,旁人收到并认同了这种投摄,按照您的担扰做出反应。“怕什么来什么”,就是这个原理。

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区分过去和现在。找专业咨询师处理您自身的创伤事件,消除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2.区分孩子和您。学校里发生的事以孩子的体验为主,不强行插手,也不过度分析,避免妈妈的创伤影响到孩子的判断和感受力。
3.区分自己和他人。给自己和孩子圈定一个清晰的边界,与他们相区分,经营和强化自己的部分(比如学业、比如兴趣爱好、技能、发展规划等),减少对他人的关注。不给他们以评价和处置关系的特权,您的强大会影响到孩子。
4.让事件止于事件。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孩子学习,比如孩子之间特有的处理矛盾的方式,打架了、闹矛盾了,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自动修好。事件是事件,交情是交情,事件会过去,交情会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