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我因为小孩不听话很容易发火,这是什么原因

逯明~任意行走的日月  

小孩不理人,让她不要在做什么偏要做什么,我一下子就火了

回答
最佳答案
张逸仙芝心理咨询师

当孩子行为超出预期时,大脑杏仁核会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肾上腺素飙升导致心跳加速、肌肉紧绷——这是原始本能的生存反应,但现代社会常被误用在育儿场景。
可以转变认知:
✅ 把「管教失败」重构为「教养数据收集」
✅ 允许自己每周有3次「60分父母」时刻
✅ 认识到情绪风暴后修复关系的价值>追求从不失控

18个回答
王筱宏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倾听师王筱宏,您先消消气,这情况太让人崩溃了!孩子这个阶段正处在叛逆期,想证明自己,故意和大人反着来。下次发火前先深呼吸10秒,等情绪稳定,再温和地和孩子说,比如“宝贝,妈妈知道你想这么做,不过咱们换个安全/合适的做法,好不好?”说不定效果更好。加油

陶燕心理咨询师

你好,理解你的心情 这种情绪大部分家长都会有,不是你个人问题。相信你也能意识上火解决不了问题,自己难受 也会影响孩子,自我调节情绪,还是针对不同问题思考如何解决。祝生活愉快。

阳莲华心理咨询师

听起来你是希望他能够听话一些,这样你就可以更安稳专心的做事了,是这样吗?
不知道他现在是多大的年纪?是男孩还是女孩?

陈德年心理咨询师

您好,能感受到您的挫败感,当您“发火”这种情绪爆发之前,您是否还有其他感受,比如担心、害怕失控、或者觉得孩子不尊重您呢?

逯明~任意行走的日月普通用户

确实有觉得孩子不尊重我

张俊嘉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倾听师张俊嘉,看到你的描述,能理解你的心情,首先自我暗示冷静一下,发火解决不了,孩子也需要好好沟通,可能孩子有不开心的事情,可能没说出来。具体说说有哪些困扰吗?
如果遇到烦心事,可以随时联系我,我在这里等你。

邱阳月心理咨询师

你好,容易发火的原因是综合的。

1. 跟人的意志力有关,意志力充沛的情况下,人的情绪涵容能力更强,不容易发火。反之,就很容易发火。意志力是消耗品,需要补充,一觉醒来人的意志力往往比较充足,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处理的事情和情绪越来越多,意志力就逐渐消耗完了,所以需要及时休息,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瑜伽,有氧运动等方式可以补充意志力。

2. 跟过去的经验有关,当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时,体验的情感情绪是负面的,也会容易激发情绪,这时候通常比较难以控制。但也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只需要每次发脾气的时候,找一个独处的环境,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让自己充分地感受自己的情绪,不加评判,不去阻止,让它流动起来,允许它出现和消失,随着次数的增加,过去的经历对当下的控制就会变弱,你会越来越能涵容孩子不顺自己意愿的情况。

3. 家人的爱护、理解和支持很重要。若你是每天要处理很多琐碎,那一定是身心疲惫,意志力需求很大,那么一定要告诉你的家人,你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梳理一下自己希望对方怎样帮你,明确而具体地告诉对方,比如,你希望老公可以在你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把碗筷收拾了,那就跟他说:老公,你可以现在去把碗洗一下吗?(把时间和动作具体地告知对方,有助于避免出现信息差而导致的吵架,参考《非暴力沟通》)。

4. 理解小孩子的特性,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带娃会更轻松,更顺利。避免恶意解读孩子的行为,有助于亲子和谐。

5.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消极的情绪是需要流动,需要释放的,允许自己会出现负面的情绪,理解自己,并做一些能照顾自己情绪的事情。照顾情绪,就是在爱自己,在补充心理能量。当你感觉事情不可控,因为感受到有“无能感”“无力感”“挫败感”而想发脾气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但我知道你发完脾气会自责愧疚,所以,努力在发脾气之前离开这个环境,暂时放下这件事,先照顾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再回来处理。这样可以帮助你陷入情绪内耗的恶性循环。

如果不小心已经发火了,骂了孩子,也请相信孩子比我们想象得更坚强,等大家情绪都平复之后,再跟孩子聊一聊,帮助孩子把情绪说出来,告诉他你发火是因为你心里难受,而不是他做错事了,问问他是什么原因不回应你,不听你的话。沟通是一个想法➕另一个想法,生成一个双赢的想法。如果父母想要控制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感受到被压迫,他一定会在力所能及得范围内与父母对抗。尽管他依然爱父母,但人类天生的自我发展和心理防御机制会促使他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权益。那就存在潜意识地屏蔽父母的声音等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的行为。

三言两语说不完,如有必要可寻求专业帮助,找到属于您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方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张红丽心理咨询师

孩子“不听话”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你容易发火也许会源于多重压力。通过理解孩子、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等,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刘杨心理咨询师

理解你的着急和生气,小孩这时候往往有自己的小主意,越是不让做越想尝试。不过别太气坏了自己呀,孩子可能也是在探索呢。愿意的话可以和我说说她做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吗?

张郑丽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张郑丽。提出这个问题,提示着你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是有所觉察的。也许你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更好的相处,或者可以通过点滴生活细节来走近自己的内心。小孩子不理大人,不听话大人的话,可能会让成人感觉到有些挫败。可以回忆下,那个时候的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至于内心的某些部分就像被点燃了一般。

朱琴英心理咨询师

你好,你说你因为孩子不听话就很容易发火,不知道这种情况,除了在孩子身上,在其他人身上,比如爱人不听话的时候,你会不会发火呢?

你的发火,你的愤怒,内在是恐惧孩子不听话吗?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会做一些坏事情,或者不受你控制的事情,你害怕发生那样失控的事情吗?

还是说当孩子不听话,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尊严受到了威胁呢?亦或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很自信,但是孩子不听话,他挑战了你的权威,让你的自恋受损,引发了自恋性暴怒呢?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当他不听你话的时候,代表你们的观点不一样,他不听话你会担心他不爱你吗?其实不会,孩子只是观点跟你不一样,但不妨碍他爱你。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好事,他有他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勇气违抗父母,他的内在很有能量。

不知道你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有不听父母的话的时候呢?当时你爸妈允许你不听话吗?当时你期待爸妈是如何对待你的呢?那你应该也能理解你孩子是期待你如何对待他的吧?如果儿时父母不允许你不听话,那现在你碰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可能会跟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发火,你只需要有自我觉察,每次要发火的时候看见自己要发火了,然后停留片刻,也许你就可以选择其他的应对方式了。

祝你一切都好。

骆丽华心理咨询师

1.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你是如何别对待的,就教会了你如何对待别人。
2.你要认识到对孩子发火,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伤害,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3.听话的孩子并不是理想的孩子。孩子都有自主性。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听话的孩子而是健康快乐自尊自爱,有内驱力的孩子。
4.建议你照顾好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慢慢改变。

陈名连心理咨询师

你好!当孩子不听从你的指示并且故意做相反的事情时,是很容易让人感到恼火和沮丧。以下几个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平常可以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确保孩子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一贯地执行规则。同时,也要告诉他们违反规则的后果。

2.鼓励孩子积极行为,当孩子听从你的指示或做出正确的选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并鼓励他们继续合作。

3.给孩子提供一些有限的选择,让他们感到有一定的自主权。例如,你可以说:“你可以选择现在停止做那件事,或者等五分钟后再停止。”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有一些控制权。

下次在发火之前,自己先停下来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数到 10 或离开现场片刻,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平复情绪. 我是壹点灵倾听师陈名连,希望能陪伴和支持到您

黄瑞洁心理咨询师

你好,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定的阶段是在寻求自主权,所以经常会不愿意听话或者跟家长唱放反调。确实很让人恼火。小孩不听从你的指令的时候会让你火大,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在你跟其他人的交流上吗?
每当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赵丹琳心理咨询师

你好,非常理解你作为妈妈的不容易,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束手无策,面对自己的发火又不明原因,先对于你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给予肯定和点赞。

接下来我们一同探讨,哈:

?回顾自己每次发火的时间点,是不是自己身体极度疲累透支的情况下,才出现对孩子不听话而发火,如果是,求助外援,先休息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再积极面对小孩。

?回顾事件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自己在原生家庭,也曾在孩提时不听话受到过母亲的发火对待,回顾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埋怨,而是觉知觉醒,更好地安慰自己“内心小孩”,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学习孩子身心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孩子,抚育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加油,㊗️好。

王印昌心理咨询师

小孩子有时候确实会很让人头疼,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换谁都会着急上火的。别太生气啦,小孩子可能就是处在那个叛逆的阶段,想按自己的想法来。你可以等气消一点,心平气和地和她讲讲为什么不能做呀,说不定她能听进去呢。如果您有需要可以连线我们平台上的咨询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秦乐心理咨询师

能感受到你当时的着急和无奈,孩子这种不听话、故意对着干的行为真的很容易让人情绪上头。很多家长在这种时候都会忍不住发火,这太正常了。你愿意和我讲讲孩子具体做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吗?说不定我们一起捋一捋,能找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