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心身疾病——那个病不是那个病

作者:夏侯新燕   2016-05-05   3544次阅读   75个赞

  很久以前就想聊聊它,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直犹豫着我该触摸它的哪一个部分,今天权且先聊些我对它的体会吧。

  心身疾病,顾名思义,即心灵与身体的疾病。狭义的定义是指精神刺激所引起的身体器质性反应或病变。它的特点是以躯体症状为主,由病人个性特征所引起,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病人心理社会京派和情趣反应有关,或者与病人本身擅用的防御机制有关。

  以前我们说的莫名其妙的头痛,失眠,手臂或脚一侧无力或瘫痪等等去医院检查查不出毛病的病,我们都很明显的知道这是心理疾病,但还有一些疾病也是由心理主导的身体疾病。比如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溃疡病、经前综合症。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特定的心理疾病相关。所以患了以上疾病的人是除了应该吃药外,更应该接受心理治疗。

  比如高血压患者通常有无法排解的愤怒,过分压抑的攻击性;冠心病患者与焦虑抑郁有关;糖尿病被称作21世纪的灾难,患者通常依赖,内心充满不安全感,也很容易抑郁;哮喘病的高发令人担忧,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且不能治愈,这种患者通常与父母过高浓度的关注与爱有关,这样的患者也常有一个强势的母亲;溃疡病患者将接收到的来自亲人或爱人的负面情绪或攻击通过溃烂来表达,对爱情的强烈而矛盾的渴望,经常会引起胃的过度活动;而经前综合症就不多说了,很好理解,这与成长的焦虑有关。关于这些一些书籍有详细的介绍,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

  今天,我就不一一详述了,因为我更想说的是,其实,不只是这些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或主导,我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心理因素主导。当然一些自然灾害性的疾病例外,但是,即便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心理无关,但生病后的痊愈效果却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所以,虽然我说“所有”这个词可能有些偏颇,但重要的不是这个词用的是否正确对吗?我用“所有”这个词,实质上是想表达一种情感,一种身体跟心灵之间的高度密切感。我这样说也是有依据的。

  美国加州大学卡曾斯心理神经免疫学中心的一个叫斯蒂夫·科尔的教授,领导了一个实验,是对医学院的学生做的,他们想看看压力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医学院学生要考试时压力特别大,他们的假设是压力大会影响到免疫系统。用特定的仪器检测他们的免疫细胞活动力的情形,考试之前检测下,考试之后再检测下,看有没有差异。结果发现差异非常大。考试前,免疫细胞的活动力非常非常弱,考试之后,就恢复正常了。这充分证明人在焦虑,压力大,情绪不好的时候,免疫细胞的活动力是非常弱的。正常情况下,我们生病时,免疫细胞会直接吃掉病变细胞,这样我们就会保持健康,但如果免疫细胞变弱,病变细胞当然就活跃了,于是我们就生病了,或者久病不愈了。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绝症患者在医院宣布无治后,出去吃吃玩玩后,自由自在按自己所愿生活后反而好了,癌细胞反而不见了。因为心理状态好了,免疫细胞就活跃了,免疫细胞强大了,自然会杀死癌细胞,癌细胞其实是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的病变而已。

  我教书这么多年,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一到期末考试他就生病了,一到期末考试他就生病了。这肯定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不是一到考试就密切关注他的吃穿保暖,而是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帮助缓解焦虑。尤其是面临中考与高考,带孩子找咨询师进行一些心理疏导与心灵按摩,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在国外,很多成年人在去面试一些重要职位或上台演讲前,也会先做些心理辅导,这会让你更加从容应对,也更容易成功。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心理治疗纳入了医保的范畴,看心理医生是可以报销的。

  另外,除了压力,有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却与爱有关,而这份爱可能来自缺失。小林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从7岁开始,每隔两个星期便会生一次病,每隔两个星期便会生一次病,成绩也一落千丈,这使得准备离婚且已经搬出去住的妈妈不得不回到家里照顾他,也使得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不得已换了一份在当地的工作。写到这儿,你大概看出来了,生病是假,求爱是真,孩子用自己生病的方式,终于得到了相对完整的爱。只不过这份爱得来得实在有些惨烈。其实在一个家庭里,尤其是孩子生病,通常是与爱的缺失有关,大多数的时候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再举一个自身的例子吧。我的父亲60便去世了,从年轻始,父亲便与肾结石开始作斗争,可还是在60岁时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姐妹都没有肾结石的毛病,父亲去世一年后,我俩却相继患上了肾结石。当出现了结石后,我们通常的情况包括医生的解释也是,结石与生活饮水习惯有关,是因为喝少了水,或者喝的水不纯净。但是,难道我和姐姐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喝水很健康,而在那一年喝水就不健康了么?肯定不是,一个习惯既已养成,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改变的。以前是怎么喝水的,现在肯定也是怎么喝水。那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是我和姐姐共同悼念父亲的一种方式。我们用生和父亲一样的病的方式来体验父亲曾经的人生。这些都是在无意识中间完成的。无意识就是我们不知道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你一定听过艾瑞克森用潜意识催眠战胜了自己的疼痛,你也一定听过用催眠引导无痛分娩的事实吧。催眠就是调动人潜意识的手法,分娩这么痛苦的事情竟然可以做到无痛,可见潜意识力量的强大了。当然,岂今为止,我还没有将这个病因告诉我的姐姐。因为一个没有任何心理学的人,听到这些,除了会嗤之以鼻外,估计就是会说对方神经病了。不过,随着心理学的蓬勃发展,相信理解它们将不再是个问题。另外,现在心身疾病的说法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心身障碍。我想这与心理学不断发展有关,不断地变得更加尊重人性,变得不再给人贴标签有关。比如现在的抑郁症已经不叫抑郁症了,神经病也没有了,精神病的说法也用另外一些更中性的名词取代了。这里我就不告诉你们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句话,心身是一体的,心灵的活动密切影响着躯体的反应。但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很长很长时间以来,当疾病发生时,我们只是想到身体生病了,却从未想过,不是身体生病了,而是心灵生病了。当疾病发生时,我们只是去关照自己的身体,注意吃,注意睡,注意躯体活动,却从未想过去关照自己的心灵。而且,心身心身,心在前,身在后。一个患癌症的病人,在医生确认为无治后且了解到病人没有家属时,害怕病人一个人承受不住,便对这位病人撒谎说,你啥病没有,回家好吃好喝就行。结果这个病人继续活了七年,后来再见到这个病人,医生惊讶地说你怎么还活着,我以为你当时活不过三个月,结果这一次,病人回去后,果然没有活过三个月就去世了。这就是心灵的力量。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75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