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视钱财如粪土?钱财和粪土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孟初   2022-06-06   1278次阅读   1个赞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从古到今,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从吃喝拉撒,关系应酬,到娶妻生子,看病就医,我们都离不开金钱的帮助。根据搞金融的朋友的说法,金钱的本质是一种媒介,它只有在帮助我们达成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时,才具有意义。

 

所以有时候该花便花,甚至慷慨些,反而更容易让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能获得更多的钱财。

 

但有的人却并不这样想,他们不论自己有钱与否,只要一提到钱,总会给人一种吝啬抠门的感觉,一碰到要花钱的事就痛心疾首。那么对过于喜欢攒钱,对钱财过度看重这件事,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现实层面来讲,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那个第一集就被抓起来的贪官便已经给出了答案,贪来的钱一分没敢花,就放在家里看,因为穷怕了,曾经物质的匮乏,导致他对钱财产生了几近病态的渴望,最后误入歧途,但这显然这不能成为他过分迷恋金钱的全部原因,否则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是他误入了歧途呢?

 

所以归根结底,应该说是其本身自体的匮乏所导致的。

 

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现实物质的匮乏的确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却并不是最主要的,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情感上是否得到了支撑,如果父母也常常因为贫穷而撤回对孩子情感上的支撑,比如当孩子想要买某个东西时,父母总是传达给孩子一种,你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你一点也不懂事的感觉,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便会由此产生一种我不配的感觉。

 

而当这种感觉与物质的匮乏相连接时,金钱便不再是单纯的金钱,更象征性的代表了自己曾经未能获得的情感支撑的代偿。

 

反之,如果在物质匮乏的面前,即便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现实层面的愿望,但能给到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撑,让孩子感受到虽然我没能获得某样东西,但父母是想要让我获得的,他们是足够爱我的,那么物质匮乏所带来的影响便会在充足的情感支持下逐渐减少,孩子未能也就能相对客观的去看待金钱的意义。

 

由于自体匮乏而对金钱的过度渴望这回事,和古人说的“视钱财如粪土”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两者看似毫不相干,但对处在肛欲期阶段的孩子而言,能够顺利排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成就,而粪便会被孩子当作一个值得炫耀的礼物赠予父母,如果父母能够适当的教育并一定程度的去接纳孩子总是将排泄物拉到床上或裤子上这一事件,那么孩子便能更加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渐渐的发展出约束自己的能力。

 

但如果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总是因此被严厉的苛责甚至打骂,可能孩子会变得非常爱干净(未来甚至发展成洁癖),但同时在潜意识里也埋下了一颗我的某一部分是永远不会被别人所认同和接纳的种子,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脏东西的极度厌恶排斥以及对金钱的过度渴望与吝啬,这两种极端且相似的情感都共同表达了一个意思,便是希望通过获得一种所有人都认可的东西来象征性的弥补自己曾经不被接纳的部分。

 

但想要直接通过物质来象征性的弥补情感上的缺失显然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获得再多也不够,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或许金钱反而还不如曾经在成长的特殊阶段被父母接纳了的粪便有价值。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