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神探大战》:让所有被压抑的都被看见

作者:杨眉   2022-08-01   1184次阅读   2个赞

这部电影有些显而易见的缺点,例如堆砌各种残暴罪案和枪战、追逐剧情以吸引眼球;结局草草了事让整个结构头重脚轻;除主角外,其他人物性格都过于扁平……然而,这些都没有妨碍我被那一幕深深打动——

 

在一切即将终结的时候,失去女儿的“神探”李俊再次看到那头幻想的“怪物”,他激动的问女警员陈仪“你看到了吗?!”

 

陈仪犹豫一瞬,回答:“看到了。”

 

那一刻我和李俊一样眼眶发热。再简单不过的一个确认,再简单不过的三个字,就可以让一个惶惶不安的灵魂得以安宁。

 

为什么这部电影明明有很多瑕疵,却依然能成功触动人心?因为它非常聪明的运用了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复仇与沉冤昭雪。

 

它不仅用了,而且通过叠加数个冤案,将情绪增强N倍,把观众拉进复仇的罗网中,让观众完全随着剧情焦虑、愤怒、紧张,并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痛快释然。

 

越是经典的艺术主题,越是扣合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体验。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陷入冤案,但我们一定都遭遇过被压抑、被误会、被曲解的时刻,都体会过有苦说不出的闷痛,所以,当看到警员秦志滔被罪犯作为替罪羊推出去时,当垂死挣扎的他被同事指责谋害自己人时,我想应该有不少观众和我一样感到一种揪心的难受。

 

我在心理咨询室中见过许多情节虽没有那般强烈,但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却不输电影的“冤案”。比如:

 

当一个被校园霸凌的孩子向家人求助,得到的回应却是“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你是不是该找找自己的问题?”

 

当一个抑郁症患者想去医院看病,却被亲人指责“你有什么可痛苦的,你这就是矫情!”

 

当一个学生因学习压力自残时,周围所有人只是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都惯坏了,心理素质太差,想当年我们……”

 

当一个家暴受害者想要求援时,亲朋都劝她“家丑不可外扬,亲人哪有隔夜仇呢?”

 

多么讽刺,在这些事例中,并没有一个像“方礼信”那样负有明确责任的罪犯,但“冤屈”实实在在的发生了,重者也会夺人性命。

 

深层心理学认为,每种被压抑和曲解的感情都不会消失,它们会想方设法的表达自己,如果这些情感一直被无情镇压,那么它表达出来的方式也会愈加剧烈和残暴。

 

很多来访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都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目前的巨大痛苦,竟然来源于童年一点一滴的微小压抑。

 

从受害者变成施虐者

 

在《神探大战》里,终极boss方礼信其实也是一个复仇者,只不过他复仇的对象被泛化为整个社会,他自己也早已被那种无人看见的痛苦仇恨扭曲变形。

 

电影中他的故事没时间展开,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被自己母亲和哥哥虐待的孩子,会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也许虐待都还是其次,最惨烈的是无法表达。

 

狰狞的伤口都藏在衣服下面,谁也发现不了。或许母亲和哥哥还会在外人面前装作对他疼爱有加。即使偶尔有人看见,也被妈妈以“教育自己孩子”为名打发走。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个无人知晓的地狱中煎熬,没有人帮助他,于是他只能自己化身恶魔。

 

成功向母亲和哥哥复仇后,方礼信也尝到了胜利的狂喜,从此他由受害者变成了施虐者,制造一起又一起的冤案,让更多人饱尝他当年无人看见的痛苦。

 

方礼信对李俊的设计,可能不止是为了自己脱罪,很可能也是一种愤怒的象征表达,“你能侦破这么多冤案,可为什么当年没有来救我?我受折磨时你在哪里?”

 

他曾经也只是一个绝望的孩子,可惜太晚了。虽情有可原,但罪不可恕。

 

从拯救他人到自我救赎

 

再说到李俊,他曾经是众多沉冤者的希望,是一个万众期盼的拯救者。然而他却陷入了自己的罪愆——由于太过投入工作,忽视了患有抑郁症的妻子,最终导致妻子自杀身亡。

 

从那时起,他便第一次看到了“怪物”。这个幻觉不仅是为了说明李俊在惨遭打击后精神失常,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一次救赎。

 

他曾告诉女儿,“与怪物斗争,小心自己变成怪物”,显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告诫。然而在妻子死亡的那一刻,他的一部分自信崩解了,他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不顾家人死活的怪物呢?巨大的内疚和自责让他无法承受,于是本能的心理防御机制帮他制造了一个怪物的幻觉——

 

“看到了吗?怪物在外面,他不在我的内心。怪物在我面前,而我不是怪物。”

 

当年黄欣等同事无法理解他的自救,这让李俊更加痛苦。

 

在被警队除名后,他愈加疯狂的投入到案件侦破中,誓要抓住所有罪犯。

 

那些罪犯就是外在怪物的化身,“怪物是他们,怪物在外面,而我是神探,我不是怪物。”

 

李俊有一部分仍然是清醒的,他不停与自己的疯狂做斗争,天赋让他善于破案,而痛苦让他无法停止破案。

 

片尾在与方礼信的对决中,他唯一的女儿也遇难了,虽然他在最后的抉择中,战胜了自己的恨意,保护了陈怡和方礼信的孩子。

 

但失去女儿的巨大罪疚感,让他再次看见了怪物的幻觉。

 

“你看见了吗?”他有些癫狂的问。

 

我想,如果这次陈怡仍然如实回答,可能李俊就再也不能容许自己活着了。害死自己妻女的罪孽足以摧毁他千百次。

 

还好,陈怡在犹豫过后,说:“看见了。”

 

李俊在这三个字中得到了救赎,所有的沉冤也期盼在这三个字中得到救赎。

 

愿所有的苦难都被看见。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