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幼儿常见情绪问题解析

作者:邵辉   2017-08-23   2368次阅读   2个赞

壹点灵hanzhong心理咨询专家 邵辉

常言说:六月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事实的确如此,幼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得到极大展后,其需要也极大旺盛,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儿童的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将产生问题行为或情绪障碍。有效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是情商开发的第一步。那么,幼儿都有哪些情绪问题呢?有没有解决的策略?这里主要讲三种。

---------------------------------------------------------

(1)焦虑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幼儿的焦虑多表现为1对分离的焦虑;2对适应的焦虑;3焦虑情结。分离焦虑在前面已有叙述,其解决方法是足够的爱,细心的关注,离开时的处理;对于适应的焦虑更多的是在儿童面对新环境时,如随家长迁徙、进入幼儿园,这种情况的处理就是要在儿童的适应期内给予其充分的陪伴和支持,鼓励儿童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从家庭、学校、重要他人方面为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学的焦虑,主要是恋父恋母情结。

依据精神分析的理论,这时候的儿童必然会经历这样的情结,如果不能顺利渡过,将会影响儿童日后对异性的关系。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异性父母都会格外亲近(女儿对父亲,儿子对母亲)。如果这时候,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冷漠、忽视,将会导致儿童的这种恋父、恋母情结会持续到成年后。成人的恋母、恋父情结来源于对早期的代偿。同时,如果家庭的夫妻关系不好,则儿童会错失向同性父母认同的机会,造成的结果是儿童成年后,性别角色特征不明显。如男孩子会变得“娘娘腔”,女孩子会变成“女汉子”。

---------------------------------------------------------

(2)恐惧

恐惧是焦虑的升级和指向化。当儿童把内心强烈的焦虑投射到对象和场景时,就会对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采取回避、拒绝以避免焦虑升级。由于幼儿的心智水平所限,其恐惧往往是具体明确的,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合理成份。儿童常见的恐惧有:1对陌生人的恐惧;2对物品的恐惧,如对蛇、老鼠、猫、狗;3对场景的恐惧,如黑暗、父母不在场、家庭成员争吵;4对特殊形象的恐惧,如对怪兽、魔鬼、巫婆、坏蛋等。

应对策略:对于陌生人的恐惧是儿童依恋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怕生、胆怯则是因为依恋关系的质量有问题,对于依恋关系唯一的补救办法是加强亲子关系的培养;对物品的恐惧极少是先天的,多半来源于后天的不良经验(阴影),适用于儿童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对场景的恐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儿童避免恐惧的场景,例如,避免让儿童一个人呆在黑暗处 ,父母不应该让儿童长时间独处,离开时要向儿童说明、安抚,给予其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通过其他方式与儿童随时保持联系,家庭成员不应该在儿童面前吵架、争执;对特殊形象的恐惧来源于儿童对头脑中形象的想象加工,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养方式避免的,比如,儿童通过电视、故事、书籍、家长的话对怪兽、魔鬼、巫婆、坏蛋等已有一个形象认识,家长就不能以“巫婆来了”、“不听话让怪兽把你抱走”之类的语言来吓唬孩子。甚至有时儿童被噩梦惊醒,家长要及时予以处理,告知孩子这只是一个梦,是不真实的,让孩子把梦叙述出来,通过家长的积极陪伴和心理支持,让孩子明白梦都是假的,不是现实,这样会避免儿童产生心理阴影。然而,大多数家长都漏掉了一项工作,就是在孩子长到10岁左右时,处理其对怪兽、魔鬼、巫婆等负面的情绪记忆。

1433512264156.png

---------------------------------------------------------

(3)孤独

孤独感也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情绪。人是聚居的动物,先天地具有亲密的需要。马克思也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当人们亲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体验到的情绪就是孤独。儿童的孤独感主要来源于:1与父母的分离,2缺乏玩伴。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城市化,于是出现了一系列新名词:“80后”、“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都市丛林”、“问题儿童”,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你可以想象。所以,在今天孤独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 ,而是一种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

都市儿童,由于父母忙于上班,亲子互动不够、邻里关系淡漠、活动空间狭小、学业繁重、隔代抚养等,加上父辈生存压力的投射,对于现在的都市儿童,快乐成长几乎是一种幻想,而孤独似乎也成为儿童的一种心理常态。

u  儿童内心孤独在行为上表现有哪些呢?

经常看到的是,儿童一个人孤僻、不合群、咬手指、发呆、不与他人玩耍、看电视而不喜欢外出、缄默不语、没有玩伴等,严重的情况下,儿童会独自呆在一个角落,长时间一个人玩玩具,不喜欢说话,对人感情冷漠,这时候就要筛查是否存在孤独症倾向了。目前,对于孤独症儿童的确诊最早可以提前到2岁。

u  如何改善儿童孤独的情绪呢?

爱,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中得出一个伟大的命题:爱是伟大的疗愈力量。父母的爱、陪伴是儿童化解儿童心灵深处孤独的灵丹妙药。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以及幼儿园的良好氛围和稳定的玩伴关系是改善儿童孤独情绪的三大法宝。

--------------------------------------------------------------  

总体来说,幼儿期是儿个体发展的第一反抗期,儿童强烈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此时,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不理智的家长就会简单粗暴地对待,结果非但没有控制局面,反而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情绪障碍越来越明显。正确的做法是,家长摒弃专制、溺爱、忽视的做法,尊重孩子,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

☆我是邵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汉中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绪障碍、亲子教育、职业辅导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