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康复第三阶段:消除内疚感,重建清白感

作者:李红艳   2019-11-15   650次阅读   2个赞

 

文 | 金尚

 

 

一、穿过那些缭绕的剧情

李雪说,剧情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我所理解的剧情,基本上大概和强迫性重复一个意思,也就是佛家里讲的轮回。

在父母的潜意识中,存在着许多剧本,那些剧本是他们童年经历所内化形成的脑神经回路。在他们成为了父母之后,就照着那些剧本来演绎父母角色,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着那些熟悉感。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跟“走出剧情”的能力成正比。有些人在社会化、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剧情,从而跳出了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给自己预设的剧本。而另一些人,从来没反省过自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有什么问题,一直在照着剧本演绎生活,直到在做了父母之后,又给子女预设些一模一样的人生剧情。

 

让我们来看看,父母通常会给我们预设一些什么样的剧情?

剧情①“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

真相:“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我从来没有爱过你。真正的爱,是相互滋养的,既成长了我,也成长了你。当对方在说出“付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就表示他们与我相处的时候,只是为着某项目的(比如回报);他们觉得和我在一起是一种牺牲,也就是说,他们从来没有爱过我。

 

剧情②“你要是和XXX结婚,我就去跳河.....”

真相:“你要是和XXX结婚,我就去跳河.....”=你快不快乐不重要,我快乐才重要。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剧情背后的真相后,我们就要放父母自由,也放自己自由。允许父母活不出自己的自由,允许父母受苦的自由,那是他们灵魂的选择;也允许自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剧情③“这个家的将来和弟妹的未来就全靠你了.....”

真相:“这个家的将来和弟妹的未来就全靠你了.....”=自己不飞(不会飞),就下个蛋,让大蛋背着自己和所有小蛋一起飞。一个躯体只能承载一个灵魂,每一个人的人生只能为自己负责。负重的人生,从来只能蹒跚地匍匐在地。除了抚养,没有谁可以为另一个人的生命负责;也没有谁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负责。

 

剧情④“你真是笨,怎么这么差劲.......”

真相:“你真是笨,怎么这么差劲.......”=我真笨,我真差劲。当父母这么说的时候,不要被语言催眠。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着无穷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使命。父母这么说,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投射,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评价。

 

剧情⑤“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真相:“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一定要听话。这是以爱之名的绑架,实质是要控制子女,让子女听从自己的意志。每一个人都想要活出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神生命要向世界绽放。如果我们为父母而活,那我们自己的人生在哪里?

 

剧情⑥“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真相:“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我不希望你幸福。当父母在这样说的时候,我们要能够认识到,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你的婚姻一点都不重要,你最好不要幸福。亲子之间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孩子越成长,就越需要离开父母,才能够拥有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生。

 

剧情中,父母没有真实的爱,父母爱的只是那个自己自恋的、有着优越道德资本的付出者形象。他们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他们爱的只是他们幻觉中的、剧本中、听话的小孩。如果你把书包放在左边,他会责怪你为什么不放在右边;如果你把书包放在右边,他还会责怪你为什么不放在左边。

 

 

 

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当我们陷入剧情、被剧情催眠的时候,就会去认同这个角色。制造愧疚剧情的父母,要求孩子一生都要带着亏欠生活。“因为我对你恩重如山”“我给你生命、给你吃饭、给你衣穿、给你书读、把你养大”......如果孩子不能从剧情中走出来,就会一生带着愧疚生活,总觉得对不起父母,无论怎么做都对不起父母。我们会无意识地给自己制造痛苦、制造挫折,“看,我也不幸福,我没有背叛你”。接下来,就会在不断的自我攻击、自我惩罚、自我伤害、自我毁灭中消耗能量。

 

父母攻击和羞辱孩子,是在参照着上一辈的剧情,来演绎父母的角色。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淡然一笑,看穿剧情的真相,不去入戏,不去参演,把能量用在过好自己的人生上。

自由=尊重他人的界限+守住自己的界限

把自由还给父母,也还给自己,这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父母受苦,允许父母活不出自己,允许父母演他们喜欢的剧情,因为那是他们的权利、他们灵魂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要允许自己活出自己,允许自己绽放的生命的精彩,允许展现自己的自我实现,允许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二、父母于子女无恩

 

1、为什么生孩子

◆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选择。

没有哪个孩子是哭着求着父母,把自己生下来的,“求求你们,把我生下来吧.....”都是父母自己选择生下孩子;不孕不育的夫妻,都要想方设法寻找药方、求神拜佛地要孩子。应该是父母要感谢孩子,感谢孩子愿意做你们的小孩,圆了你们的梦想。

 

 

◆父母要孩子,从来都是为了自己的需要

我们来征询一下父母们,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

①小孩可爱,喜欢小孩。

②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

③有了孩子,人生才完整。

④生个孩子,婚姻才更稳定。

⑤为了繁衍自己的基因。

⑥为了克服中老年的孤独和寂寞。

⑦养儿防老,年老了需要赡养。

⑧不生孩子,人家会说我不正常。

这些答案,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父母都是在为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生孩子。要说这样子就对孩子有恩,就好比我为了自己的需要,买了一件限量版奢侈品,因为要经常保养,然后我就对件奢侈品有恩了吗?

 

◆养育子女是责任和义务。

胡适在《我的儿子》中说:“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父母养育子女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全世界的法律都规定,在子女成年之前,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父母对子女有遗弃或虐待,那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子女有独立的人身权和生命权,子女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2、越是要求孩子感恩的父母,越没有爱

 

◆没有爱的亲子关系,才需要感恩

有些父母把养育孩子当成是一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德。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天天给孩子灌输自己如何如何不容易,如何如何辛苦、牺牲、付出,要孩子对自己感恩戴德。在孩子成年后,就不断地向孩子索取,不停地剥削和压榨孩子,恨不得孩子肝脑涂地、鞠躬尽瘁地报答自己。

《欢乐颂》剧中,樊胜美的父母,不停地向女儿索取,贴补儿子,让女儿给好吃懒做的儿子买车买房,养育儿子的孩子,女儿被盘剥得一穷二白,没钱给父母时,父母还会破口大骂她是白眼狼,没良心,骂她对不起父母的生养。

没有爱的亲子关系,才需要感恩。亲子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如果父母只喜欢懂事、乖巧、听话、感恩的孩子,那么,根据对等原则,孩子也可以去歧视智商不高、人格不健全、没有钱的父母了。

推崇感恩教育的家长,往往是不爱孩子,在身体与心理上凌虐孩子,无法获得孩子的爱和尊重的父母。而正是这一部分父母,往往自己的爱是相当匮乏的。没有爱的父母,自己盛载爱的杯子是空的,所以他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让他(她)觉得是对自身能量的一种损耗,所以就极力地要求孩子报答他(她)的付出。

而这些本来没有得到过爱的孩子,本身就对父母有着出离的愤怒、痛苦抑郁的情绪、逃离远离的冲动。这样子,被所谓的“感恩教育专家”的一番洗脑之后,对父母又产生了极大的愧疚感。这些孩子在内心充斥着“仇恨与愧疚”的激烈冲突,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正常的父母,知道自己与孩子互不相欠,亲子之间是平等的。

对孩子有爱,而且爱能够自然流动的家庭,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并不会有付出感,而是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快乐的事情,也不会强迫要求孩子感恩。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不要求回报的给予,一种情感的流动。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也许也会觉得养孩子很累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要求孩子感恩、回报自己,他们真心的希望孩子幸福,希望孩子做的人生选择都是基于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了回报父母,而且他们在年老的时候的内心愿望是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

爱孩子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回报:那一个个甜蜜到融化心灵的笑容,那一声声亲昵的“爸爸”“妈妈”,那些拥抱时耳鬓厮磨的亲子依恋之情……都是父母养育孩子获得的回报。

拥有爱的能力的父母不仅不会要求孩子回报自己,相反,他们还会感恩孩子扩展了自己的生命,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经由养育孩子,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一定要感恩,那也是父母对子女感恩。是父母决定要拥有一个孩子的,这个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喜欢,有可能是因为传宗接代,有可能是因为怕孤独,有可能是因为养儿防老,当然也有可能单单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无论如论,是孩子让父母实现了心愿,是孩子为父母扩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层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次蹦跳、每一次进步,带给了父母太多太多的欢乐。

 

 三、生命来自天赐,我们毋须歉疚

1、人类集体潜意识

生命的河流自上而下,我们通过母亲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人类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出生、成长、繁衍。大自然很神奇,让后代总比前代强,所以人类在不断地进步。如果不是的话,就会越来越落后,最终回到原始社会,去山洞里居住。

所有父母在集体潜意识里都希望子女可以生活得比自己好,这是大自然生存的法则。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意识到,我们也不一定能意识到。我们爱父母的方式,不是去一味地顺从和孝敬,而是用一个幸福快乐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抱太阳和生命,活出一个快乐真实地自己。

我们有我们的幸福,父母有他们的幸福,而大多数的时候,父母活得也很好,只是我们不理解而已。父母所谓活得好,更多的时候是源于我们活得好。子女活得好,是父母的欣慰,是父母心里最底层的愿望,是父母最真心诚意的祝福。

比父母活得好,我们问心无愧,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来的;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是通过提升自我价值的内在修炼得来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负责。

父母只是带我们来这个世界的一个物质载体,并不是内在父母。

与父母和解,说的是与内在父母的和解。这个内在父母是大自然母亲、是宇宙父母、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与内在父母和解,就是认可自己是一个神圣的生命,是一个高贵的生命,有着自己生命的无限价值。

当我们内心里有了一种强烈的集体人类归属感之后,我们就再也不惧怕离开父母,从而就可以去过自己的生活了。

 

 

 2、爱的传递

家排大师海灵格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都是父母将能量、能生命力传递给孩子;而孩子不可能反向传递。这是生命的基本法则。因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孩子无法给回去,除非是摧毁了自己。

大自然的意图就是如此,动物世界就是这样:“孩子一旦有独立能力,就会离开父母”。父母不会追着去问:“等等,你要去哪里?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大自然没有这样的要求。

如果子女太爱父母的话,就没办法爱自己的小孩。“奉母埋儿”的结果是,这个物种的存续成了问题。如果一个女人太过依恋父母,无法爱男人;如果一个男人太过依恋父母,也无法爱女人。一理他/她爱了别人,就会有内疚感。

无法爱别人,就无法享受生命,然后就会对父母生气,内心里就会有一个念头升起:“等我爸爸妈妈死了,我就自由了。”这个念头不会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知道,但自己又受到了罪恶感的折磨。

真的不必这样痛苦!

 

一个躯体只能承载一个灵魂,孩子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爱不是用来回报的,爱是用来传递的。孩子做了父母,把爱很自然地传给下一代。

孩子若想要感恩,只需要把这份爱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即可;若是想要丁克,只需要活出自己的生命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即可。

当我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自然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爱,爱亲人朋友,甚至爱整个宇宙。真正的爱,是喜悦能量的传递,不是彼此纠缠的牺牲。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