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关于校园欺凌,这些你都知道吗?

作者:罗燕威   2020-01-10   1710次阅读   2个赞


“长大”这道题,没有标准解法,也没有正确答案。我们无法告诉少年们如何“长大”,我们能做的,是去理解他们,去守护他们,给他们一个更温暖的世界。——《少年的你》


01

校园欺凌的现状


最近热门电影《少年的你》再一次从影视作品角度展示什么是“校园欺凌”,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非常触动,在这里不过多剧透。而我们首先来看看现实中“校园欺凌”的有关数据 。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数据显示,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这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2.46亿学生因欺凌而痛苦。2017年中国人民法院数据显示,59%的学生在看到他人受到欺凌时,选择沉默。

 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有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其中,高达88.74%的案件导致受害人存在伤亡情况。 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 

据腾讯发起的一次校园欺凌样貌调查数据显示: 3万6千名网友参与调查,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大部分人只是旁观者。


 02

校园欺凌的定义及角色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能是一群人对于某一个人的欺凌。后者通常以一个主要欺凌者为首,其他人或起到协助作用,或坐视不管,然而起哄和默许都使霸凌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校园欺凌是个错误的行为,而且其行为过程并不简单,因为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我们看看有哪些角色:

 

欺凌者(Bully):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害者(Victim):受到欺凌。

 

协助者(Accomplice):他们通过压制受害人、放哨的方式来协助欺凌者,他们也可能会参与推到、拉扯或是攻击受害者。他们是欺凌中最大的帮凶,在欺凌者首先实施欺凌行为之后,协助者会迫切地想要加入到其中。


附和者(Reinforcer):他们总在不断重复欺凌者所说的话,像拉拉队一样对欺凌行为起到助兴作用。


局外人(Bystander):他们或远或近地目睹了欺凌行为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也有可能选择回避、直接走开。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改变对于反抗欺凌的负性预期,那么可能帮到受害者。


反抗者(Defender):他们会站出来,并阻止欺凌行为,与受害者站在一边的。这些敢于反抗欺凌者的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较少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03

校园欺凌的分类


新西兰教育审查办在2018年对136所中小学的109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学生被欺凌的最常见形式包括:

 

• 被忽略/孤立 - 38%

• 被辱骂/戏弄 - 36%

• 扯谎/被人讲坏话 - 29%

• 被迫做某事--22%

• 被殴打 - 21%

• 物品被盗或被损坏 - 21%

• 收到电话或电脑留言 - 12%

• 被威胁 - 17%


我们可以总结出校园欺凌行为的分类:

 >>肢体欺凌:用自己的身体推撞、拳打脚踢、侵犯以及抢夺财物等,让受害者产生恐惧的情绪而听从指挥。比如:性骚扰、性侵、拉扯他人、碰撞踢踹、绊倒他人、禁锢他人、使用管制刀具和棍棒等攻击他人、冲他人吐口水、用液体饮料泼洒等。

有研究调查,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产生这种肢体攻击型的欺凌行为。

 >>言语欺凌:利用语言来对他人进行嘲笑、辱骂以及取侮辱性绰号等。比如:对性少数群体的歧视、言语猥亵、言语威胁、恶意评论别人的外表、行为举止、诅骂别人家庭等。

言语欺凌行为在男孩和女孩中都有可能出现。

>>社交欺凌:孤立、离间以及破坏朋友或同龄人之间的关系,令其身边没有朋友。比如:孤立或排挤他人、传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阻止他人参加集体活动等。这种欺凌行为显得更高级,产生的伤害更深。

男孩和女孩中都可能会存在社交欺凌,但女孩之间更容易使用此种行为。

>>网络欺凌:通过手机或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比如:通过手机、电邮、网页、微博、微信和QQ发送下流的语句或低俗的照片等。

网络欺凌行为在男孩和女孩都存在,每5个孩子就有1个网络欺凌者,且每5个孩子就有1个网上受害者。


04

校园欺凌的后果

 

对于受害者,会表现出身体、情绪、社会化方面的压抑或紧张。


>>躯体方面:经历被欺凌后,受害者身体会表现出:腹痛、头疼、皮肤问题、尿床、饮食障碍、睡眠问题等,也可能会增加滥用药物的风险。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情绪方面: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悲伤等情绪问题,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且情绪问题可能会持续一生,影响更深远。受害者长大后存在比一般人高的焦虑障碍、抑郁和自杀倾向,并且存在患有精神错乱的高风险,包括幻想症、偏执症等。


>>社会化方面:可能会出现学业成绩下降、对上学产生恐惧、对其他人感到警惕或怀疑,有自杀或他杀等报复念头。研究发现,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


许多受害者需要接受多年的治疗和康复方案,以帮助他们走出欺凌所带来的创伤。

旁观者可能会因为恐惧或内疚而不愿意上学。他们也可能会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抑郁和焦虑等。

校园欺凌行为不止对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对欺凌者也有消极的后果。

首先,欺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也可能在往后的一生中无法原谅自己

其次,欺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校园欺凌受害者”是指当过校园欺凌的,也同时可能是受害者,他们的行为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这类孩子患上大病、养成抽烟习惯、存在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是其他孩子的6倍。

第三,可能发展出更糟糕的心理社会功能,也很有可能成年后存在家庭暴力或虐待儿童的倾向,或有更高的犯罪概率及反社会行为等。



05

对于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预防及宣教

积极预防是制止校园欺凌的重要行动,通过校园宣传、家庭教育、同伴学习等方式,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怎么去预防及有哪些保护性措施等。虽然大部分欺凌发生的场所在校园,但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对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不可或缺。应对教师及家长进行相关的学习及培训,能尽早识别欺凌行为的苗头。如果从萌芽就开始去遏制,相信欺凌行为会大大减少。


2、不鼓励“以牙还牙”

对于受害者,已经非常痛苦并承受舆论的压力,各方应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校方尽可能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以及帮助受害者重新建立校园关系;家庭应该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陪伴受害者、不指责。对于欺凌行为,不提倡以暴制暴行为。

对于欺凌者,校方及家庭应该高度关注,尽量不使用惩罚机制,以疏导宣泄为主,进而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对于屡教不改者,再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3、正视欺凌行为

“开玩笑”、“淘气”,很多时候欺凌者的一方会这么开脱。对于小孩子,任何程度的伤害都会对其人格成长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而且这种开脱无不鼓励了欺凌行为的存续。沉默助长了欺凌行为,各方应该发声,并且对欺凌行为“零容忍”。


4、各方的联合行动

对于受害者,家长会着急找校方及欺凌者家长理论,对于欺凌方,家长会教育或谴责自己孩子或以“大事化小”的态度去处理对方的问题。双方家庭和校方必须联合起来讨论真正的问题,是自身孩子的性格问题?还是校园环境的滋生出来问题?亦或是校外的势力在校内的横行?如此种种,都必须去探讨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5、积极寻求各方帮助

作为受害者,一定要告诉大人,比如老师及家长,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校方应建立应急措施进行干预,而且教育服务社工应该联系校内外的资源进行帮助。对于曾经有遭受过欺凌的受害者,成立互助成长小组,分享其治愈的经历,并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其他人

 对于欺凌者,老师及家长也应该寻求心理帮助,而且社工也应联合学校、社区对这部分孩子进行联合干预,以接纳及承诺的态度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其恢复健康的心灵。


我们一定要重视校园欺凌的存在,并大声对它说“不”!

 

This use to be our playground! (这里曾是我们拥有的乐园)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

This is our playground !     (这里是我们的乐园)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1)

信**

2020-02-05 11:04

视频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