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无处安放的生气:这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作者:徐姗姗   2022-07-20   770次阅读   0个赞

人有七情六欲,生气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而有些人却在处于生气沼泽的无处安放和痛苦折磨中。

 

小静是一名中学生,最近因为家里的很多事情特别容易生气,而且已经气得自己睡不好,又找不到宣泄的地方。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总是生气,不知道该怎么宣泄自己的情绪,她想问这是不是她自己的问题?

 

小静说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怎么了,莫名其妙特别容易生气,持续了好多天了。

 

她举了一些让自己生气的例子,这些事情以前她也会生气,但很快就会忘记,而这些天以来却因为这些小事变得持续生气。

 

这些事情都是家里日常发生的事儿,小静的弟弟比她小一岁,小静觉得妈妈对待她和弟弟很双标,比如她妈妈给弟弟买吃的弟弟不用花钱,给她买要花自己的钱。

 

还有给弟弟买鸡排的事,鸡排店离家较远,弟弟要吃鸡排自己懒得买,妈妈会要求小静坐公交车回家途中下车给弟弟买,但是她想吃鸡排的时候,希望妈妈坐公交回家的路上给自己买,妈妈却直接拒绝。

 

小静觉得父母对她总是不够信任,对她还比较苛刻。

 

她说很多时候明明是妈妈错在先,但妈妈就是不承认,甚至怪她,而自己犯错就成了错上加错。

 

小静还讲了一件事,她妈妈和一个小学同学暧昧微信聊天,小静都没有阻拦,因为怕破坏这个家庭。

 

那位同学时常送她妈妈昂贵礼物,但他们没有见过面。

 

小静说因为妈妈这种行为觉得可耻,但是弟弟却很支持妈妈,妈妈也喜欢弟弟,更信任弟弟。

 

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让她感觉很生气,现在又气得睡不着觉,还找不到宣泄的地方,心里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跟小静说,看到她能来这里诉说,说明她已经在积极寻求缓解方式,为她的积极行动点赞。

 

第一,我希望小静明白,所有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要接纳它的存在。

 

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体验,而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我们却较难加以控制。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无缘无故。

 

所以,当我们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时,首先要接纳它的存在,接纳自己现在处于这个情绪中的事实。

 

要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首先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从第三视角去观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这是缓解情绪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第二,现在持续的生气状态,是前期没有很好解决的负面情绪的积累。

 

心理学理论认为,我们的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期压抑会给身心带来伤害。而且负面情绪积累,也会影响我们未来的情绪状态和日常生活。

 

现在我们之所以持续产生负面情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前期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和很好地解决。

 

对于小静来说,她现在持续地生气是因为,前期对她所列举的各种刺激事件所产生的生气、委屈、甚至耻辱等负面情绪,没有很好地完成疏解。

 

虽然小静以前会很快忘记,但这些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她压抑到了潜意识中,现在它们又都爆发了出来。

 

第三,直接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

 

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刺激事件的看法和信念,也就是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

 

当我们的认知是理性的、合理的,那么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反之,当我们的认知是非理性的、偏差的,那么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在小静这里,她在关于母亲对待她和弟弟态度的事情上,认为母亲双标或者偏爱,在小静的内心可能存在诸如:

 

“父母对待子女态度必须一模一样,否则就是不称职的父母”之类的信念,这个信念我想对一般父母来讲并不容易做到。

 

父母肯定都是爱子女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还有小静说很多时候是妈妈错在先还不承认,甚至会怪她,被无故责怪肯定是会不开心,何况是被自己的母亲责怪,不过这件事情让小静很生气,在她心里也许认为“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哪怕是自己的父母,错了就必须承认和改正,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的父母”。

 

我跟小静说,一个人做错事承担责任肯定无可厚非,不过如果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做到,否则就不合格,那么就会有些过度要求了。因为往往我们可以要求和改变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非理性信念,通过辩论,让理性信念最终取代非理性信念,我们的负面情绪就会随之得以缓解甚至消失。

 

第四,当遇到负面情绪时,不要压抑自己,要想办法疏导和宣泄情绪。

 

既然我们的情绪产生都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觉得我们的情绪不可理解,或者觉得我们怎么会生气。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就是更好地接纳自己。

 

对于负面情绪,我们要学会更多地方式来疏导和宣泄情绪,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以上的理性情绪方法之外,还有诸如:

 

和好朋友分享交流,来宣泄情绪和获得情感理解支持;

 

进行运动锻炼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

 

用写日记、微博等书写的方式,来抒发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每天给自己积极的鼓励和自我暗示,让自己向希望成为的样子去努力……

 

只要有负面情绪,发现心情不好,我们就要找原因、找办法解决,不给自己留负面情绪的尾巴。

 

第五,努力升华自己,向理想自我发展。

 

在心理学中,与压抑相反,升华是一种成熟的心里防御机制,就是把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具有建设意义的方向抒发的心理反应。

 

比如因为内心苦闷而拼命工作,结果取得成就;因为考试失利而客户努力学习,取得更好地成绩等等。

 

所以,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变生气为力量,成为自己向理想自我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

 

理想自我是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子的自我,理想自我通常与现实自我有差距,而这个差距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你的理想自我是什么样子,那就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去做现阶段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可以为我们的生命创造意义,让我们收获充实而有意义地快乐,而这就是幸福。

 

谁来拯救我们无处安放的生气?

 

唯有接纳它、认识它、理解它、疏解它,最后让它升华,向理想自我努力发展。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