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九)

作者:章晓婷   2022-11-28   1077次阅读   0个赞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关于青少年同一性的话题。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提到过,完成同一性是孩子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

 

我们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西游记里面,唐僧每次都说我来自东土大唐,我将去往西天取经,那我们听完这句话之后就知道这个人的人生方向,非常的明确“我将去向何方”就是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志向,我们说人生百余年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花整个一生的时间去探索人生的方向,可能我们终将一事无成。

 

完成同一性,不仅仅是青少年在做的事儿,很多成年人其实也一直在思考,不知道能做什么,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这就是没有完成自身的同一性,最后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各种徘徊之中,而没有真正投入的去生活这些人到临死,他的死亡焦虑就会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直到他快死亡的时候,他才发现我的人生还没有真正的开始相反,如果一个人能早早知道自己的天赋使命兴趣爱好,早早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的人生就会饱满而充实。

 

周恩来总理在初二的时候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周总理的一生,为新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一个人要想生命活得有意义,就一定要明白,我想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有哪些特质和特点?

 

我经常跟大家说,人没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如果我们的特点放到了适宜的位置上,那就是优点,如果放在了一个不适宜的位置上,那就是缺点。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的性格是外向型的。那在朋友聚会时,大家都比较闷的时候,他会挑起气氛,带大家玩得很high,那所有的伙伴都会评价他,他这个人特别好,特别喜欢跟他在一起,是这样吧?

 

那如果换一个情境,我们把他放到教室里,大家都在认真的听课,他的那个活泼开朗又展现出来了,他会高一声低一声,总是打断老师的讲课这时别人就会说,这个人真讨厌,影响我们听课。那么,这个让大家喜欢的人和让大家讨厌的人是同一个人啊这就是同一个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出来,这所谓的同一性,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境里是好的,在什么情境里是坏的?要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没有扬长避短的时候,可以悦纳自己,可以很欣然的了解那个好的我,那个不好的我,都是我,这就是我心理学上所说的同一性。

 

如果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尽早的立志,立大志,作出大贡献,大成就,那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特点是什么,那他怎么探索呢?一方面是通过各种经历去探索,比如去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家族里出生的孩子。他的爸爸是什么样的?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家族血统,所以我们拥有这样的特点,我们中国的宗族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很多家族会有自己的家训家风。除了中国,欧洲很多国家也是非常讲血统,讲贵族气质,这实际上就是给了人一种正能量,让孩子很早的就知道我是谁的后代,我流淌着什么样的血液,所以我拥有什么样的特质完成同一性就是看到自己的特质,并且悦纳自己的一切。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团体中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持基本一致,举个例子,可能我们的孩子,都参加过夏令营或者是冬令营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和别的孩子就会形成小团体,如果在团体中,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和团体其他成员对的评价几乎一致,那这个孩子的同一性就完成得不错。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不一致,那这个同一性就完成的不是很好。

 

如果一个孩子的同一性完成的好,他就会成长为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擅长的什么?不擅长什么?能把什么事儿做得很好,什么事儿做的不好这样的人,当外界有舆论评价他的时候,他也可以很淡定,不去跟人争辩可是对同一性完成不好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做什么事儿都要看别人的评价和脸色,当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很高的时候,他自然是心怀喜悦,可是当周围的人对他评价很低的时候,他恨不得跟这个人去打架因为他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靠别人去定的。

 

同一性完成好的人,是有自信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并做出大成就的人相反来说,同一性不好的人就是自卑的,自己的人生也处在一个失控的状况,他所有的一切可能都会随着周围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孩子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孩子在青少年期间是否完成自我同一性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去探索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现在我来说说,怎样才能很好的去完成一个人的同一性呢?我们就要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界的一个鼻祖。他人格结构理论说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我们人有动物同样有,它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原则。比如说你想大小便,你就地解决,这个实际上就是本我干的事儿,可是这个时候你觉得你可以就地解决吗?一定不可以对吗?那是谁在做工作呢?那就是自我在做工作。自我在三个我中,起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当本我的部分有点过分,不符合社会规则的时候,自我会出来调节,当超我的部分过强,压力太大的时候,自我仍然会站出来调节,让我们看起来像一个正常人,能够在社会上混下去。

 

自我是指的意识的部分,它的原则,就是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那什么叫超我呢?超我就是那个道德化的自我。这一部分,我们说它反映的是儿童生长环境的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这一部分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懂的,要父母教的,这个是跟动物的一个最大的区别。超我,遵循的是至善原则。

 

一个人只有本我,或者是只有超我都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有一种病症叫做微笑抑郁症。就是因为只有超我而本我无法释放造成的。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他被所在社会环境中接触的任何一个人,人设为一个好学生,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在爸爸面妈妈面前展现的是最好的一面,在老师面前要展现最好的一面,在同学面前也是如此,那他的本我就很难得到释放。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事件,就是这个孩子在前一天还在安慰同学,帮助同学,性格开朗活泼,是大家公认的最完美的那种人。第二天这个孩子就跳楼了,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最震惊的人应该是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做梦都没想到,这十几年来,孩子做什么事儿都可让人省心了,而且活泼开朗,怎么会自杀呢?

 

一个人的本我和超我的部分都是需要释放的,家就是释放本我的地方,而学校就是展现超我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超我的部分,肯定是被社会唾弃的,但是一个人只有超额的部分,没有本我的部分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自我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我们刚才说到本我自我和超我,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不是就是人生的掌控能力呀!那人生的掌控能力强的话,他是不是就可以励志朝他自己的方向,把住航向一直前进?但是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是不是就容易随随波逐流?很不容易,坚持自己的志向?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很好的去完成同一性呢?这里有几点可以供大家参考:第一,稳定的态度和情绪反应。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很大一部分,他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因此会无意识的做出很多越界的行为。此时家长不能单从规则的角度去考虑,也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在进行自我探索,是否在以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其次,由此类行为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容易让家长感到情绪失控,但我建议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之前,家长要尽量少表现出极端情绪,因为这样不利于孩子进行进一步探索。

 

第二,清晰的边界和适当的帮助。边界不清是目前青少年家庭最常见和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严重的还处在共生的状态。作为家长,我们要把青少年当作孩子照顾,但要给予他们成人般的尊重。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味的把孩子看作孩子,只会限制他们同一性的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肯定是需要帮助的,而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适当的帮助指的是,在充分相信和给予尝试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去帮助和照顾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一直在你身边,随时准备着向你伸出援手,前提是在你向我发出信号之后。·

 

第三,就是做好分离的准备,一旦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发展顺利之后,就意味着,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孩子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相当于鸟儿的翅膀已经发育完成,父母的鸟窝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孩子将慢慢开始拥有自己的世界,而这时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也会慢慢降低。虽然作为父母来说,这样的结果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会有被抛弃的感觉。然而如果不能忍受这样的焦虑呢,就没有办法让鸟儿飞翔。正如作家龙应台所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都一定要看清,也一定要接受的。要认识到,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孩子不是属于我们的私有物品,他自有他的人生。

 

关于以上这三点,希望各位可以在课后进行透彻思考,只要我们做好这三点,就是在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道路上,给予最好、最充分的支持。好,今天我们的课程就到这里,感谢您今天的学习,如果您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课程下方留言栏中给我留言,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课程,欢迎您把课程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节课再见。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