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你会总是因为说不过别人而生闷气吗

作者:徐姗姗   2023-04-25   1432次阅读   0个赞

1282605b6786681e3ab33cbfe93ac900.jpg

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每个人都要学会更好地和我们的情绪相伴。

中医认为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生气是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接近发怒的一种状态,其实质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而生闷气则更是将怒气转向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带来自我贬损和自我价值感低等问题。

曾看到一个文章写到,据专家研究发现,人在愤怒的时候呼出的气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由此可见怒气伤身绝非空穴来风。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沉溺在过去及发泄愤怒会造成更多的心脏病及更多的愤怒。

现实生活中,你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闷气吗?

前两天遇到一个小伙G,讲述了他因为没说过别人而生了一天闷气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前一天他和母亲去亲戚家吃饭,一开席当饭还没有送到嘴边的时候,坐在他身旁的亲戚就说,让他赶紧找个女孩结婚,好让他母亲照顾孩子。

他说之前在视频APP里看到过关于过年过节亲戚向年轻人催婚的回怼话语,于是就照着回答说“想要照顾孩子可以做月嫂啊,不但能照顾孩子还有钱赚一举两得。”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亲戚还会继续回怼他说,“自己生的孩子才有意义”,当时他有点想不到该怎么继续回怼了。

虽然之后他们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就边吃饭边聊其他话题了,但是这样一来,却搞得他这顿饭从一开始心里就有一股气发不出去,从前一天一直到那天,还在生闷气。

他说有时候在想,自己做了十几年的销售,业绩没见长进也就算了,应对客户和回怼亲戚的话也毫无长进,曾经对自己这样无语过。

另外,今年是三年疫情完全放开的第一年,都说要先拔得头筹,可是如今一年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了,朋友圈里其他同行和之前的同学同事基本上每月保底两单成交,他们还都嫌少,而他自己一个成交都费劲。

连他的主管都吐槽说,他积累到的客户不是难啃的骨头,而是很难张嘴的狼牙棒,运气简直不要太差。

总之就是感觉自己开年不顺的样子,还要应对这些老家亲戚的逼问,最后他跟自己说看来以后这种亲戚少见,甚至不见为好。

非常能理解G的感受,本身就是别人跨越了边界对自己进行催婚,而在与对方辩驳时却说不过对方,事后自己心里感到很不爽,既委屈、又愤怒、还引发了自责。

曾经有位心理咨询师说,真正让我们愤怒、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总想要“赢”的心。

如果我们总是想要赢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内在心理模式。

如果我们总是想要证明对错,也许是我们内在有某些“未完成的结”,之所以说是“未完成”,意思就是你有一个强烈的情感需求在,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我们长期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会造成内心的未完成情结。

当我们因为没有说过别人而生闷气,开始贬低自己,从而牵连到对自己周遭的一切开始怀疑和否定时,慢慢地就会对我们自身的评价体系和自我价值认同造成损伤。

那么,该怎么改变这样的自我攻击,以更加健康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调节情绪呢?

1、看见情绪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

我们会习惯性的将“悲伤”、“愤怒”、“怨恨”归为“负面情绪”,但是其实情绪没有正面、负面之分。

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起着保护作用,比如“恐惧”可以让我们免于潜在的危险,“愤怒”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边界感,让对方不再侵犯。

当我们在与别人发生冲突,处于被动状态时,会有“愤怒”的情绪。

“愤怒”是指事情没有按我们的预期发生,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自己感觉被侵犯时,那种焦虑、惶恐和无助交织在一起的情绪感受。是因为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的状态。

发泄出去会伤害别人,比如谩骂、语言攻击对方等行为;压抑控制下来又会伤害自己,比如像G一样生闷气、自责。

情绪是有能量的,每份情绪背后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看见它、并感受它,感知到你愤怒情绪背后,也许是内心想要得到的被尊重、被认可和被接纳的需求。

看清愤怒情绪更深层次的感受,深层次的情绪往往会被潜意识深藏,一旦出现类似情境,这份情绪会被再次激活。

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看到就是改变的开始,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很好地感知自己。

2、树立边界,调整认知,合理应对愤怒及压力源。

透过表层,找到我们愤怒情绪背后的压力源,比如让G反应敏感和感到紧张的,一个是婚恋问题,另一个是工作压力

重新调整对压力源事件的认知,改善自己的紧张不安情绪。

关于婚恋问题,当我们对别人谈论自己的婚恋问题表现出过于敏感时,就要反观我们内心是否没有做到坚定自己的选择,和守住自己的边界。

百度上有个网友针对“说不过别人怎么办?”给出的高赞回复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自己能作主就别人爱怎么辨怎么辨,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干脆连说都省了”。

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坚守,对做自己的践行,也是对自我边界的守护。

关于工作压力问题,要缓解焦虑,还是要先客观看待自己当下的工作业绩,虽说要“拔得头筹”,但每个人的节奏有所不同。

还有像G一样面临的现有潜在客户群问题,虽然是主管的调侃,但也许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接纳现实,调整心态,做好继续前进的准备。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过,乐观就是对不好的事做暂时的、特定的解释,这样的人当他遇到挫折时,就会很快振作起来。

而碰到压力容易垮掉的悲观的人,往往会对不好的事做永久的和普遍的解释,从而降低自我认同和价值感。

3、对过去的成长历程进行自我探索和觉察,强化自主选择。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过,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形成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就像是电脑里的“操作系统”。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操作系统”不了解,外来什么刺激我们就有什么情绪,做出什么反应,自己往往都意识不到。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对发生的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做出回应,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

假如你很容易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对输赢对错有所执念,这是在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

只有去检视我们的成长历程,去找到那个影响我们现有反应模式的旧的关系经验,才会发现我们未完成情结形成的关键点,找到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源头。

就像有些心理咨询师所说的,“可能更需要观察自己的成长环境,审视自己受哪些因素驱动和影响,并将心结一一解开,这需要花耐心和时间,需要小火慢炖。”

在心理学中,感觉“受伤害”分两种,一种是身体真的受伤害,另一种是自己心理感觉很受伤,就像G所表述的就是后者。

我们想要得到的需求满足,往往都是来自于儿时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未被满足的内在需求。

所有情绪都是我们生命的信息和能量,当我们学会自我探索和觉察,找到情绪深层的需求和能量,看到那个曾经未被满足的需要,我们也就开启了自我疗愈之路。

当我们学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再需要从外界获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自主,内心也就更加强大。

愿我们都能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内在稳定地应对和更好地处理周遭的世事。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