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我崇拜明星有错吗?

作者:王丽荣   2016-10-31   11402次阅读   1个赞

壹点灵weifang心理咨询专家 王丽荣

关于少年男女“追星”,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评论。有人批评,有人担忧,也有人理解。

我认为少年“追星”是客观存在,凡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但合理并不等于绝对正确,“追星”有利有弊。你们在“追星”中,要理智、适度,不要盲目、过度,更不要痴迷!

◎科学心理分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大部分的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

青少年心中其实都存在一个现实自我和一个理想自我,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敏感、多虑、反叛又极易产生自我否定情绪的青少年来说,崇拜偶像,实际上是一种追求自我肯定的理想自我的特殊形式。

追星,是对认同人物思想行为的直接性模仿,具体表现在人生观、言行举止及服饰发型上的模仿。

◎少年追星原因

(1)追寻自我。当你们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

此时,你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

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2)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你们总想成为多彩社会中独特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这是众多追星者的心态。

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你们的明星剪贴簿绝对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追什么。否则,便觉得自个儿土得掉渣,怯得要命。

于是便阅读“星”们的传闻报道、收藏“星”们种种歌曲,购买贵得吓人的“个人专辑”,然后还理个“星”式的发型,穿一身“星”式服装,讲一口“星”味言语,自我感觉倍儿精神、倍儿威风、倍儿浪漫、倍儿时髦。

(3)心灵寄托。伴随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个体的心理和社会性开始趋于成熟,但又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

强烈的偶像崇拜心理,是你们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

那些被崇拜的明星,靓丽的外表、潇洒的风度、事业的成功、较高的知名度、丰厚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等等,往往被你们当作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的一种寄托。

(4)从众心理。中学生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5)感情需要。你们生活在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

明星便成了青少年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

(6)向往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

明星们的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少年逼真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你们渴望成为这样辉煌的成功者。

于是便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心态,成为狂热的追星族。

(7)寻求刺激。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是一种刺激,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品。

总之,少年追星从心理学意义上分析,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对不同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

偶像崇拜能为少年的成长提供奋斗的目标。“治天下者,必先利其志”,志向、目标是到达成功的前提。

这就好比在黑夜中航行的船只,需要灯塔指引航向一样。

青春偶像为你们提供了奋斗目标,但并非意味着其本身就是奋斗目标。

若一意孤行以至触礁搁浅、船毁人亡,也只能说明你是一名不合格的水手,总不能嗔怪灯塔指错了航向吧!

◎正视“追星”的弊端

部分少年在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时,过分着迷于该偶像的各类外在特征、性格爱好甚至隐私生活,过分美化或夸张其舞台、歌坛、屏幕、竞技场的形象,从而人为地将偶像脱离了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而成为个人心中完美的“神”。

其结果,不但会情迷于偶像人物的外部形象不能自拔,也很容易做出种种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

(1)陷入拜金主义。在大部分偶像剧中,主人公往往是外表亮丽、名车相伴、花钱如流水的纨绔子弟。

青少年对这些个性独特的形象痴迷不已,争相模仿,即使家庭不宽裕,也要吃西餐、穿名牌,相互攀比。

(2)思维扭曲。有的少年只注重外表,不注重文化修养。明星偶像的学历普遍偏低,而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这间接地暗示青少年“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错误观点。

于是有的少年只重视外表的光鲜,而忽视文化知识的积淀,更有甚者,为了参加选秀节目而荒废学业。

(3)盲目模仿,丧失自我。有的少年辨知能力有限,缺乏社会经验,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值得自己仿效,不分黑白,盲目跟风模仿,一味崇拜。

对学业荒废不顾,憧憬着能像某明星一样一夜成名,沉醉于幻想世界,丢失了自身原本宝贵的自然和纯朴。

(4)陷入迷途。在成长中的少年处于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辨别是非能力差,崇拜明星偶像,不但容易沉湎其中难以自拔,而且极易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

轻者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影响家庭和谐;严重的发生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

(5)影响学习。有人为“追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此寻求欢乐和精神寄托,转移或降低了学习兴趣,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影响学习。

(6)损害身体。有的追星者为了星们的物品,不得不节省饮食,更有甚者为了购买演唱会门票,不惜去卖血!

(7)糟蹋自己。个别少女,病态地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当成自己的恋人,长期单相思,一旦听说自己的梦中“情人”有了女友,或结了婚,便痛不欲生,觉得自己的“恋人”被别人“插足”抢走了,从而产生了类似“失恋”的感觉,颓废消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作者心语

辩证看待。对青少年来说,适当追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盲目祟拜,造成不良后果则不可取。

对待追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而不要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

因为,无论怎样追星,你最终还是要完成你自己的人生。

时间最公平,你把时间给了明星,必然荒废自己的人生。明星与自己的人生哪个更重要呢?

◎爱心提醒

(1)谨慎选择偶像。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不应是徒有其表;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过度花费时间和金钱追星。因为,“星”的光环永远不会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要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或敌对,以免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4)善于吸收。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悟出他之所以成功的道理,总结出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诀为己所用。

(5)关心亲人。不要过分追星而忽视自己的亲人,你应该把爱分给自己的父母和亲人。

(6)摆正关系。无论你为明星如何付出,明星根本不会理你,绝不可能在乎你。无论何时,有能力就会被人仰视,没能力定会被人瞧不起。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以免勿入歧途。

过分追星如同傻傻地看看着别人前行,而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坐享其成,直到事后突然清醒,才发现一切都是泡影,只能两手空空、头脑空空、远离成功,甚至痛苦终生。

◎温馨提示

明星再怎么迷人,那些财富、荣誉、粉丝都是明星的,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追星除了让你得到一点点即时的心理满足,还有什么收获呢?相反,把握不好还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时间、金钱甚至前途的损失。

人,只有自己选准目标,并把时间和精力投给自己,才有可能成为被人追捧与羡慕的人。

过度追星,到头来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无影无踪。当你再次面对现实,恐怕要追赶一生,也很难圆你自己曾经的梦。不当的追星有可能毁了人的前程,让人痛恨终生!

愿你把握好人生记忆的最佳年龄,尽早从迷茫中彻底清醒,早日实现你心中理想的梦!谱写属于你自己的辉煌人生!

本文来自:《青少年赢得人生的180个智慧》之三《赢得未来人生之基石》作者:王丽荣

☆我是王丽荣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坐标潍坊

我擅长以下领域

青少年心理、亲子关系等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