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如何有效地改善你的关系

作者:朴永胜   2016-11-18   11927次阅读   7个赞

壹点灵dalian心理咨询专家 朴永胜

我今天想要介绍的是关于亚隆体系里面的团体治疗的一些观念,以及我自己本人对于人际关系的一些看法,并且我试图将这两者做连接,然后从关系分析的角度以及人际间的角度来解析。

关于精神分析,当前最为热点的、最为前沿的这个研究领域现在已经到了人际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最感兴趣的是研究在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连接,以及这种连接会如何影响个人的发展,或者是造成病理性的发展。

从我的观点来看,精神分析现在正在加入团体治疗的行列,因为团体治疗是一直关切此时此地的关系的。

团体治疗最基础的治疗假设就是:

如果一个人去学习他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样子,这就可以帮助这个人去获得更好的关系,并且这个更好的关系是能够帮助他减轻症状,并且减轻他的自毁性行为模式。

欧文·亚隆一直对于团体治疗中的疗效因子非常感兴趣,所以他有一个研究的项目,就是去询问病人或者询问来访者:

对你来说,在团体治疗中,帮助你改善的、对你有效的那些因素是什么?

欧文·亚隆从他的研究项目中总结出了11个疗效因子,他认为这11个疗效因子对于改善关系是最重要的。

01.希望重塑

第一个疗效因子,对于所有的心理治疗师可能都是熟悉的,那就是希望重塑。

不论你做的是什么类型的治疗,即便你是做巫术治疗,那么你为你的病人或者你的来访者所做的第一件有用的事情,可能就是为他们重塑了希望。

在所有类型的治疗中,一个很基本、很共同的因子,就是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传统,给我们的病人提供了被治愈的希望。

不论我们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传统是什么,我们都会相信存在这样的一件事物,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希望。

02.普遍性

第二个疗效因子就是普遍性。这个疗效因子对于所有类型、所有种类的团体治疗都是有效的。

不论你做的是高度结构化的教育性团体,还是高度非结构化的分析性团体,对于团体的组员来说,非常有效的一点就是:

他们知道他们所受的苦难不是独一的,而是有人跟他们处在同样的位置。

这种体验就是意识到其他人也和他一样在受苦,一样在经历苦难,这样的体验本身就是有治疗效果的。

03.存在因子

团体对于人们体验到这一点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地方,因为它能够亲耳听到别人诉说自己的苦难和挣扎。

无论他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同样点是什么,有一点他总会发现的就是:他和其他人一样会面临存在因子的影响:

我们都同样的要面对人类的处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死亡;我们都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自由而挣扎;我们都会孤单,以及我们不得不为跟其他人的分离而挣扎;我们也要为了责任而挣扎,也就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04.传递信息

接下来的这个疗效因子叫做传递信息。在心理治疗性团体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因为你需要告诉你的组员关于他们的一些信息。

不过,即便是在非结构性的分析性的团体中,也会有信息传递的内容,只是,有的时候在不成熟的团体里并不是以这种建议的方式传递的。

05.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团体治疗因子。利他的体验就是一个人体验到他自己内在有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给其他人的。

但是对于利他来说是有一些困境的,那么我会在稍后去讲一下利他方面的两难。

但是不管怎么说,利他还是可以提供一种有自我价值的感觉,即我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06.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现

接下来的这一个疗效因子就是对于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现。因为在团体中有很多人都可以作为移情的对象,所以组员经常在他们的头脑里重构自己的原生家庭。

所以组员们很可能在团体里发现某个人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母亲,或者是像他的兄弟姐妹。

跟这些人一起工作,就有可能会解决早年所遇到的这些冲突,或者是挣扎。而且通常是精神分析性团体的核心焦点。

07.宣泄

下一个疗效因子是宣泄。宣泄的意思就是给予一些在之前被压抑、被潜抑,或者是被推开的一些情绪做表达。因为团体治疗比个体治疗有更多的人,所以团体的组员可能更有机会去表达、去宣泄那些被压抑的情绪。

08.提高社交技巧

下一个疗效因子就是提高社交技巧。这一个因子可以发生在很多不同的层面。

对于退行很严重的病人来说,这是非常基础的一个疗效因子,即他要学习如何去社交、如何去与人交谈、与人如何与人打交道,这些基础的社交。

对于有更高的自我功能的病人来说,提高社交技巧就是学会如何去共情,然后如何去负责任相关。

09.模仿行为

模仿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去看其他人做了什么,然后去效仿其他人的做法。我在回应性这一点上,看到过很多的模仿行为。

如果组员发现其他的成员非常的温暖、非常的有理解心,让其他的组员都很愿意去跟这个人说话,那么他自己本人也有可能会学习,会尝试着去变得更加的有接受性,变得想要更受欢迎。

10.团体凝聚力

接下来,我要跳到团体凝聚力,因为团体凝聚力是在团体治疗中的一个核心重要的能力。在团体治疗中的团体凝聚力和个体治疗中的治疗联盟是一个平行的概念的。

团体凝聚力就是一个团体产生疗效的最基本的东西,也是让团体治疗成为可能的一个因素。

在研究中也表明:团体凝聚力可以预测这个团体是否能够对成员产生作用和效果。

11.人际学习

不过,在亚隆模式的团体治疗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人际学习,所以我今天集中聚焦在人际学习的层面,讲一讲人际学习里面微妙且复杂的东西。

人际学习的意思就是去研究在此时此地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什么,而这个澄清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个人可以进行学习以及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过程。

在亚隆模式的团体治疗中,有很大的精力都会被放在此时此刻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并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跟团体之外的事情有关的讲述或者是团体之外的关系上面,我们相信,不论这个人在他的个人生活中发生了怎样的困难,他都会把这个困难带到团体里面来。

所以,我们作为治疗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者,去很仔细的观察在团体中这个组员发生了什么。

我们会发现,作为治疗师以及团体的其他成员,可能都会被组员的个人困难所勾住。

对于治疗师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去寻找我们是如何被勾住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够脱钩。

脱钩的意思就是帮助组员去发现其他与他人产生关联的方式,这个方式可能是一个更健康也更有意义有益的方式。

现在退回一步,让我们重新去概念化关系的含义,然后我们再回头去讲人际学习。

在过去40年中,对于关系最重要的理论是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家像克莱茵、科胡特、巴林特,他们让我们理解到:因为早年和他人的关系而形成一些结构化的模式。

这个理论讲的是:在早年,我们作为婴儿,和母亲或其他照料者的互动,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初最重要的关系。我们对于这种关系的理解,或者说我们对于这种关系的看法和体验,会内化到我们的内部。

所以,客体关系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关系是被我们内在与客体表征之间的关联所影响的。

比如说,可能我们内在有对于好母亲的表征,也有对坏母亲的表征。

而我们长大以后,当我们和配偶互动的时候,配偶会唤起我们内在对于坏母亲的体验,让我们感觉到配偶像我们以前的那个坏母亲一样在对待我们。

所以客体关系理论,它是一个关于内部世界的理论,它其实处理的是关联性和关系之间的区别。

在新的精神分析思想之中,我们试图去分辨关系是什么。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之所以要去理解关系,是因为要去理解这个内化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对自我的形成。

因此,克莱茵体系里面,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是全好的,或者是全坏的。

在这里,我们以自我是全好的为例,如果自我是全好的,那么他人就是坏的。在发展的阶段之中,一个很重要的进步或者说里程碑就是意识到自我是又好又坏的,他人也是又好又坏的。

用克莱茵派的术语来讲,就是好乳房和坏乳房其实都是同一个乳房。

但是当代的关系学派(或者说主体间学派)对于发展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在发展中最让人惊讶、最标志性的里程碑就是发现其他人也有主体性。

这个跳跃就是,客体关系理论从一开始在孩子的心里预先想到:母亲是好的还是坏的,转换到孩子去想:噢,母亲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主体性,她有她自己的心智,而这个心智有时候可能完全想不到我。

而这其实是很难去接受的一件事情,可能我们用尽一生去试图接受这件事情,但是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件事情。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小孩子身上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就在昨天,我还在通过网络跟我的女儿还有她的儿子在谈话,他的儿子今年大概两岁半。像这样的互动,我们大概每天都会在skype上进行。非常有意思的是,她儿子就是不会让我女儿跟我说话。

当我问我女儿问题,而我女儿试图回答的时候,他儿子就会马上打断她。她是一个回应性很好的母亲,所以她会立即回应她儿子的打断。

所以我女儿回来再跟我说话的时候,刚说3个字,她的儿子又会回来问她说:唉,妈妈,我有一块拼图到哪里去了?

或许漫不经心的观察者可能会说:唉呀,这个小朋友他就想要关注。我觉得这可能不是要关注,而是一种抗议:抗议她母亲有她自己的自主性。

我还会想,儿子想说的就是:我还是想要你成为我的一部分,然后去体验我所体验到的东西。这是同样的一种行为,但是它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现在的婴儿发展的研究中,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系统对于婴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早期的母婴互动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母亲的调平性,即她能够响应孩子的程度:母亲有多大的能力能够做出调整,以使自己与婴儿的体验相调平,并且给出反思。

或许你们中有些人了解过这样的研究,他会录下母婴互动的片段,并且以微秒为单位去仔细地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如果你去做这种微秒级的分析的话,那么你就会看见:一个和谐的母婴之间,母婴的表情都是同步的。

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就是让母亲和婴儿互相注视,然后让母亲保持她的面部面无表情。在这样的一个面无表情实验之中,这个婴儿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沮丧。这就可以去理解,昨天我的外孙和他的母亲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确实会需要去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其他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主体性。在客体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婴儿是和母亲相融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而它发展的过程就是要去学习分离。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相平行的故事,就是孩子是分离着出生的,它发展的任务就是去学习关联、学习联结。

从主体间性的框架上来理解,我们发展的任务就是要去跨越人和人之间相分离的部分,然后达到一种联结。

在发展的任务上,这样的一个相平行的过程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会与其他那些也有自己主体性的人相联结。

而在团体治疗之中发生的事情就是,人们要去学会与其他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联结。这个结果,可能就需要你自己去区分开对于你本身的意义以及对于他人的意义。

☆我是朴永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大连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婚姻,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孩子教育职场发展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7个人已点赞

评论(1)

零**

2016-12-06 16:33

加油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