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凤凰男自我救赎之乾坤大挪移心法

作者:李红艳   2017-03-27   2129次阅读   2个赞

壹点灵yuxi心理咨询专家 李红艳

 

一、凤凰男性格分析

 

近几年,“凤凰男”这个词语时不时的出现于各种网络、报刊上。凤凰男作为一种标签,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他们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

 

凤凰男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目的是为父母养老,所以他无论到哪里、变成什么样,都牢记为父母和大家族奉献出一切,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凤凰男对自己的财富有原罪感,只要他过上稍稍好的生活,而他的父母兄弟没过上,就是一种罪恶。因为凤凰男认为他和他的原生家庭是一体的,就该同生死、共患难和享富贵。

 

凤凰男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他的父母,其次是他的兄弟姐妹。女朋友或老婆之类的靠后。

最经典的凤凰男形象当数《新结婚时代》里的何建国、《双面胶》里的李亚平、《婆婆来了》里面的王传志。在这三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很多人对凤凰男这一群体表现出了反感的情绪。而一些在婚恋中经历过凤凰男的女人,则表示深恶痛绝,甚至到天涯、到各种论坛里痛扒凤凰男的各种奇葩逻辑和行为。

 

二、凤凰男的内心世界

 

在外人那里,当然只是一个“厌恶”就可代过;最多最多,经历过凤凰男的女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深恶痛绝”。而很少有人想过,作为凤凰男本人,他自己的内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在凤凰男的原生家庭,有一个桨糊逻辑:你上大学花了家里的钱,并且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家里的父母全靠你养,否则你就是没良心;家里的全部兄弟姐妹,也都要靠你照顾了,否则你就是不义;老家的所有亲戚朋友,你都要关照到,否则你就是忘本;老家村里所有的村民,你都要有所关照,否则你就是眼光高,看不起人。这就意味着,我的事是你的事,我们的事也是你的事,我们所有人的事都是你的事。

 

我们都知道,在如今,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金钱支撑的普通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想要寻得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就算是因为本人着实优秀,也因此谋得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要成家立业、买房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就算买了房、娶了妻,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诸如吃、穿、用、各种交际的费用,也已经筋疲力尽、弹尽粮绝。

 

然而,在遥远的农村,似乎还觉得大学生是一件很耀眼、很光辉的身份,似乎一毕业,就可以支撑起整个家、甚至整个家族的生活;然后把兄弟姐妹一个个地带到城里,并且给他们安排工作;把父母接到身边来,让父母享福。

 

如果这个凤凰男,不幸地成为了一个公务员,那么势必要因为原生家庭的牵绊,最终自毁前程。《婆婆来了》里面的王传志,就是一例。明明自己只是一个政府机关里的小职员,家人却觉得他是在京城做大官的,可以摆平家里的一切事情,最终被迫离职。在中国的贪官中,有很大的比例就是凤凰男。

 

我想,在漫长的以“孝”治天下的中国古代,一定滋生了很多任人唯亲的事情,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么来的。即使在某个法治相对严明的朝代,一碰到“孝”字,就会网开一面。“我是因为父亲卧病在床,没钱治病才偷钱的。”“大人行行好,我要是死了,家里80岁的老母可怎么活呀?”

 

凤凰男当然想要一身轻松的去闯世界,但是,但凡他流露出哪怕只是一丝一毫想要离开母亲的意思,母亲就会表现得痛不欲生。这导致了他对母亲的强烈内疚:生命的根本动力,驱动他想离开母亲,这时他发现母亲会活不下去。可不管母亲多么痛苦,他还是想离开母亲——虽然事实上没做到。由此,他想离开的动力,就像是攻击了母亲一样——你看母亲是多么痛不欲生。于是,他变得非常内疚。

 

并且,从更深层面看,其实他潜意识中有弑母的强烈动力——我就是想离开你,如果离开你你会死,那么你就去死吧。这份动力也会带给他强烈的内疚。所以,对他而言,母亲的桨糊逻辑,像粘稠的浆糊一样,粘住了他的手脚,粘住了他的思想,粘住了他对未来、对梦想的渴望,让他动弹不得,无法自救。

 

我们可以推想,凤凰男的内心是有多么的痛苦,有多么的无奈,多么的动弹不得,多么的无法自拔。内心总是充斥着反叛与顺从、愤怒与压抑、痛苦与内疚、控制与反控制的焦灼和不安。为了成功的扮演起假自我的角色,违心的掩盖着真自我的真实。但是,真自我并不会真正的消失,它定会以另一种形式显现出来。前几年,新闻曝光的凤凰男公务员打父母的事件就是一例。一个成年子女表现得有多顺从,就有多愤怒;一个成年子女表现得有多内疚,就有多罪恶的念头。

 

你们说,凤凰男到底痛不痛苦。简直太痛苦了。如果你有朋友是凤凰男,请收起你厌恶的情绪,凤凰男只是一个受伤的小孩;如果你被凤凰男伤害过,请给凤凰男多一点理解,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自己就是凤凰男,那么你就要学会自我救赎,以下的内容要重点阅读。

 

三、凤凰男的自我救赎

 

曾奇峰老师说过,“一个男孩想要真正的独立起来,必须在心理上杀了他的母亲,否则就只能是陷在与母亲纠缠的关系中,终生得不到救赎。”人世间最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为着将来的分离做准备的。这个真理,真实得近乎残忍,理智得近乎冷酷。可,它,就是这么回事,无论父母放不放手,已成年的子女,终有一天要成立一个新家庭,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广阔的天地,有自己未来的世界。 

 

当父母向孩子抱怨时,就已经不在父母的位置了。他们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伴侣、自己的父母。也许你从三岁就开始被父母抱怨,并且学会了同情父母,十年过去,二十年过去,三十年过去了,父母在你的迁就中成长了?改变了?还是越老怨气越重?

 

当你做出伟大的牺牲,成为父母的配偶、父母的父母时,父母也就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真正为自己生命负责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生命负责(婴儿除外);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负责(婴儿除外)。每一个人终将要承担起,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责任。这个责任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抱怨成瘾的父母,通常会对孩子一边付出一边抱怨。敏感的孩子会发现,处在这种边缘状态的父母,无论是照顾还是抱怨孩子,好像都和真正的自己无关。她关爱的是“幻觉中的小孩”,抱怨你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这“幻觉中的小孩”,是她内在缺少爱的小孩,内在愤怒的小孩等等的投射。那是发生在她内在的需要,与真正的孩子无关。如果父母完全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存在,讲任何道理又有何用?

 

对于凤凰男的自我救赎,以我做心理咨询师15年有限的经验来看,就两句话: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灵活修炼,天下无敌。

 

1 这是我的事..........................

对于顽固型的父母,这句对话可以每天重复。重复一年,再极品的父母也投降了。

        

2 那是您的事.................................

这句对话每天重复,直到母亲抱怨的任何人、任何事,你都不作出任何回应,胜利就在眼前了。

 

对话心法

1 简单的重复。只可以加一些礼貌用词。万万不可用讲道理来说服父母。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结果就是陷入辩论赛。辩论赛后,必然是双方情绪大爆发,父母甚至会一哭二闹三上吊。

      

2不含敌意的坚决。我不听话,并不意味着我恨你;也不意味着我不爱你;只是,我是我,你是你。即,一方面坚决地对父母的意志说不;同时又对父母传递爱意。

 

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不是一种轻松的态度。真正做到不含嗔恨,不含敌意的坚决的重复,需要真爱的力量,远不如争辩道理来得轻松痛快。父母的反应可能是威胁断绝关系,痛诉付出史,咒骂你的不孝,甚至犯病进医院。这个时候,你还能继续坚持建立自己的界限,也就同时帮父母建立了她的界限。

 

只有父母能分得清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时,真实的沟通才可能发生。也只有在这种平等的一致性沟通中,才能够真实而有效果。

 

这个时候,尊重和理解就会流进父母的心里,就像小溪水在林间漴漴的流过。滋润着一路走过的山林和草地,滋润着就地汲水的小白兔和小花鼠,滋润着恰巧从这里经过口渴的路人。掬一口喝进去,舒爽甜馨,带着大自然清草的芬芳和大自然母亲的胸怀,给到你爱的感觉。

 

☆我是李红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玉溪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子关系、情绪压力个人成长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