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如何在竞争的脉络中激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作者:贺玉玲   2017-07-16   2466次阅读   14个赞

    贺玉玲

    在我的教学和咨询中,经常有爸爸妈妈发出这样的感叹和抱怨:以前的孩子,感觉也没这么费劲,我们的父母也没学过什么家庭教育,不是也把我们拉扯长大,我们现在不也非常优秀吗?孩子在小学还很优秀,到了中学怎么就变了呢?同事或邻居家的孩子也没让大人怎么费劲,孩子就蛮懂事,不像我们家的孩子这样费神?我发现,家长在提出这些问题时,更多指向的责任是孩子。

  关于这些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面对金钱背景下的孩子,围绕着孩子的成长需求,围绕孩子的思维模式,感受模式,行为模式,我们家长的教育工作应该怎么样因人应时而变?作为的爸爸妈妈,我们该怎样有效地支持到孩子,怎么去思考和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曾经有个初二男生的妈妈来找我做咨询,孩子表现不好,经常在学校里惹事,学习成绩差,当时那个妈妈很气愤。

  我问妈妈:“孩子表现不好,你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妈妈回答:“我改变不了这个孩子。”

  “为什么要改变对孩子呢?”

  妈妈说:“我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

  我又问:“你做到了吗?”

  她说:“正在努力。”

  “你是怎么做的?”

  她说:“爸爸也打过,打得很少,在家里面经常给他讲道理,提出批评,好像能做的都做了。”

  “结果呢?”

  “不太理想!”

  “接下来怎么办?”

  “不知道!”

  “你认为孩子错了,还是你错了?”

  斩钉截铁地回答:“孩子错了!”

  “孩子错在哪了?”

  “表现不好,还不听话!”

  “你是什么感受呢?”

  “我很生气,很失望,很无奈。”

  “他表现不好,不听话,你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改变不了孩子!”

  “你为什么要改变对方?”

  “我希望孩子变得更好!”

  我发现,它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到底哪有问题呢?经过思考,我发现,是我们教育的支点放错了,导致我们越努力,孩子的发展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我发现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我们要改变对方。当你抱着改变对方的目的来教育孩子,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还能去做、能支持到他,他还能勉强委屈自己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但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之后,你发现这个环节就会出问题了。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人是主体,主体无法改变!

  一个满脸焦虑的爸爸找到我,说孩子现在特别逆反。以前他为了让孩子能够学习好、表现好,他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孩子不听话时,经常批评指责,甚至动手。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孩子慢慢长大,读初三了,每天在家里与爸爸对着干。当爸爸要动手打孩子时,孩子开始了激烈的反抗。

    有一次孩子手里拿着两把菜刀,放在胸前自卫。爸爸看到孩子这样,忍不住还要动手打孩子,后来爸爸手臂上有好多划伤的地方,再往后发展到孩子在家里公开与爸爸叫板,挑衅爸爸,甚至说一些出言不逊的话。如果爸妈不理他,自己去睡觉,孩子就在客厅里把音响打开,整个晚上在家里搞个人演唱会,整得谁也睡不着。现在呢,这个爸爸回家,需要跟妈妈先通电话,等妈妈说孩子睡着了,爸爸才敢回家。

  这个可怜的爸爸,他不是不爱孩子,也曾在孩子身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和心血,内心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但这个爸爸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不会移动的花瓶,他认为,他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的,可以把孩子改变为他所期望的任何样子。现在孩子的这种举动,正是人作为主体没被尊重的结果。

  现在教育有个非常重要的支点,叫发展人的主体性。什么意思呢?人作为一个主体,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有主观能动性。意味着他可以主动学习、主动成长、主动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如果你这么思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会给到孩子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因为你相信他与你一样,我们都是主体,一生下来,我们就有主动竞争精神,主观能动性。爸爸妈妈要做的工作是,发展孩子的主体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不一样的时代,他们要长大,这个长大里面有很多的支持,很多的资源,但也有他的竞争和不容易。所以,如何在竞争的脉络中激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过去教育的理念是,我们做老师、家长的人,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来告诉孩子,他们可以怎么样长大,可以怎么学习。但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变化,现在孩子在网络上学习的东西不见得比我们少,他们的资讯特别多,竞争情况也很大。

    现在的教育观,开始去看到其实要给到孩子他是怎么样面对这个世界的,他是如何去调整自己的,他是如何去看到他是怎么样往前走。在叙事里面,有一个概念叫“搭脚手架”。爸爸妈妈希望孩子未来可以发展,成就各方面的目标。维果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存在了潜在的区域。不管孩子的状态怎么样,他们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贴着孩子,但不要跟他太不一样,贴着他们,然后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发展各式各样的能力,陪伴他慢慢长大。

  从维果斯基的理论来看,家长要怎么陪孩子在他的道路上长大,先不要看到孩子的各种不够好,而是去理解、接纳、好奇他们,慢慢地透过好奇对话,把孩子成长的主体性还给孩子,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慢慢长大。孩子要长大,一定要先被接纳,被看见。先不要给他们贴标签。从好奇里理解孩子的想法,试试把好奇转换为影响力,去陪伴孩子主动思考,而不是给孩子答案,牵着孩子强迫他按照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做家长的,人生经验很丰富,不要试图用你的人生经验去左右孩子,孩子的主体性一定要被发现,被尊重,才有可能成长为他自己。我觉得当孩子愿意跟父母聊天时,父母用一种好奇的、接纳的、尊重的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会找到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孩子感到被理解后就会多说一点,多说一点我们就理解他多一点,理解他多一点,我们就可以问出更多贴近他的问话,让他有机会自己去思考,让孩子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要做有影响力的父母,而不是做要改变孩子的家长。当你用尊重和好奇激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时 ,你就真正成为了智慧父母。

☆我是贺玉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湖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子咨询、婚恋情感、情绪压力管理

文章来源:壹点灵(上海袋虎信息有限公司)

文章投稿咨询加微信:yidianlingly(壹点灵小编)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