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中国式的完美主义

作者:顾家杰   2018-04-28   3379次阅读   1个赞

一些时候完美主义会让人有细思极恐的感觉。一部分人的完美主义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有很多人的完美主义是对他人的要求。我们从两个年龄段进行解析。 

一、两个阶段

1、 成年后:

A.       完美下属

先从中国男足开始。今年3月下旬,中国足协下达“禁止露出纹身”的规定。对于这一规定,专业人士表示:三流大学才喜欢抓纪律。网友吐槽:已经打不过对手了,还不让换个皮肤。但支持者也大有人在,认为中国足球必须狠抓风气才有可能提高。

那提高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与纹身是否有关呢?

中国传统中的纹身经常跟罪犯的黔面刺青混用,似乎只有那些梁山匪寇才把一身花绣当做可以显摆的荣耀,由此正经人家的孩子就不会给自己弄纹身。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融合,许多概念也在变化。歪果仁的竞技场上,纹身是图腾一般的存在,且不妨碍任何一个参与者让自己变得优秀。

再回到中国足协纹身的规定,我们也许就能窥探到许多领导干涉下属个性化发展的一面。就像台词常说的:“光棍眼里不揉沙子。”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预设的完美下属形象。因此他们无法接纳那些破坏份子,也不愿包容眼中的“沙子”。

但遗憾的是现代的竞技体育非常强调个性与活力,过度管理与控制反而会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投入动力。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中国男足为何与世界杯越行越远了吧。

B.       完美同伴

曾奇峰老师经常提到一个问题:“为何有人说不好普通话?”因为要说好普通话并不难。精神分析的解读是如果某人把普通话说的太好,就形同对自己原生家庭所在文化的背叛。

一位同学说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当年回老家,自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被老家人训斥:哟,你现在是城里人了,看不起老家人了是哇,都不会说老家话了是哇……”

于是为了不破坏家乡人眼中自己“见过世面又不忘本”的形象,保留口音成了一种很容易的方式,而同乡之间也会达成集体潜意识性质的默契,从而形成一个外出打工的完美老乡形象。

 

C.       完美伴侣

有这么一则故事:某剩女前去相亲公司相亲,结果,

一楼写着“这里的男人有工作”,剩女看都不看直奔二楼;

二楼写着“这里的男人有工作,长得帅”,剩女犹豫了一下,上了三楼;

三楼写着“这里的男人有工作,长得帅,会做饭”,剩女挣扎了一下,强迫自己去了四楼;

四楼写着“这里的男人有工作,长得帅,会做饭,爱小孩”,剩女踌躇很久后还是奔向了五楼;

而五楼写着“这里已不存在任何男人”。

反过来看男人这边,男人们最多上到二楼。

这个故事从娱乐视角解读女性在感情上的贪心,男人的务实。不过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就可以看到女性对完美伴侣的要求。

高富帅?那只是基础。其他还要温柔体贴有内涵,智商碾压情商高。 

2、 未成年

A.       学生视角:完美老师/权威

之前应邀去朋友的精分课上旁听,结果不少学员在课堂上给予老师不少反馈,甚至是挑战。譬如:老师,你这点说的我不认同。然后举出一个反例去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者证明老师的观点有纰漏。

而作为一个精分方向的老师,就帮助学员进行了一次自我探索:有这种反馈对大家学习精神分析是好事。同时这种反馈是大家内心希望我能给出完美的解答,因为大家对我有一个完美老师,或是完美权威的期待。但抱歉,即便我是咨询师,我也只是普通人。

他一大段话的关键词是什么?是普通人。

那为何会有学生在课堂上挑战普通老师呢?

这背后其实是对老师不完美的不接纳。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孩子都被要求听话,乖巧,而且必然相信师长,相信权威的正确。这其实是一些长辈为确立家庭秩序或建立权威感而灌输的一种并不那么确定的完美形象。

那孩子就会在之后的社会学习过程中不自觉的去投射这种完美形象。由此一些小朋友会在老师犯错时,坚持要求老师认错道歉;或者得知一些权威人士出现纰漏后,就对其失去尊重与信任。 

B.       生活视角:完美偶像

同理,对媒体上的名人大咖,娱乐偶像,他们也会用同样的逻辑去投射,一旦这些公众人物有问题,即便这个问题是捕风捉影,他们也会暴怒亢奋,发起冲锋。这其实是他们泛化这种逻辑,就成为了键盘侠。 

C.       成长视角:完美妈妈

这种模式还会表现在人们小时候对“完美妈妈”的诉求上。亲子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孩子需要去整合自己的“好妈妈”与“坏妈妈”形象。如果整合好,他就能包容妈妈的好与坏,允许妈妈照顾过程中的不足或者缺点。亲子课题中良好的依恋关系也在这个基础上建立。 

二、翻转所有的完美

其实从成年到幼年,我们可以察觉自身或多或少有完美主义。现在翻转之前的所有,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完美其实都是对等发生,譬如父母眼中有个完美宝宝、老师眼中有个完美学生、对象眼中有个完美伴侣、下属眼中有个完美领导。 

三、结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譬如孔夫子,王阳明,曾国藩,但圣人之所以少,是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要是普通人,就无法完美。也许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而不完美的才是完美。

因此,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放过自己,放过他人,给予更多的允许,去接纳这份不完美,就能更好的享受人生了。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1)

顾**

2018-05-11 14:31

给自己点个赞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