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浅谈中学生考试焦虑

作者:黄秀红   2018-05-07   5548次阅读   8个赞

摘 要: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过度考试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妨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在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群体中,考试焦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已经成为考生、家长、教师和心理医生亟待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已的工作实践并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试着分析了考试焦虑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介绍了考试焦虑在中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上的症状表现,并从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考试焦虑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总结出缓解考试焦虑自我调适方法和专业干预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 考试焦虑 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考试焦虑是人们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是在应试情景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考试焦虑是评价情境中一种特别的焦虑,其主要特征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尤其担心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同时伴随认知阻塞和明显的身体或心理不适。有研究显示,高三学生考试前18.58%有不同程度的焦虑,25.38%的学生高考期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一部分女学生在高考期间月经失调,而考前坐立不安的占一半以上。关于中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从不同方面说明了我国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严重性,考试焦虑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危害

考试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产生的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应试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的情绪状态,或意识到考试的可怕场景或大考即将来临所产生的不愉快、不踏实、烦躁不安等带有恐惧、紧张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很容易转化为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应试和应试成绩。过度的考试焦虑是考生走向考试成功的重要心理障碍,其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复习的效果造成危害。过度考试焦虑容易分散和阻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去专注于学习和应试;使学生的思维呆滞凝固,造成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创造性想象、发散性思维更难以产生。过度考试焦虑将使考生多年苦心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丧失殆尽。 

  其次,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过度考试焦虑,特别是在焦虑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影响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学生出现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会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还会影响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失眠,诱发各类疾病。 

  再次,考试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危害。过度考试焦虑危及人的心理健康,如果转化为慢性焦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威胁更大。考试焦虑会使学生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认知评价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会使心智操作效率降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困难;会使情绪难以稳定,自制力减退;会使人格结构遭到损害,使学生的心理反应过于敏感,不能与周围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陷于紧张状态;会使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削弱,社会责任感下降。慢性焦虑还有可能发展为焦虑症,对人的心理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从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行为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

(一)中学生考试焦虑在生理方面的表现

中学生考试焦虑主要表现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发冷、颤抖恶心、呕吐、头晕、食欲不振、失眠、坐卧不宁、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发烧头痛、腹涨痛、尿频、痉挛胃溃疡、心血管疾病、晕厥等等,而且越临近考试表现得越严重。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在心理上的表现

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主要表现出不必要担忧,如:担心考不好会被老师责备、被家长打骂、被同学看不起以及考不好自己就没有面子等等心理上的包袱和压力;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持久;记忆力下降、再认困难、联想中断、思维混乱、辨认能力下降;情绪上会表现出担忧、焦虑、烦躁不安、多变、低落、失望、抑郁、易激惹等不良情绪反应。

(三)中学生考试焦虑在行为上的表现

有些学生表现出行为协调性下降、易失控等,进而产生不良行为,如胡乱答卷、匆匆交卷、厌学、逃学等回避考试行为。这类考生往往表现为不愿意参加考试,不愿谈论考试,不愿意复习等等,严重的可能出现退缩并以生病或其他因素为理由逃避考试。

三、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内部因素,又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个性特征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因

一个人焦虑与否与其人格特征有联系。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一样,他们的神经类型的强弱也不一样,神经系统强型的人比较敏感,容易激动,较多地体验到焦虑情绪。再者,有些学生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等。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惶惶不可终日。这种人格特征会成为一种较为持久的潜在心理因素,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神经质倾向,经常处于不安的心境,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激动和惊慌。当遇到考试,尤其是重要的考试,就会紧张焦虑、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很难顺利通过考试。另外,自卑作为人格因素对考试焦虑的激起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2.认知评价是考试焦虑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认知评价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对客观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考试焦虑的同学对考试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在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从而陷入担忧、恐惧以至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考试焦虑。这样,就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差:一方面对考试期望值过高,憧憬着考试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则会出现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的现实;一旦考试受挫,就会产生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情感,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此外,中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评价缺陷还表现在“证明自己”、“担忧心情”、“过度引伸”、“抵触心理”、“考试准备”、“考试效能”等方面,即将考试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事件;对考试过程和结果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悲观态度;仅根据一两次考试的失败便得出了对自己整个前途的否定结论;对考试存在抵触心理,将考试当成一种完全的负性事件;总是担心考试准备不充分,或者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学生对考试的自我效能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是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

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多少与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试的焦虑水平。如果学生知识储备较丰厚,对即将考试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全面,平时做过多种题型练习,对有关内容进行过多方面变式训练,就会充满信心地参加考试,其焦虑水平相应会低;如果学生基础薄弱,对有关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公式、概念理解不深,应用不熟练,遇到实际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考试成功没有信心和把握,则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 

    应试技能也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个学生训练有素,知识储备丰富,心理素质较强,面对试卷解题思路清晰,答题要点明确,了解评分标准,各种题型都做过练习,就能够在答题时做到胸有成竹,泰然处之。平时缺乏训练、没有掌握应试技能的学生,在考场上极易出现慌乱。

(二)外部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其考试焦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这些外部因素的特点是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

1.学校环境

学校是施行考试最频繁的场所,与考试焦虑紧密相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对考试作用的过分夸大,对分数的过分看重,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等等,这些都是会导致学生对考试的作用和意义的误解,过分的看重考试的作用,对考试产生焦虑和恐惧。连续不断的各种考试,不仅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还会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教师对分数的过分看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同学之间的竞争;考场内的紧张气氛等都会使学生产生考试焦虑。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情感依赖的中心,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普遍的存在着以考试为中心、考分第一的家长教育观念。父母渴望子女在学校中取得良好成绩,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等等。然而,父母的这些期望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结果使学生产生很大的考试压力,以至于考试焦虑。除此以外,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缺乏民主,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对父母产生恐惧,以至于压力过大,导致心情紧张和考试焦虑。

3.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的政策体制尤其是教育政策体制会影响到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的高低。另外,文化因素等也会引起考试焦虑。肯奈提(1990)认为,之所以中国学生的考试焦虑明显高于英裔或欧洲种族背景下的学生,是因为孔子的伦理观念在亚洲文化中的渗透,亚洲国家强调学术上的优秀,以成就作为孩子献给父母的最好礼物,因而往往成绩促成学生考试焦虑。 

四、考试焦虑自我调适方法

如上所述,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内外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只要有考试存在,考试焦虑就会存在。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是可逆的和可改变的。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态,对他们进行处理疏导和调控,针对考试焦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引导考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调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不良的人格特征是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内在根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学习兴趣,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情绪状态等等,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知评价及学习活动本身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有利于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心理品质。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人格也具发展性。因此,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格来矫正考试焦虑。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非智力因素,增强他们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克服人格中的某些缺点,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积极举措。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考试正确的认知评价

考试压力是考生的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因此,主观上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认识到考试只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正确对待考试结果,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不要把考试的分数看得过重,因为它不是衡量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客观上,学校和家庭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引导学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学生恰当的压力,重视学习过程,不要片面地强调考试结果。另外,引导学生适当地调整期望水平,使学生的自我期望与实际水平相适应,可达到缓解心理压力和克服考试焦虑的目的。

(三)作好准备,形成充分而良好的考前状态是减轻考试焦虑的最有效方法

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有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凡参加过考试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看到考题不难,紧张不安的情绪便会随之减少许多,脑子不再麻木,思维也灵活了。”因此,考前一定要做好知识的复习准备工作,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加强各应试科目的基本功训练,考前搞好系统、科学的总结复习;并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试时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学会一些应试技巧,对消除考试焦虑乃至提高考试成绩大有裨益。

(四)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调节方法是针对学生的考试焦虑,以考生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调节为主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它们对缓解和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疗效。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很多,如积极的暗示训练、想像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与消极的自我辩论和躯体放松训练等。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并用,均可自行调节。尤其是躯体放松训练,它对缓解考试焦虑有很好的疗效。最正规、最易掌握的是“紧张——松弛渐进放松法”,其基本要点是依次先收紧再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体会放松的感觉。这是一种既科学又适合个体掌握学习的方法,即使个别要领、动作不很准确也不影响放松的效果。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着考生目前的准备状态时,这种专门的放松训练非常有效,每个考生都应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迅速高效的放松模式。

五、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专业调适方法 

考生出现考试焦虑时,可以偿试使用以上各种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如出现过度的考试焦虑,自我无法调适的情况,建议考生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专业干预。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接诊了很多考试焦虑的中学生,针对不同情况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干预。

(一) 应用系统脱敏疗法矫治中学生考试焦虑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助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产生的情境,然后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其已有的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步骤 :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这是实施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方向。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第一,要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出对某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这种尺度为0~100,一般分为10个等级,单位为sud。0表示心情平静;25表示轻度焦虑;50表示中度焦虑;75表示高度焦虑;100表示极度焦虑。第二,要将求助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这两步工作也可作为作业由求助者自己独自去做。但再次治疗时,咨询师一定要认真检查,注意等级排列的情况。 

2.进行放松训练 

这一步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

3.分级脱敏治疗 

    要求求助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分级脱敏治疗。这一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放松,具体方法与“放松疗法”相同; 

  第二步是想象脱敏训练。由咨询师做口头描述,并要求对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便伸出一个手指头来表示。然后,让求助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想象训练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要求生动逼真,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一般忍耐一小时左右视为有效。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怖事件的情景出现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如果在某一级训练中仍出现较强的情绪反应,则应降级重新训练,直至完全适度。 

  第三步是实地适应训练。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地也是从最低级训练开始,逐级训练,达到的最高级别的训练。一般均重复多次,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除。每周治疗1至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比如,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人,在治疗中,便先让她看猫的照片,谈猫的事情;等到看惯了,不害怕了,再让她接触形象逼真的玩具猫,再让她靠近笼子里的猫,接着慢慢伸手去摸,最后去抱猫,逐渐除去怕猫的情感反应。 

(二)应用认知疗法调适中学生考试焦虑

人们的情绪来源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种解释。人是活在自已与自己构造的主观世界当中的,考生的负性情其根源在于他们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比如:1、凡事绝对化--这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当事物发生与其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接受不了,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惑。2、过分概括化--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会将自己评得一无是处,结果常常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引发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3、糟糕至极--这种认知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在咨询中用各种咨询技术引导让考生明白自己的情绪来源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针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认知改变。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尽量不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再次,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从而缓解来访的焦虑情绪。

结束语:

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要认为考试焦虑完全是坏事情,其实,但凡是考试,人人都会焦虑,焦虑是重视考试的表现,我们需要看到考试焦虑也存在其积极的一面。考试没有焦虑是对考试没有希望,也是发挥不好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没有焦虑或过度焦虑都是发挥不好的,考试前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必需的。考生主要是想办法调节好心态,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控制焦虑程度,完全可以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从而取得理想考试成绩。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8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