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从“厌学孩子”到“茧居成人”,部分自杀的开始与过程

作者:贠劲松   2019-03-01   2489次阅读   0个赞

当我把这两类人一起看作部分自杀,即在努力杀死一部分的自己时,会不会有人觉得不可理解?学习,工作,分别是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社会功能,当人们放弃这部分时,实际上就放弃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自己,与杀死无异。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很多都还保持了和外界的联系,如上网聊天打游戏等,而成年的茧居人群,则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几乎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

 

b21d19b16db8be3c4ad062816ddf966a.jpg

 

看看襁褓里或者婴儿车里骨碌骨碌转的眼睛以及总是向外伸出的小手,就知道探索外界环境是人的本能。那么这些人怎么开始弃世之旅呢?

 

一种情况是在养育早期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出不恰当的全能感,之后遇到现实问题时,落差太大,承受不了。象一些泛泛的夸奖“你是最棒的”,孩子和同学老师发生矛盾,父母悄悄抹平一切,呈现出“你没有问题”“一切太平”的假象。当自我中心的思维习惯已经养成,而世界又真的不是以他为中心时,麻烦就来了。

 

 

另一种情况是强行修改孩子探索世界的渠道,早期动力因为强大的阻碍全面衰减甚至枯竭。比如,有人小时候喜欢踢球,但父母觉得学习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严格限制他的爱好,结果就可能是球踢不成,成绩也没上去,整个人萎靡不振,对前途没有希望和规划。

 

也许会有人说,谁没遇上过挫折!别人都没有退缩,为什么TA就这样了?这里有两个因素:

 

1.相对挫折有多大?

所谓相对,指的是困难的大小要以当事人的承受力为标准。彼之砒霜此之蜜糖,个人有个人感受,没法一概而论。能够理解或者克服的挫折可以增加动力,相反则可能磨灭进一步行动的勇气。

 

2.如何应对和接受挫折?

这里是两个意思: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以及承认现实,随遇而安。如果所有外界资源都支持我们在这两个方向上完成任务,就会越挫越勇或者圆融通达。反之,随随便便的放弃和别别扭扭的接受都只会增加人的无助感无力感。

 

了解了厌学和茧居可能的开始与过程,我们至少可以注意:

 

尊重。相信每个人都有生命力,但方向不一定相同,尊重意味着不强行扭转。

务实。力有不逮,人之常情。不要因为不甘心和勉力为之,提前耗尽生命的动力。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