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客体关系理论——也许你要找的就是这种满足

作者:刘艳红   2019-05-23   2965次阅读   6个赞

       于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学派,因为并不否认潜意识的作用,而且基本接受弗洛伊德提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而它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属于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发展。但是,与传统精神分析不同的是,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家将客体及客体关系置于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中心,视客体关系为人类经验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把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于理论与临床的视野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并不意味着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爱,恨及渴望等带有感情的人性客体。“客体”这个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中开始使用的,而在客体关系理论家那里,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关注超过了对本能欲望的关注,他们对人格形成中的关系影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强调。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外部客体,这些内部客体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外在关系的体验,也就是说,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1e002d08e8a472d91c5a993247fbea22.jpg


       客体关系理论最初由克莱因创立,英国的费尔贝恩、温尼科特、拜昂、巴林特等人对其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迄今,客体关系理论基础成了精神分析的代名词,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逐渐与团体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相融合,成为极具魅力的心理治疗理论。
       客体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

                                             b9485de71b6394243ab13a630266ee14.jpg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批评与继承弗洛伊德本能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创建之后得到飞速发展,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实践。从广义的角度(理论模式上)来看,克莱因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和费尔贝恩德纯粹客体关系理论是其创建初期的理论形式,以克恩伯格和米切尔为代表的整合关系模式则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晚期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克莱因之后以汉娜   、西格尔和拜昂为代表的后克莱因学派是对克莱因理论的直接发展,以温尼科特和巴林特威代表的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则代表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除此之外,以克莱因学派为核心的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在南美洲和拉美各国广泛传播,均反映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巨大发展和持续影响力。
        客体关系实际上就是人格中内在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系统,它们在自体内并与外部客体相互作用,也与自体中的其他部分相互联系。
       与聚焦于人的后半生,立足于探讨人类共同心灵要素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不同,客体关系学派强调早年间父母养育,尤其是母婴关系对人心理的影响,强调每个人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的心理发展特殊性。如果说分析心理学试图从人类族群,社会,文化等宏观的角度解构人的心灵的话,那么客体关系就是从家庭,从亲密关系,从非常个人的层面理解人的情感状态以及行为关系模式。

                                            05014e14e186096aaca9cd2ba35347df.jpg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6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