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从抑郁到自由的路有多长?

作者:张伟红   2019-07-30   4114次阅读   12个赞

最近接触不少有抑郁倾向的来访,所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抑郁。有人说抑郁是21世纪最严重的疾病,这话所言不虚。如果我们稍加留意,不管是哪个圈子,比如艺术圈,娱乐圈,我们都曾见过不幸疾患抑郁症的人。甚至并不会因为他取得多少成就,有多少世俗光环而幸免。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有抑郁症时,会本能的产生一种羞耻感。在外人面前竭尽全力的维持着正常状态。但那种持续低落的切肤之痛只有自己才知道。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患上这样的心理疾病呢?是啊,只有了解到一些原因,我们才谈得上防范。也才谈的上走出抑郁,迈向自由。

 

 

记得一个初中女孩的来访,她是同妈妈一起来咨询的。因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她主动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有抑郁症的倾向并开了药。妈妈不能理解,更觉得不可能,怎么会是这样?在咨询现场,妈妈一再的和孩子确认,是不是你夸大了感受?想多了?坚持让孩子想好了再说,不要夸大感受。看得出,妈妈无法感同身受她的痛苦。

 

情绪低落的女儿在妈妈暂时离开后才吐露心声,她有些自责,觉得自己不好。不敢面对妈妈。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多了?但就是很难高兴起来。在了解她过往经历时,发现爸爸在她1岁左右就离开了她去到外地。一直到现在,提起爸爸,她觉得爸爸是不太喜欢自己的。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使得父母分开。假如没有自己或许他们会更加幸福。那个画面和言语至今回想起来还很让人心疼。

 

早年丧失重要的亲人。当然这个丧失不见得一定是永久的离开,而是在一段很重要的时间段内的不在场。这个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的特质。幼儿的世界是单纯而绝对的。她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使得父亲离开我。她一方面渴望父亲的爱。一方面又因为父亲的离开而有所怨恨。但这种怨恨出于道德,孝道往往不能允许自己存在。于是这种怨恨,愤怒转向自己。一定是自己的不好。如果自己很懂事,很优秀,如果自己改变错误那么父亲就不会离我而去。由此这件事就变得可控。是的,孩子以攻击自我的方式来降低分离焦虑。也降低被父亲抛弃的可能。这样不仅安全,还可以增强力量感与把控感。因为假如错在我,那么我就能改变错误而扭转困境。这是孩子在面对分离面对渴求而不可得的爱时,无意识选择的最好的防御。

 

 

还有导致抑郁的是不能正常的哀悼。当父母首先否认孩子的伤痛。或者坚称父亲的离开是为了让家里的人生活的更好。现实中这种状况太常见了,比如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是这样告诉孩子的,父母离开是为了挣钱供你上学,是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好。这种说法虽然是属于现实性的描述,但同时也阻止了孩子正常情绪的表达,尤其是悲伤的情绪。于是这种情绪被抑制。最终令孩子误以为错在自己。是我的需要导致父亲的离开。并且会觉得这种情绪是一种危险的感受。被抚慰的需要也被视作一种不懂事或难以启齿的要求。孩子会隐藏自己的脆弱。甚至对自身的柔弱,对爱的需要产生憎恶和内疚。

 

就如同这个案例中母亲所认为的:“是你想多了,你老是想些不好的,不要夸大事实”。这反过来更增加了孩子的自责。反复的在自己的真实感觉与母亲所赋予的感觉之间挣扎。更增加了她的痛苦。所以家人的支持,对孩子感受的认同和接纳非常重要。那些与父母一方因分离体验而带来的悲伤的情绪,需要被看到,同时给她一个空间允许她去哀伤,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待的来访者里,还有很多在早年曾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有抑郁的倾向。在询问他们父母如何和她去谈这件事时,很多孩子提到父母并没有和自己做过任何解释。他们大多只记得父母吵架的样子。那想象一下这个小孩子。他不知道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她本能会有的很多疑惑和猜忌无处安放。他甚至单纯的认为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是因为自己的不够好,不够懂事或者不够优秀,所以致使他们之间产生冲突。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青春期的孩子谈起自己的父母,说母亲经常在自己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将离婚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父亲。母亲带给孩子的感觉是父亲抛弃了我们,是父亲的自私,不爱我们。最后还撂下一句:“你以后可不要向他那样不负责任,不顾家。自私自利。你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看上去这位母亲是希望孩子引以为戒,改邪归正。其实无形中将自己对另一半的怨恨,不满的情绪也转嫁给了孩子。这个孩子可能同样会去痛恨父亲。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正是寻求认同的阶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找不到一个正向的模板,全是反面教材。这带给他很多内心的冲突。一方面他渴望有个崇拜的人来引领自己,这个人通常是自己的父亲。每个青少年在内心都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英雄和了不起的人。然而自己的父亲又是自己极力排斥和推开的人。由此带来很多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这种矛盾往往在他恋爱期间反应出来,一方面渴望亲密靠近,一方面又因不安,不满,怨恨而推开。当因无力维系恋爱关系而痛苦时,他不得不回过头来找咨询师,梳理他的过往经历,在内心重新去面对父亲,看到父亲的全部并尝试和解。而这个面对,释放那些积怨并和解的过程,常常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为防止孩子进入抑郁状态,即便是父母离异,也要给孩子一个全面的解释。同时正确的有界限的看待两人的关系。哪怕是没有监护权的一方也应对孩子不离不弃。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容易接受的解释。以抵消孩子对这件事的片面感觉。其实即使父母离开,但如果双方对孩子的爱护没有改变。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那么这个稳定安全的感觉依然保持在孩子内心。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支撑。这同样可以避免孩子抑郁倾向的发生。

 

                

那抑郁的产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面对与父母分离的时候是否顺畅。比如孩子离开家去上学了,孩子长大了住到学校去了,或者孩子离开了这个城市?我们常见在这样特殊的阶段,父母的担心与焦虑就突显出来了。我想父母在这样的时刻,内心也会体验到一种丧失感。好像孩子不再需要自己了。以至于不能面对与孩子的分离。

 

父母们一面对孩子的独立感到快乐与骄傲。一面又不禁黯然神伤。这个时候孩子常常会感到离开的愉悦,也伴随着分离的悲伤。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独立会伤害父母。或者厌恶自己的依赖需求。无论哪一种,都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某些部分是不受欢迎的。而使得这个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充满抑郁性张力。

 

以上是产生的抑郁的几种常见情况,还有作为父母,为了尽量避免孩子产生抑郁情绪需要注意的地方。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将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支撑。从抑郁到自由的路很长,但如果有人能和他们一起面对,这条路将不再那么艰难。而作为成年人,能够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情感也很重要,毕竟,只有自己对自己更接纳,更有力量,才谈得上接纳孩子并帮助孩子去面对。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