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美剧《致命女人》:婚姻“内心戏”中,别让依恋伤了你

作者:郑莉   2019-11-05   1136次阅读   1个赞

 2b8c9d34b073617ab8f47321f4fa0f41.jpg

最近的热剧《致命女人》,迎来了第十集大结局。三个时代,三个住在同一所豪宅里的美式家庭,都经历着同样的夫妻失和,家庭离异的伦理剧剧情。而且,为了这三段名不副实的婚姻,卷进事态的每个人都算得上机关用尽,花样翻新,可最后每一段婚姻免不了的还是以死亡结束。

上世纪60年代,上过大学的标准主妇贝丝,放弃了工作和爱好,以伺候老公为职业。然而却发现了丈夫的出轨。她试图修复婚姻,于是改变自我,却得到丈夫的珍惜。渣男丈夫罗柏习惯性出轨,圈养妻子,对情妇也三心二意,他在意的不过是贝丝带给他的完美家庭的假象,和与女性春宵一度的愉悦感而已。

甚至于,他享受这种控制女性的快感,为此不惜将是自己的过错导致女儿死亡的原因,包装一番再强加到贝丝的头上。而最后,贝丝自我觉醒,找回自我,寻求同盟,整个街区基本都在贝丝完美的伪装之下,成为送罗柏上路的帮凶。

上世纪80年代。这个女主角西蒙妮经营画廊,可谓名利双收。已经拥有第三段婚姻。正当事业家庭风生水起时,却意外得知丈夫凯尔出轨同性恋人。她离婚未遂,两人分居。后来,西蒙妮选择放下,原谅了丈夫的不忠,而接受了小奶狗的投怀送抱,四人达成微妙默契。而这种平衡被凯尔的病情打断,他的死终于解脱了大家。

第三对夫妻,生活在2019年。女主角泰勒是一个成功的律师,其丈夫则是一个电影编剧。两人维持开放式婚姻。泰勒是双性恋者。丈夫虽然之前是资深编剧,可惜最近两年没有卖出一部剧本,所以,家里所有开销和豪宅的开销,全部压在泰勒的肩膀上。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反而,一个被偶然带回家的同性情人洁德,激发了丈夫原始的保护欲,给丈夫创造了“三人行”的机会。可人美,贤惠,脑筋时常不够用的洁德来到泰勒家里,三个人的关系逐渐变得剑拔弩张起来。洁德那个粗鲁的前男友在蠢蠢欲动的窥探他们的生活,寻找将洁德抢回去的契机……

而最后,泰勒识破了洁德的绿茶渣女本质,给予了强有力的反击。

故事中,女主角全都以自己的力量,对婚姻里遭遇的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反击。影片从不同年代女性身上层层递进和升级的情感困境,从物质到精神,展现婚姻中各式各样棘手的纠葛。最终,女人们都告别了过去的自己,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们不由得想提出一些问题:完美的婚姻存在吗?我们在婚姻中究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婚姻问题时,不会直面问题,而总是习惯寻找自己的不足?为什么现在的女性都喜欢大女主?

8e85a3f7de6a473f57940cc2797131cb.jpg

婚姻生活,为何成为一地鸡毛?

作为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看了这部片子,有一种说不出的共情在里面,因为,编剧很聪明,把婚姻中的阴暗面掀开了给我们看。不论是上世纪60后,80后,还是2010后的婚姻,全都是一地鸡毛。不论女权主义如何进步,婚姻全都显示出问题的本质,存在出轨、战第三者、斗渣男、斗渣女等桥段。逃不开佛学所谓无常变化的规律。

人性禁不起考验,更禁不起检验。完美的婚姻似乎根本不存在。还记得刚做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时,就接手过不少棘手的婚恋个案。在接受个案的过程中,逐渐感觉到人性在婚姻中的脆弱、无力,但又似乎有规律可循的事实。

婚姻中的两个人,常常不只是两个人,而是两家人。每个人在婚姻中都有一种退行的感觉,当我们和另一个人建立了亲密情感关系,我们有时候就像是一个孩子。

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辅导过不少婚姻问题的成人案例,他从成人婚姻症状的背后,确实也看到了退行,以及早年情感生活中初始的客体关系,对现在感情的影响。是的,我们彼此离得越近,越有可能相互伤害。“你为什么不能先转过头来吻我?今晚为何不能哄着我睡觉?你怎么不能用我喜欢和习惯的方式来爱我?”

37岁的宋绮雯来进行心理咨询,她自述:自从和大自己三岁的万强结婚,她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不争气的小孩子——万强出门出差工作,她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严重缺乏安全感。万强只得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而绮雯却觉得对方不解风情。他回到她身边遭到她的冷遇,她从分离焦虑又变为对丈夫的抗拒回避。不说话,冷战,心如死水。

好不容易能说上话了,宋绮雯还是觉得万强过于理性,认为是他原生家庭的氛围太冰冷,父母感情不和,他没有真正学到如何疼爱女人。

有一次,她出差开会回到家,出差的辛苦让她忽然很想要亲密,而丈夫呢?却不够敏感她的需要,一把拒绝了她……受伤的她从此提出了分居……而且,慢慢地,还出轨了一个已婚男人。但已婚男人显然不能离婚娶她。

宋绮雯的婚姻过成了一地鸡毛,不和谐,不满足,彼此难以合拍,冷战、热战、外遇,齐活了。反而离开关系让她精神百倍,不再痛苦。

反观她为何会这样?万强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不过就是和很多男人一样,以事业为重,比较迟钝,偏理性,本想太太平平过日子,却不了解妻子为何三番五次地找麻烦?万强是个大男人,高材生,却缺少对女性心理的学习,就曾谈过一段恋爱,还无疾而终,从此对女性感到棘手、害怕。万强找到宋绮雯,也是很欣赏对方的,满心想为了家庭好好奋斗,却经不起宋绮雯的“作”。

可怜的还是宋绮雯,她在婚姻中为何如此容易欠缺安全感,感到焦虑抑郁,或者躁狂,感受不到丈夫的爱?她说,当自己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了。父母去远方打工,自己由一大家子人轮流带大。且三到五岁,还有寄养在邻居家的经历。这让她缺少了依恋方面的安全感。她长大后觉得自己像个无脚鸟一样,总在飞,停不下来。需要不断移动,变换亲密关系的对象,难以真正稳定下来,会在伴侣和情人之间的相互切换。

她事业能力比较强,但又由于和父母关系比较远而产生了偏回避,偏矛盾的依恋特征。那些早年初始情感的经历,慢慢塑造了她的亲密关系类型,害怕分离,分离焦虑,回避型倾向。而万强方面,也不是安全型依恋的类型,他也是偏回避的类型……

5a64f12c0c5c4cbf080a4927d656f64f.jpg

依恋类型:你的情感风向标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 (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同时依恋又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的一个核心主张就是,人类都有一个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该行为系统围绕着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这一目标而组织。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

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Bermang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个体的一种稳定倾向,去靠近他主观认为能提供其满足生理、心理安全的特定对象,维持和寻求接近的实质努力,而这种稳定的倾向是由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所调节.而这些基于个人在其人际世界中的认知——情感——动机的模型中”。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将儿童的依恋关系划分为A-回避型、B-安全型和C-焦虑—矛盾型三种类型。后期MainSolomon的研究发现,陌生情境中有些婴儿的行为很难归到以上任何一类,他们把这些婴儿描述为“混乱/无法定向型”依恋,也称D型依恋。

A-  回避型: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

B-  B-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  C-焦虑—矛盾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D-  D-混乱—无法定向型:我与亲密的人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不适宜。

aa2a7bc4781acff79a30cfb169bbe8ca.jpg

1987年,黑曾和谢弗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标志着对成人依恋研究的开始。慢慢证实了早期的依恋经历会对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恋爱关系和婴儿-照看者关系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

童年形成的依恋关系,相对就比较稳定地形成了个人情感的内部模型,也会影响到成人婚恋那关系中,伴侣之间的依恋模式。像《致命女人》中,很显然,贝丝的丈夫罗柏,属于貌似安全,实际内心疏离型依恋的人。他在家里制造了一个“好老公、听话老婆”人设,但内心深处,却渴望突破常规。内心对于老婆保持距离,并不能做真实的自己,也无法更好地亲密,二人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而他只能选择出轨第三者,释放自己的另一面,进行游戏式关系,两边欺瞒,结果被太太发现,自掘坟墓……

而那个社交女王西蒙妮,属于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女人。她结过三次婚,她特别需要亲密,但每次都在感情中变得焦虑,怀疑伴侣并不真爱她。她有一句名言:“我的三段婚姻都相当失败:第一任丈夫,喜欢酒胜于我;第二任丈夫,喜欢嗑药胜于我,而第三任丈夫,竟然喜欢男人胜我”每一段婚姻都不是她内心最想要的“完美爱情”......

观照婚姻多幕剧,找准独有爱的语言

因此,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每一段婚姻关系里的问题,其实涉及到我们从小就形成的依恋关系模式的问题,婚姻是二人共谋的结果,而不是哪一个人的独角戏。因此,你无法总是习惯找自己的不足,或找对方的不足,某种程度是双方依恋关系模式、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男女身心特点的复杂交错,演出了你们的婚姻戏目。且,人依恋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相应的矫正和调节。

我们不妨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婚姻关系中脱困,找到平衡点:

1、            不论在婚姻中,你遇到了怎样的情绪震荡和遭遇,都请保持冷静。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与你的这些情绪共处一会儿。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内心究竟有怎样的念头,怎么去思考,产生了怎样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学会好像看风景一样,静观这一切,但又不认同这一切,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2、任何时候,你都要知道,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健康、生活得更幸福、更可能获得稳定的亲密关系。不妨透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成长,去了解自己的依恋关系模式,了解自己的过往成长经历,在学习与咨询中去成长自己依恋关系方面的安全型品质。

3、 你们无需做“大女主”或“大男主”去控制对方,而是不妨了解一下伴侣的依恋关系模式,让双方保持坦诚的内心沟通。切入到双方亲密互动的方方面面,去解读对方情绪背后的动机,行为背后的情感需要,加强理解,创造出属于你们的爱的语言。

像案例中的宋绮雯,透过心理咨询,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依恋类型,学会了不和强烈情绪认同,去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负面情绪的来源,最终找到了内心安住的点,并慢慢增长了安全型依恋品质,和后来的伴侣改善了沟通,获得了婚恋关系的幸福感。要坚定而有信心地相信,问题婚姻是可以被疗愈的!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