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我这是忠言逆耳……”“拜托,你快闭嘴吧!”

作者:林丛   2022-08-12   617次阅读   0个赞

先说一个我身边真实的故事。

 

大学时期,我的朋友A深受失恋之苦,即便分手已经1年多,仍对他念念不忘,不仅精神憔悴,还总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试图要去挽回。

 

我对此很是不解。记忆中,他与A同时出现时,总表现出一副“失望”的样子。

 

“你看看你,笨手笨脚的,除了我谁受得了你?”“你怎么这也不会,除了吃还能干什么?”“让你做点事都做不好,就不能多动动脑子吗?”

 

于是我问她:“谈了一场恋爱,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他不老是嫌弃你吗?你干嘛还老想着他啊?”

 

她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你不懂,他那都是为了我好!我爸妈对我就是这样的,他们总不会害我吧?那叫忠言逆耳!”

 

1、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

 

在我们的观念里,药总是越苦效果越好,甚至哪怕你去做一个实验,很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安慰剂效应嘛!

 

所谓“安慰剂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心诚则灵”。只要你相信一种药是有效的,哪怕它不含任何治疗成分、只是纯粹的“面粉团子”,你也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安慰剂效应”成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安慰剂”本身是无毒的——“面粉团子”虽然不含任何治疗成分,但它同样不含任何会导致疾病恶化、或本身具有毒性的成分。

 

药“苦”并不等于有害或有毒,除了难吃,它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在此基础上,“药越苦越有效”这一心理暗示带来的安慰剂效应才得以显示。

 

而那些“逆耳”的话往往明里暗里含有贬低的成分,这是一种直接且负面的心理暗示,如同毒药一般,会带来一系列实质性的伤害。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A的父母就总是用“逆耳”的忠言去对待她。这不仅没有让她变得积极向上、自信满满,反而变得唯唯诺诺、软弱可欺。

 

从最依赖的父母身上,A听到的是“你怎么这也不会”,看到的是皱起的眉头,感受到的是愤怒与失望,她要怎么才能不自卑

 

如果你也为人父母,这是你希望看到的孩子吗?

 

何况,我们有的是“顺耳”的忠言。

 

在学习现代催眠的时候,我的老师和我分享了他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的儿子有一次去参加舞台表演,但临上场前怎么都不肯登台。

 

他也不急,蹲下来问他:“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谁啊?”

 

小朋友想了想:“奥特曼。”

 

他又问:“奥特曼打怪兽时会害怕吗?”

 

小朋友眼神逐渐坚定:“不会!”

 

他笑了笑,指着舞台说:“那奥特曼也一定不会害怕上台。你想像奥特曼一样勇敢吗?”

 

小朋友猛地点了点头,风风火火上台去了。

 

换做别人,说的会不会就是“你不上台以后就别想玩奥特曼”,或者干脆抬手一巴掌?

 

2、更好的忠言是怎样的?

 

父母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我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他怎么就不听呢?

 

的确,忠言的本质出自善心,但有善心未必能有好结果。

 

如同那些“逆耳”的忠言,它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缺乏尊重的情况下,试图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在卡尔罗杰斯的观点中,唯一值得我们无条件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经验,那是我们真正的智慧所在,也是唯一可以引导我们变得更好的东西。

 

那些逆耳的忠言,其实就是要求别人放弃自我、转而信奉他人的观点,也就意味着放弃自我而去模仿别人的人生,抹杀所有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当有人这样对你时,你当然会本能地抗拒;而更可怕的是,在你的不懈努力下,孩子最终接受了你的“教诲”。

 

2009年冬天,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

 

高大帅气、经济优渥、在别人口中“非常有本事”的李磊,一夜之间杀害了自己所有的家人——父母、妻子、妹妹,甚至包括自己的两个儿子。

 

被抓后,身边所有人都表示不解,一个从小聪明踏实、性格内向的人,怎么会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

 

在他的供述中,我们或许能找到原因:

 

“我家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小父母对我就管教极严,非打即骂,即便成家后也经常训斥我。妻子和妹妹也看不起我,总挑我毛病。”

 

在父母的管教下,李磊自身的诉求被压抑,开始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这种压抑与日俱增,最终带着“人生可能性被剥夺”的愤恨爆发。

 

看着挺可怕,但有多少人正在这样做?父母会这样要求子女、领导会这样要求下属、老师会这样要求学生……

 

更好的“忠言”,不是用难听的话刺激他、试图所谓“骂醒”他,而是尊重他的想法,并以平等的、接纳的、包容的心态去和他看到更多的可能,然后让他自己选择。

 

就如同前面上台表演的例子,我老师对他孩子的劝说,之所以如此有效,其本质在于三点:

 

其一,我不直接批评你,因为我要表达对你人格的尊重,至少不会因为你看似“错误”的表现而把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

 

其二,我不直接评价你的行为(不敢上台),不把它直接定性为“错误”,因为我尊重你做出选择的权利;

 

其三,我询问奥特曼会如何做,是因为我尊重你的“可能性”,相信你可以一样勇敢,而不会直接给你贴上“懦弱”的标签。

 

如此,不仅他听着舒服,也更容易做出真正符合他需要的决定,让他变得更好。

 

3、如果一定要逆耳,忠言有时不如“不言”

 

“我说话直,你别见怪”,每当有人这样对我说话,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你能闭嘴吗?”

 

人啊,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很多时候并非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也并非不想改正,只是在找一个台阶,哪怕没人给,自己也能找到。结果你一通“逆耳忠言”,人家上头了、赌气了,还偏就不改了,这不还不如不说嘛!

 

更可怕的是另一种情况。

 

2019年4月17日,上海一名高中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回家的车上,母亲试图纠正他的表现,于是批评了他几句,想不到他直接打开车门,从高架桥上一跃而下……

 

这难道不是“逆耳忠言”引发的悲剧吗?如果当时母亲没有说这些话,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

 

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难道你还要继续去说你的“逆耳忠言”吗?

 

4你也能说出动听的“忠言”

 

想让忠言更顺耳、更有益,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尊重”。

 

不仅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还要尊重对方的权利,更要尊重对方的“可能性”。

 

比如,当我需要劝说我不满四岁的孩子关掉电视时,我会这么做:

 

蹲下来,用一只手轻轻扶着她,看着她的眼睛,说:“今天电视已经看了很久了,它需要休息,你想再看多久关掉电视呢?”

 

有时她会说“这集看完”,有时会说“再看一集”……但无论如何,她都会给我一个明确的“期限”,并且在期限到达后告诉我“你关掉吧”。

 

我蹲下来、平视她,是为了尊重她的人格,告诉她“我和你是平等的”;

 

我问她想再看多久,是为了尊重她的权利,既然我可以决定“关掉电视”,那为什么她不能决定关闭的时间?

 

我不直接要求“不许再看了”,而是说“电视需要休息”,是为了尊重她的“可能性”,我相信她完全有可能会同意让电视去休息,而不是顽固地认为“小孩子就是会无节制地看电视”。

 

当你带着真正的尊重去和他人沟通,对方也会报以理解和尊重,也会更倾向于做出积极的选择。

 

毕竟对方自己也知道,真正为选择负责的,永远只有自己。

 

这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种态度。

 

没有“我高你低”,只有“你我平等”;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有“不同的选择”;没有僵化的“最优解”,只有丰富的“可能性”。

 

时刻将其谨记心间,你也可以说出动听的“忠言”。

 

 

 

“忠言”未必需要“逆耳”,只要秉持对人的尊重,它同样可以很温和、很动听。

 

在说出“我都是为了你好”之前,请你反思,这样对他真的好吗?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