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如何缓解情绪冲突:核心是强化内在自我的力量

作者:徐姗姗   2023-02-17   1683次阅读   0个赞

 

阿芳由于自己经常与父母产生沟通矛盾的问题来寻求帮助,而实际上她在家里和在外面长期戴着两幅不同的情绪“面具”。

 

阿芳说她的父母总是动不动就指责她,长期以来,只要一在家里,她的情绪就无法控制,在家里她的情绪经常是要么非常崩溃要么非常低落,没有第三种情绪状况在家里展现。

 

而在外面,她就不愿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绪了,每天面对外人,即使她再难过也要勉强控制,这样的微笑面具她每天都戴在脸上,她说没有人会在意她的情绪怎么样,他们只能看见一个阳光的女孩。

 

这样的情况让她一直以来都感到很困惑也难以接纳,内心感到很冲突,希望自己能有所改变。

 

经过了解和分析,阿芳之所以在家里经常无法控制情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从小父母总是指责她,不过这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事件;

 

二是由于父母的经常指责和疏于爱的表达的教养方式,使得阿芳从小在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长过程中阿芳就慢慢在内心否定自己,变得自卑和脆弱;

 

三是阿芳在外面总是戴着微笑面具,即使再难过也要勉强控制,所以她在外面的负面情绪被自己压抑到了潜意识,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家里当父母再次指责她的时候就爆发了出来。

 

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的情绪状态都是有内在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人处在这种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下,也许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状态。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压抑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当我们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接受时,下意识地将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的心理机制。

 

心理咨询理论中,有个概念叫“未完成事件”,是指个人因为某种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事情,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而在人生中不断去寻求满足。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他就会不断去表现自己,以获得关爱的满足。

 

阿芳之所以在外面会勉强控制自己的真实情绪,戴着微笑面具,其内心其实也是对自己从小未获得足够关爱这个“未完成事件”的寻求满足,这也会变成她内在的一个情结。

 

所以,她会在潜意识中非常关注、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特别是对她努力和阳光的肯定。

 

也正是由于这种心态,阿芳一方面会表现得十分努力、积极乐观,却在另一方面就会变得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

 

当我们通过探究表面情绪状态背后的潜在动机,以及自我状态的形成原因,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化无知为有知”,最终才能调动我们自我成长的动力,改变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负面情绪状态。

 

那么想要缓解自己的这个情绪不协调状态,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在外面摘掉“微笑面具”,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减少情绪压抑。

 

当我们认识到,经常戴着微笑面具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的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其他时间场合爆发出来了之后,那么就要告诉自己,在外面也要适当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真实意见和情绪的权利,哪怕是生气、委屈等的负面情绪,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更加要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照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要。

 

有负面的情绪,说明我们的某些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受到了某些不公正对待,表达出来,对方才能更加理解我们,这样相互的沟通和交往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压抑是我们在面对外界环境感知到压力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健康的防御机制,减少负面情绪压抑,及时疏解情绪,有利于心理健康。

 

第二,在家里摘掉“红脸面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父母倾心沟通。

 

没有父母想要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有时候他们确实用了不健康的方式对待我们,而他们并不觉知。

 

当我们感受到受伤害,我们就要及时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意见,获取父母的理解。

 

通过沟通,我们能了解父母真实的想法,了解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许之前没有被我们理解和感受到;

 

看看父母期望和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的差距,是否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通过梳理,可以帮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更加完善自我。

 

通过沟通表达感受,还可以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自己摘掉“红脸面具”,逐渐来减少情绪崩溃或情绪低落

 

父母是我们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我们自身的心理社会适应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与父母的关系暂时不支持当面跟父母沟通真实情绪,也可以通过给父母写信的方式来进行。

 

把自己内心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和真实感受,以及对父母的所有负面想法和情绪,都在信中充分表达,隔一段时间把这封信再拿出来读一读,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经过不断修改完成这封信。

 

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把这封信交给父母,也可以读给父母听,当然,也可以暂时自己留着。

 

无论何种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感受,缓解自己积累的负面情绪,疏通和父母沟通的健康渠道。

 

第三,强化自我的力量,增强自我对本我冲动及超我管制的调节作用,提升自我协调状态。

 

根据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在家里和在外面不一致的情绪状态表现,往往说明内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不和谐和不协调状态。

 

“本我”是我们的本能需要、欲望等,遵循快乐原则,就好比阿芳在家里任意爆发自己的情绪。

 

“自我”是根据现实原则,对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管制进行调节,使他们和谐统一。

 

“超我”是遵循完美原则,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法律等规则,就好比阿芳在外面要做阳光女孩,所以压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三者的不和谐,会让我们表现为自己情绪行为的不和谐,自我的弱化会导致本我冲动和超我管制之间失衡,从而产生内心冲突。

 

所以,关键是了解真实的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等等,让自我更加清晰和强大,能够有能力调节本我的冲动情绪和超我的过分管制,让自我实现内在统一协调。

 

关于强化自我的力量,除了前面提到的良好的情绪管理,还可以进而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等方面进行提升:

 

时间管理可以记录时间和事件,养成每天制定待完成事项清单,并按计划完成。

 

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理论认为,好的精力= 充沛的体能+积极下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集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而心理学中,“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每当达到目标时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报酬,直到最终完成目标。

 

通过以上努力,能够让我们的自我觉知越来越清晰,通过自我的调节,让自己内在情绪状态越来越和谐统一。

 

自我就好比一个人的核心曼陀罗,自我力量的强大代表我们人格的强大。如果给大家进行沙盘或图画意向分析,那么最中心位置的内容往往指向自我的发展成熟程度。

 

自我就好比一棵树的根,根扎得越深,这棵树的生命力就越强,越不容易受到外界风吹雨打左右和影响。

 

生活中,让我们警惕情绪冲突,积极协调强化自我力量,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