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阴中有阳”的易经智慧对绝对化思维的检验 ——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实例

作者:周桂英   2022-06-10   524次阅读   1个赞

来访者是一位年轻的保险营销员。

 

颜面素净,正装整洁,双手交缠落于膝上,黑色展业包放在两脚之间的地板上。

 

咨询过程中,当事人语速急,情绪稍有起伏,显得紧张局促;有吞咽反应,多次喝水。

 

来访者自述:

 

由于先前公司倒闭,到保险公司从事电话营销。一个多月来,受到无数的拒绝挫败,至今没有一张单。

 

每天打150个电话,很想出单。可是,不知道情绪怎么这么不稳定。

 

一开始打电话的时候很兴奋,随后又很低落,反反复复,自己都不敢打下去了;

 

然后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强迫自己继续打。直到忽然有一个客户接受了,自己却感到恐惧和不可思议,接受不了,怕见客户。强迫自己去见客户后,又觉得原来见客户不过如此而已。

 

来访者内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你是行的,另一个却嘲笑自己。

 

觉得做事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因此很怕尝试。他在理智上似乎明白,黑与白之间应该有灰色地带,但这样的话就感觉无所适从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来访者认为需要明确的界定、分辨,才能安心地做事情。

 

来访者谈到,朋友们说他像哲学家,自己平时喜欢读易经,被“阴阳对立”的观念所左右,认为事情总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认知模式,阻碍了当事人对不确定状态的包容和接纳。

 

于是,顺着当事人的思路,我简单地画了一个太极阴阳示意图给他看,呈现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面貌;

 

继而告诉来访者,当他只看到大的黑白色块,看不到黑白里小的色块时,加上惯有的自我否定观念,他其实一直都假定自己不会有被客户接受的时刻。

 

我对当事人说:“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做好客户接受你的准备,你怎么可能成功?”

 

(当事人顿悟,点头)

 

由于我本人短期涉足过保险业,对来访者处境有一定的切身理解,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

 

于是,我对来访者的“成功”观念作进一步的合理化:“成功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对于有的保险从业者来说,可能身边有人愿意听他讲,他就觉得是一种小小的成功;

 

有的人则认为能够打出电话约访潜在客户,对自己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

 

还有的人,如果有客户愿意见面详细了解,可能就相当欣喜了。

 

当你抱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观念,你感受到的将是巨大的压力和挫败。

 

其实,有的人可能暂时需要观察你一段时间,然后才会跟你投保。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成败。销售人员遭遇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也有成功的几率……”

 

来访者继而谈到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认为“拒绝是正常的,接受是我的福气”。

 

我提议可否改为“拒绝和接受都是正常的,拒绝和接受都是我的福气”?让来访者念一遍。(领悟后点头)

……

 

本次咨询主要采用认知疗法,透过简单的哲理层面分析(易经阴阳之说),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绝对化、极端化思维模式(那么成功,要么失败),学会包容无限可能性的存在,并学会与不确定的状态共处,从而能够更泰然地面对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为成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