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你自己选”,是父母最大的谎言

作者:心理壹点灵主创团   2022-06-17   2074次阅读   3个赞

作者:皮不露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我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讲这么伤人的话?”

 

“为什么这么不懂事?你就是这样和人说话的吗?这是成年人的口气吗?!”

 

这一连串怒气值点满、顺着网线反杀而来的夺命五连问来自我亲妈。

 

在此之前,我就“现在不想找男朋友”一事,毫无保留地掏出肺腑之言交给她。

 

然而,正应了作家张大春这句:“一个字长途跋涉来到我们面前,已经不是它出发时的模样。”

 

我掏心掏肺的真心话,跋涉到我妈那儿,成了狼心狗肺的“逆女独立宣言”。

 

在在此之前,我妈就“我到了该找对象的年纪”一事,向年轻无知的我大谈她蹉跎大半辈子总结的人生哲理:

 

“你不嫁人,以后会被人指指点点点。”

“你一个女孩子,以后一个人怎么可能过得好。”

“随便你。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为什么要结婚,到时候你就后悔了。”

 

由于我“大逆不道”,我妈与我冷战数月,整个家和我差点决裂。

 

事实上,我的肺腑之言确实夹枪带棒,七分理智中夹带三分阴阳怪气。

 

我气的就是从小到大,整个家都在虚伪地让我自己做选择——表面上一切可沟通好商量,实际上从未尊重我的个人感受。

 

我可以选择,但我的选择不重要,因为所有问题面前,他们心中早有决定,只等我“签字画押”,老实服从。

 

不服从,就得挨一顿劈头盖脸的“你不懂事”、“我们是仇人”的指责。

 

曾奇峰老师曾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会忘记这一点。”

 

很多时候,父母选择性记得孩子是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却忘记孩子更是一个有个人意志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抉择。

 

他们时常越过边界,炮制各色糖衣炮弹,操纵孩子的人生。

 

今天就来聊聊父母这种“假民主”式操控,在如何把孩子步步紧逼成“活着没什么不好,但死了好像也没关系”的空心病患者。


01、假民主式,父母温情地控制孩子

 

从小到大,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的,我都可以”。

 

9岁时,我妈带我买新衣服:

 

“你自己选,喜欢哪件就买哪件。”

——“我喜欢这件皮夹克。”

“女孩子穿太暗的颜色不好看,粉色的好看。”

——“好吧,我都可以。”

 

于是我幼年一半衣服,都是粉色。

 

13岁时,我想考去市里,全家无人鼓励:

 

“留在县里当‘鸡头’,还是去市里当‘凤尾’,你自己选。留在县里,你还是优等生,但到了市里,你就不是了。”

 

——“好吧,我都可以。”

 

于是我在县里,做了九年义务教育外加三年高中的“鸡头”。

 

18岁时,我高考失利,全家无人安慰:

 

“高考志愿你自己填。不过,我们觉得女孩子安稳就行。”

 

“我们觉得在本市二本学校读英语专业,以后留在本地小学当英语老师,再嫁个本地公务员,就挺好。”

 

——“好个鬼。”

 

这次我选择了“反叛”——义无反顾复读一年,卧薪尝胆考上北京985,像飞鸟一样,远离家乡,逃离家人的视线,躲藏得远远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家庭”都怀有深切的恨意,恨到在外人面前闭口不提。

 

我恨过他们喋喋不休地大谈人生道理,否定我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

 

我恨过他们用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为你好”,强迫我实现他们的期待。

 

我恨过他们嘴上说着“你自己决定”,却从不在意我的真实想法,操纵我的人生。

 

我恨这种一捅就破的假民主,裹着蜜糖的真专制,在掠夺我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丝·埃文斯曾在《不要用爱控制我》写道:“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你。”

 

那些将孩子握在手心不放的父母,或许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孩子。

 

1、讲道理:一种虐待孩子的语言暴力

 

讲道理,是父母满足其控制欲的常用手段。

 

有心理学者曾直言:“有时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

 

某种程度上,父母喋喋不休地讲道理,是一种指责,其本质是一种言语否定,在剥夺孩子做决定的权利。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妈妈就是典型的假民主父母。

 

请同学一起吃饭时,齐明月妈妈让明月点菜,笑脸盈盈地对她说:“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而当明月快把菜单捏出一手汗,终于点出三样菜时,一旁的明月妈鼻孔微张,精致的眉毛微皱,笑脸秒变臭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过菜单后,开启念经模式:

 

“每次让你点菜,都是这老三样,这么多人,你也不问问他们要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

 

对这种场面习惯成自然的明月,虽然满腹委屈,但一声也没吭。

 

在另一场饭局上,母女俩上演了相同的戏码。

 

一家三口在饭店吃饭,明月妈妈点菜时,父女俩在一旁玩手机。

 

明月妈妈对此略感不快,向明月呵斥道:“齐明月,妈妈点菜的时候能不能参与一下?我是你们保姆啊?”

 

明月战战兢兢点了份扇贝后。这位女士仍旧不满地呵斥道:“刚点了份粉丝蒸鲍鱼,又叫扇贝,有点规划好吗?你现在的份额就剩青菜了。”

 

而当明月换成油麦菜后,这位女士扭头就问服务员有没有上海青,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类《猜猜妈妈今天想让你吃啥》的大型问答节目,算得上是很多人成长过程中内心无法磨灭的痛。

 

看似悬而未决的问题背后,父母决定好的答案,又何必假民主,让我们自己选?

 

对我们的选择进行否定呢?

 

心理学家埃文斯曾用“泰迪幻想”来分析这种控制欲。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类似泰迪熊这样的玩偶,会把对一个人的幻想,完美投射到泰迪熊身上。

 

没有生命的泰迪熊会彻底地按照我们的幻想与我们“互动”,它只会安静地顺从,不会做任何反抗。

 

而控制欲爆棚的父母则会把这样的“泰迪熊”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像泰迪熊一样安静地服从他们的意志。

 

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选择,意味着亲子处于平等状态,默许了孩子的自主性,这对于作为控制者的父母而言,其实是一种自杀性行为。

 

因为孩子无法预测的言行和想法,会使父母从“泰迪幻想”中猛然惊醒:孩子原来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正如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所写的:“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不希望被控制者具有认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因为这种个人意识就是分离的迹象。”

 

所以在孩子做出不符合其期望的选择后,有的父母会通过发怒的行为,给孩子灌输恐惧的心理,让他们顺从。

 

而更有技巧的父母,则会通过讲道理这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让孩子确信真理就隐藏在这些专横的行为背后,从而顺从他们的想法,做一只乖乖的泰迪熊。

 

单方面地说教,绝不是一种良性沟通,而是在随意地定义孩子。

 

这是一种蔑视,在粗暴地否定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在打压孩子的自尊心。

 

而且,武志红老师曾说:“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

 

频繁地说教会触发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

 

万事顺从妈妈的齐明月隐忍到极限后,就通过一种自毁的方式,实现了对“独裁者”妈妈的终极报复——

 

为了反抗妈妈逼自己去政法大学,她在高考时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只为达不到政法大学的分数,留在当地高校学自己喜欢的新闻学。

 

2、 “为你好”:一种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

 

另一种不易被识破的假民主式控制,是父母的“为你好”,很多自以为是的爱,其实是对关系的控制,是一种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是一名单亲妈妈,她把所有的爱、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女儿英子身上,将她视为自己的一切。

 

为了陪英子高考,宋倩甚至辞掉工作,对英子的生活和学习展开“全包围式”关切:

 

从无微不至地照顾饮食起居,天不亮就熬燕窝做药膳,到制作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规划表,再到给英子桌前弄一扇巨大的玻璃窗,方便实时监控英子的学习。

 

宋倩的自我牺牲式付出,在英子眼里是一种无力挣脱的情感绑架。

 

她其实很讨厌中药味的药膳,但面对宋倩的“妈和你是最亲的人,还能害你吗?”,她只能每天默默喝完。

 

她失手考第二,玩乐高解压,但面对宋倩的“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她只能默默放下乐高。

 

但比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更让英子感到压抑痛苦的是,宋倩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自己对于天文的热爱。

 

宋倩被英子在天文馆的表现感动,在家为她专门准备了一个舞台,表面上是表示对英子天文爱好的支持。

 

但实际上,她是通过这种看似为英子着想的方式,阻止英子继续参加天文馆的活动,英子想参加南大冬令营,她也是死活不同意。

 

当得知英子背着自己找父亲签署南大冬令营的同意书后,宋倩一发怒,二指责,三哭诉:

 

“我给你分析,我四处给你求人,托关系,请人吃饭。你竟然私自交了报名表。”

 

这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手段。

 

宋倩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悲情者”,指控英子骗她,不体谅她奔波的艰辛,不体谅她的牺牲,为的就是强迫英子服从自己,放弃报考南大。

 

因为宋倩一方面偏执地希望自己的牺牲式付出,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英子考上清北,另一方面,她害怕英子逃离自己,从而失去对她的掌控。

 

宋倩式的“温情型支配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孩子。

 

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正面借口,比如“妈和你是最亲的人,还能害你吗?”、“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来粉饰自己对于孩子的支配欲望。

 

当传递“妈是为你好”这一信号时,作为支配者的父母的确认为自己很爱孩子,是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这种爱便成了一种控制的理由。

 

而事实上,他们习惯性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作为个体的意志。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爱会伤人》中将这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定义为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这也是在向孩子传达:“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这是一种威胁,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02、孩子屈服,被逼的无欲无求

 

最令孩子绝望的是,既然不让我们选择自己的人生,又何必再指责我们“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没有活力”?

 

既然为我们指定了人生道路,又何必再苛责我们没主见、不上进、不努力呢?

 

齐明月被逼得毁掉自己的高考,乔英子被逼得抑郁跳河,才迎来亲子的大和解。

 

但是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父母往往把孩子逼上绝路,才开始懂得反省?

 

有些错误是父母终其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有些孩子的伤痛是一辈子不可逆的。

 

1、绝对服从的孩子:心中永远有一个虚幻的囚笼

 

习惯了绝对服从的孩子会形成顽固的依赖心理,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

 

这并非因为缺乏独立的能力,而是他们在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独立,就会和父母关系疏远,从而心甘情愿地沦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曾说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头熊,曾经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一直站着。后来笼子打开了,它自由了,能随意跑动了,但它依然一直站着。

 

虽然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在囚禁它。

 

在16岁这个美好的年纪选择终结自己生命的Kailia Posey,或许内心就住着这样一头熊。

 

Kailia短暂的人生都献给了选美。

 

她从3岁起开始参加选美比赛,,不是在选美,就是在准备选美的路上。每天被妈妈带着压脚背、劈叉,吃了很多超出年龄的苦。

 

Kailia在镜头前永远表现得活泼开朗、古灵精怪,她极富感染力的表情还曾成为火遍全球的表情包。她也在选美比赛中拿过无数奖项,获得过不少奖金。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业,在学校表现十分优异。

 

这样一个完美的孩子,最后却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世界,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谜团。

 

据纽约邮报《Page Six》报道,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友称:“我们知道她有一些情绪上的挣扎,我们都尽我们所能鼓励她、帮助她。”

 

Kailia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在她幼年时便有迹可循。

 

在早期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Kailia喜欢什么,是在舞台上表演,还是和小伙伴玩耍。

 

Kailia一反往日的开朗,回答道:“我不知道,我只想让妈妈开心。”

 

而Kailia脸上苍白的笑容,暴露了她幼小心灵的无力。

 

一旁的妈妈却称,选美是Kailia自愿选择的,她只是尊重Kailia的选择。

 

十几年来,在妈妈高压管控下的Kailia,或许形成了一种顽固的依赖心理,她将这种控制内化,在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因此甘愿成为妈妈的傀儡。

 

而在16岁这个即将面临走向独立的年纪,Kailia或许内心感到非常挣扎。

 

Kailia的人生被操控,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感,也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她不知道该如何真正独立。

 

她或许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16年人生,从未为自己活过,都在为妈妈而活。这种撕裂感在内心拉扯,让她感到非常痛苦。

 

虽然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那个虚幻的笼子一直在囚禁着Kailia。

 

3、“心理癌症”:一种处于真空的状态

 

很多从小服从到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没有主见,无欲无求,存在感缺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觉得“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人生没有意义。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心理癌症”。后来,他觉得这种说法太悲观,更名为“空心病”。

 

他曾经表示:“如果到精神科医院诊断,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我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把自己关在宿舍一个月,后来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因为我复读时铆足劲儿考大学,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家庭的控制。

 

而当我逃离后,我感到非常迷茫,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从小到大,在很多重要的选择面前,我都在被否定,这让我早就对选择丧失了兴趣,也没有任何欲望去追求符合世俗价值观的事物,我觉得活着的意义除了等死之外,毫无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FRANK曾提出:

 

大多数人都觉得活着没意义,是因为处在一种存在真空的状态,根本上,我们缺乏的是‘存在感’——

 

令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他人,被世界需要和认可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存在感,就是确信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位,‘我’值得活下去。

 

而父母的否定,在不断掠夺我的存在感,让我不觉得自己被需要,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父母自以为是地替我选择,在一直在对我进行定义。

 

那么如何走出“假民主”父母控制的阴影,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呢?

 

以下结合武志红老师的讲座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的采访,提出2点小建议供参考:

 

1)、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形成一套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出“心灵地图”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是根据童年时的经历,形成了一张心灵地图,并靠这张地图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张地图,在童年时的环境中是适用的,然而,当我们脱离童年环境,若还沿用这张老地图,那就会走错路,所以需及时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

 

就像那头一直站在笼子里的熊。

 

尽管真实的笼子已经不存在,它依然站在那里,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逃跑和反击。

 

我们要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就必须先认识到自己的逻辑有问题:

 

增强改变的欲望,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武志红老师认为:“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势必会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并非是因为你缺乏独立能力,而是需要改变潜意识中的逻辑。

 

因为你在潜意识深处仍旧相信,独立是“坏”的,恐惧独立。

 

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经历告诉你,一旦有独立的念想,就会被惩罚、被疏远,所以你必须学会接受那个独立的“坏我”。

 

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过程,你可以试着和独立的“坏我”进行对话,给自己打气。

 

先试着想象那个独立的“坏我”:

 

把它形象化,想象成一个小孩——与童年的你完全不同的小孩,然后问问他的感受,不管他说了什么,都要承认他的感受,告诉他:你会照顾他。比如:

 

你:你感觉怎么样?

独立的“坏我”:我有点孤单。

你:你感觉孤独是因为你的生活已经变了,你已经摆脱父母的控制了。但这没什么,我会照顾你。

 

从好妈妈的原型中汲取能量——和善、关爱、体谅他人


我们可以试着想想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就去做它:从好爸爸的原型中汲取能量,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充满希望。

 

2)、找到时间的缝隙,去体验做一个真正的“人”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曾提出“价值的条件化”的概念:

 

“本来每个人生而有价值,但逐渐地,我们的价值会开始建立在他人的评价,或是外部的奖励上,这通常是由父母开始的。”

 

王芳教授认为:


我们所追求的是父母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个人的意愿。

 

只有做到了家长提出的 “if”,才能交换爱,是以爱为名的控制。这会导致我们认为“我的价值,是建立在别人爱我的基础上”

 

在这种规训之下,我们一直活在他人期望中“好的样子”,但我们的内在的东西却在被架空。

 

有时,即使我们得到了那些东西,但我们内心依然是空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条缝隙。对于那些不遵从本心、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保证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自己来说是意义的、愿意去投入的东西。

 

也就是说,把这件事情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生涯”,比如“升职加薪”,一个是“内生涯”,即关注自我成长,不与人竞争,多看书多听课,滋养自己。

 

比如我的友人J:

 

他所从事的工作月薪3万,但这份工作的价值观与他内心有违。一方面迫于现实压力,背着老家的房贷,必须有一份高薪工作,所以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

 

另一方面,无论都忙碌,他总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看有价值的书和电影、和好友深入探讨内心的困惑,以此给内心进行缓冲。

 

他在内心并没有真正向外界妥协。

 

写在最后: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利梭曾说:“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即每个孩子天然有自己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就是在破坏孩子的命运。

 

对于父母,请给予孩子爱与自由。

 

如果给予了充分的爱,那么也请给予充分的自由。

 

真正的爱,不是“为你好”,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不被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内心的声音。

 

愿我们始终拥有遵从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只有它们,才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插播一个送书福利:

 

一直以来,很多人在后台私信想要推荐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学习,来帮助自己探索自我,提升认知等等;

 

应大家的需求,现在我们准备了15本心理学电子书籍,包含个人认知、行为心理、人际交往、亲子教育等类型,内容丰富且有趣,现在免费赠送读者;

 

领取方式: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公众号【壹点灵心理】,并回复关键词:领书,即可免费获取。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3个人已点赞

评论(1)

心**

2023-10-08 22:45

很真实真的 我家占了大多部分

没有更多了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