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混乱型依恋--创伤、解离与边缘型人格障碍

作者:杨枢   2022-07-12   2313次阅读   1个赞

在AAI成人依恋访谈文本中,这类婴儿被称为混乱型或者迷茫型,对应成人被称为未解决型。

 

那么,这个这个未解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曾经的创伤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依恋理论认为,重要的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对创伤缺乏处理的策略,处于一种放弃策略的迷失状态。

 

所以,要理解混乱型依恋,首先要对这种创伤有一个理解。

 

对于创伤,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源于一些创伤事件,比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重要抚养者和亲人的分离丧失等等。

 

但依恋-心智化理论认为,导致不安全依恋的创伤,并不一定来源于这些显而易见的重大事件,可能只是来源于抚养者对婴儿的镜映错误。

 

也许你还记得,回避型依恋婴儿的父母不仅较少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婴儿的负面情绪采取退缩的策略。

 

这一点和创伤有直接的关系。当婴儿的负面情绪出来的时候,如果抚养者非常直接甚至放大婴儿的这种负面情绪,然后镜映给孩子,这时候孩子会搞不清这种情绪到底是自己的还是母亲的,而母亲也不具有标记出这种情感是属于孩子的能力。

 

比如孩子很愤怒,然后发现母亲也因此表现得很愤怒,甚至叠加了母亲自己心理内部的激烈情绪之后,放大表现出来,孩子会觉得母亲要揍他,而且会认为这种可怕的情绪是母亲自身具有的,母亲是可怕的。

 

还不仅如此,母亲的那种要揍孩子或者实际上已经对孩子实施暴力的客观现实,会被孩子拿来和自己的内心体验等同起来。

 

婴儿会觉得,由于自己内心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导致这样可怕的外在世界的崩溃。要知道对于一个几个月大或者一岁多的婴儿来说,母亲光是身体就显得无比巨大,甚至会觉得母亲就是这个世界。

 

因此由自己的坏情绪引发的母亲的剧烈反应,就会让孩子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出问题了,自己是坏的,不被接纳的,你可以认为是外部母亲的反应和内部孩子自己的自我攻击,一起加剧了对孩子心灵的损伤。

 

Mary Main认为如果反复出现这样的情景,就会在孩子心中造成深深的创伤。

 

以至于长大后甚至很多年,孩子都无法向父母乃至他人表达负面情绪,就是因为曾经被这样对待之后心里深深的怵了,就像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喉咙给锁起来了。

 

这种内外部的双重攻击,在孩子长大后也会被体验成:作为自我延伸的父母居然和外人站在一起责怪自己,羞辱自己;

 

作为最信赖的所爱之人,居然也赞同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打击,父母和爱人应该都是内部的、安全的,但居然也和外部的攻击合在了一起,这是何等的绝望。

 

所以,这些都可能唤起曾经的创伤体验。

 

这种创伤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内外部的双重攻击,还在于避无可避,婴儿没有办法逃离抚养者,因为抚养者带给了婴儿很多安全感和温暖感,是婴儿必须依靠的对象,但也正因如此,婴儿在这种关系互动中不断反复被激活这种创伤。

 

所以你想是不是有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所以不得不采取精神结构中最绝望也是最终极的一种防御机制,就是解离。所以解离也被称为:无处可逃的逃离。

 

那么既然无处可逃,还能逃哪儿去呢?那就逃出这个躯壳,逃出这个自体吧,就是让自己瓦解,把这种无法忍受的心理状态给分裂出去,或者进行防御性的转换,让自我进入一种恍惚的、甚至类似催眠的状态,就好像换了一个麻木的行尸走肉一样的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就形成精神障碍中的分离转换障碍。

 

这种防御机制的潜意识目的,是让现实变得不那么现实,比如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或者让自己昏昏欲睡,就能够弱化外部的体验对自己的影响,就好像在内心中把外部现实给改变了,所以也被依恋理论家称为更改现实的状态,因为现实让他们实在是无法忍受。

 

由于身体是连接现实和精神的媒介,所以解离也经常出现精神离开身体的情况,就是身体在心理层面被抛弃了,身体被丢失了,不再是这个人的身体了。

 

这就造成体验和身体脱钩,身体承担了非常多的原本应该由精神去承担的痛苦,因此解离的身体就会经常发出非常痛苦的信号,如果只是一般的痛苦,恐怕精神都感受不到,所以必须非常痛苦的信号才行,这也是在提示他们自己和自己的身体连接过于切断了。所以这类人群不得不采取非常激烈的方式和身体重建连接,好一些的可能就是付诸于酗酒、激烈的性行为,严重的就会出现自残行为,比如割腕、灼烧或者殴打自己,让外人虐待自己等等。

 

说到这里,如果你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些了解,就知道这类人就往往会有这种自残的行为。依恋取向的理论里确实就是把混乱型依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联系起来讨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混乱型依恋的人群,我们怎么来理解这种联系,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自我连续性的断裂。

 

知道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往往会有非黑即白、全有全无的激烈认知,认为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蛋,按照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容易混淆部分与全体。

 

那么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想象一个连续谱或者一条直线,除了左右两个端点之外,当中的点都无法连接起来,因此整个直线是断开的,点和点之间被隔开。如果说每个人都是自己自传的叙事者的话,那么这本自传里有不少地方情节是不连贯的。

 

这种不连续性你可以想象成,内心是破碎的,因创伤体验而破碎,各种心灵的碎片之间没有办法连接起来,碎片和碎片之间,由于之前不断在解离,让自己选择性遗忘或者干脆处于催眠状态,因此对这些空缺的内容缺乏体验和记忆,也就是缺失了生命和生活的很多的内容,造成记忆的断裂和印象的模糊,导致自体的感受是虚弱的,对外界的体验也是不真实的。

 

上述是对混乱型依恋、依恋创伤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介绍和简要分析,这个方向也是依恋-心智化理论心理治疗研究的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帮助。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