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依恋理论视角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走在预设被抛弃的道路上

作者:杨枢   2022-07-18   1332次阅读   3个赞

依恋理论在经历了John Bolby和Mary Ainsworth开创之后,在Mary Main这边有了新的发展,这其中,关于混乱型依恋或者叫未解决型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和研究方向,沿着这条路,心智化理论也随之有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其中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理解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依恋-心智化取向来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首先这类个体的一个特征,就是被抛弃感。

 

在不少文章和视频里都会提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或者有这种倾向的个体内心最深的恐惧就是害怕被抛弃。

 

这个说法固然没有问题,但我想予以补充和延伸。这里我引用我看到的心智化理论里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他们走在预设被他人抛弃的道路上。这句话立刻把视角拉入了关系互动层面,这就是从依恋出发的视角的特点。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心智化理论认为BPD个体的自体感是不稳定的,为了维持自体感的稳定,他们就必须把侵入体内的,异化的自我给外化到他人身上,这个概念我之前介绍过。

 

但是只是外化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加以控制,这样这种外化就稳定住了,相应的,这一部分就暂时稳稳的到了对方身上,这样就造成了一种自我内心获得了空间,造成了一种自体稳定的假象,因为这时候自体依然维持在一种脆弱的状态。

 

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这个BPD个体就会用控制的方式(软控制硬控制都是控制)迫使对方作为自己内在表征的一部分来行动,就有一种操控的意味,这样可想而知,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关系的。

 

更重要的是,外化出去的这一部分,是一个我们曾经介绍过的迫害者的形象,所以这个BPD个体就会把对方体验成威胁性的,于是他自己也会对对方采取攻击性的、扭曲性的行为,好像要把对方驱逐出去一样。

 

这样当然就会毁坏关系。当关系毁灭,也就是这个个体被抛弃,就代表了曾经外化出去的敌意,这部分异化的表征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所以个体在失恋后、分离后,就会有危险的、恐惧的、混乱的感受,就会非常希望去挽回去复合,其实就是非常渴望重新再把这一部分投射给对方,否则自己受不了。

 

然后,这类个体还会表现出另一个特征,就是自残。我们都知道边缘型患者容易产生自杀自残的行为,在这里,依恋-心智化理论理解就是,这种行为象征着个体在幻想把自我中异化的那一部分,就是迫害者的那部分给灭掉。

 

当个体处于关系中的时候,会通过操控关系的方式,让对方有意无意扮演了他外化出去的角色,这被认为是这类个体在对方体内重新创造了一个异化的自我,并体验这个自我。

 

然后经由上面说的模式,逐渐摧毁掉这个关系,也就意味着在潜意识中把坏的那部分摧毁了一样。但是在分离和被抛弃后,失去了可以攻击的外在对象,这一部分回到自己体内,很显然就需要攻击自己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你看,这个过程中,仿佛关系被毁坏是一个预设的结果,被抛弃是一个注定的事情。或者说这类个体寻觅依恋关系似乎就是为了能够毁灭关系。

 

这也就是那句话他们走在预设被他人抛弃的道路上的含义。这是依恋-心智化理论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基本理解。

 

还有一个方面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经常容易把关系中的对方体验成支离破碎的姿态,就是无法把对方整合起来理解和体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个体曾经被抚养者或者生活在一起的重要对象以对立矛盾的态度来对待,那个时候还是孩子的他们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哪一部分才是抚养者。

 

那么为了能够继续和对方相处下去,就要在自己心中让对方的表征是维持一致的,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对方的表征拆成好几个不同的意图,相互没有联系,无法整合起来。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会把对方分裂成理想化对象和迫害性的对象,这两个对象因为是被肢解开来的,就不会对立冲突,这样,孩子也就回避了不能理解抚养者的无能感和无助感。

 

这也就阻止了孩子发展自己的共情力,也就是以自己的感受类推对方感受的能力。

 

那么在成人之后的依恋关系中,这类个体就容易不能理解对方做出一个行为之后的意图,这时候为了摆脱无助感,就会形成用身体来行动的做法,只用外在看到的东西来理解事情,这被称为一种目的论的行为方式。

 

比如关系中的对方回信息慢了,这类个体就会揪着这一点,认为这种行为是带有迫害性的,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就会很容易引发剧烈冲突甚至肢体行为。

 

没有办法去理解也许对方是一个既无法此刻立即回复消息、但也很尊重爱护自己的具有各方面特征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容易发生暴力性的行为。

 

在依恋-心智化理论中,认为这类个体不仅和矛盾性依恋也就是迷恋型状态的人群关联,更和混乱型也就是未解决型高度相关。

 

也就是说,这种边缘型人格障碍也被理解为曾经受过的创伤,尤其是依恋创伤而形成的,这种未解决的创伤就让这类个体会始终持续生活在一种想象中的紧急状态里,身体也因为这种真实造成的或者想象的危机而疲惫不堪,导致缺少心理空间来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依恋-心智化理论对于干预和治疗这一人格障碍的重要思路。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3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